专栏名称: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官方认证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阿拉善宏桥信息网  ·  2025.02.23更新【5】家政服务、生活 ... ·  7 小时前  
素食星球  ·  椰香四溢的纯素雪花酥,颠覆传统的味蕾体验 ·  14 小时前  
素食星球  ·  椰香四溢的纯素雪花酥,颠覆传统的味蕾体验 ·  14 小时前  
赛博禅心  ·  超级硬广:输入 ikun,解锁 ... ·  昨天  
赛博禅心  ·  超级硬广:输入 ikun,解锁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为做好这事,CCI已实践八年!医学创新者务必亲启这封信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 公众号  ·  · 2024-06-18 19:21

正文

Dear医学创新者们:


见信好。


我是你们的老朋友——CCI。写这封信是想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 我们创新学院已经在招收第九期学员了,而且名额已剩无多,想报名的同道得抓紧啦,招生即满即停!


很多人还不知道我从何而来。


我于2015年由葛均波院士牵头在上海诞生,如今已经快十岁了。


我自出生起就担着一个伟大的使命: 以面向全国临床医生及研究人员的非营利性民间学术组织的身份,集创新培训、设计交流、研究支持、研究产业合作为一体,打造出一个全新的、以医生为核心的临床创新转化平台,推动中国心血管乃至医学领域医疗器械原始创新。


为完成使命,我有一个惯用的理念:“From the doctors, By the engineers, For the patients”。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准则:跨界、融合、创新。在近九年的实践过程中,我集结了医产研资等领域很多专家,一块儿帮我完成使命。


在这一点上,我很包容, “不唯学术地位,不唯职称高低,不唯论文多寡,唯一的标准便是拥有一颗永远热爱临床工作,不懈追求临床创新的心”, 只要符合这一条件的同道,都可以加入我。


在葛均波院士及各位专家、同道们的支持和培养下,我近九年来成果频出,不仅构建了 以器械创新、体系创新和文化创新为支撑的国内医疗器械创新生态圈, 形成创新转化生态链闭环, 打响了行业内领先品牌,也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探索。


我很骄傲!


还有人想问,CCI创新学院是什么?


出于培养领域内创新人才、推动医工紧密融合、加快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目的,2016年,我们的创新学院诞生。


在行业“摸爬滚打”八年,努力奋斗八年,我们创新学院现在可以说是业内创新人才培养最领先、最扎实的品牌。在这一点上,我们底气十足,信心百倍!


因为我们有拿得出手的成果: 累计培养学员近600人,学员已相继成立50余家初创公司,产生创新项目120余个。


因为我们已经掌握并形成了一套立足临床医生、指导创新转化实践的创新“秘诀” ,强势赋能学员转化实践,内容涵盖临床需求发现、筛选及评估、解决方案/医工融合、知识产权保护、临床战略、注册法规、医保与市场战略等医学创新转化全链条环节。


因为我们分别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上海理工大学达成合作 ,共建医疗器械创新转化实践基地。我们的学员可同时依托两所高校资源进行医工交叉创新实践,并将获得相应的课程证书。


因为借助多年形成的系统创新项目孵化路径和资源支撑体系, 我们现在已经能围绕项目调研、项目评估、知识产权保护、医工结合、技术转移以及产业落地等关键环节,提供概念验证、产品验证、产业验证全链条支撑和一站式转化服务。


前面也透露了,我们已经积累了行业领域内顶尖专家资源。目前, 创新学院已形成由葛均波院士带领,医产研资等多领域资深专家组成的授课导师团。


有人还会问,第九期有什么新鲜、有意思的点吗?


这么跟你说吧,我从来不喜欢墨守成规,我们创新学院每期都在创新。第九期,好玩儿的点都在这儿:


1. 优化学员领域,推动更紧密的融合: 招生对象除常规的临床医生、工程师、企业负责人和投资人等外, 提高人工智能方向学员比例 ,以迎合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需求。


2. 强化实操课程,提升学员实战能力: 强化创新转化实践课程,推出实操推演课,以小组的形式,围绕具体创新案例和转化重点环节(产品设计、转化模式设计等)进行情景模拟和推演。


3. 分类分阶段,优化早期孵化体系: 联动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以及上海理工大学等两大高校技术平台,将项目分类、分阶段,优化早期项目孵化体系,提供不同阶段的项目孵化支撑,助力项目转化。


4. 精细化可溯源管理,助学员思想留痕: 针对重点孵化项目,基于项目不同转化阶段,建立项目档案;针对学员建立个人档案,存下每位学员的创新思想,让学员想法留痕。


5. 优化创新机制,形成有系统有计划的创新: 按行业发展方向、特点和技术发展趋势,结合临床实际需求,引导学员有规划性地创新,并逐渐将此前零散的、以个人兴趣和偏好为主的创新状态转变为有组织、有系统、有计划的创新。


怎么样?还不赖吧?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完成前面所说的伟大使命。我们招人标准其实很简单—— “不唯学术地位,不唯职称高低,不唯论文多寡,唯一的标准便是拥有一颗永远热爱临床工作,不懈追求临床创新的心”。


欢迎更多符合我们理念的同道加入,一起将小事干大,把大事干成! 以下这五大领域同道,我们尤其欢迎:


1. 临床医生(45人)

2. 从事医疗器械、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制药、生物材料、人工智能等相关行业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25人,含以人工智能为主要方向的5人)

3. 医疗器械或医疗相关企业的创始人、职业经理人(5-6人)

4. 医疗领域投资者(4-5人)

5. 专注医学领域、投资领域的专业媒体人才(1-2人)


其中:

  • 临床医生须有明确的临床需求及初步解决方案;

  • 工程师须具有一定的产品工程化实现基础;

  • 企业须有明确的项目计划,且为实际控制人本人参加培训;

  • 投资机构须有医疗器械领域内的成功投资经验。


费用这块,一如既往针对医生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工程师免费,企业与投资机构需缴纳3万元学费。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下载报名表格, 其中医生填写附件1,工程师填写附件2,企业填写附件3,投资机构填写附件4,媒体填写附件5。 填写完毕后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邮件请注明“创新学院第九期报名+姓名+单位”。


本期学员招收截止8月1日。所有报名者都将经过初筛、笔试和面试三轮测试, 如有疑问可联系伍老师,15001387212或蒋老师,15335589849(均微信同号)。


向所有医学创新者们致敬!Salute!


CCI

2024年6月18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