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企业管理杂志
企业管理杂志由国务院国资委主管,中国企业联合会主办,是最具权威性的企业管理期刊。本刊以全球视角、本土方案,引领中国企业管理实践。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独角兽早知道  ·  国星宇航增聘建银国际为香港上市整体协调人,洪 ... ·  17 小时前  
独角兽早知道  ·  国星宇航增聘建银国际为香港上市整体协调人,洪 ... ·  17 小时前  
青眼号外  ·  “光子嫩肤第一股”败走北交所 ·  3 天前  
青眼号外  ·  “光子嫩肤第一股”败走北交所 ·  3 天前  
创业家  ·  孙正义,又被骗了 ·  3 天前  
上海科创汇  ·  申报|松江区2025年(第一批)专精特新中小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企业管理杂志

周鸿祎:大模型赋能360行

企业管理杂志  · 公众号  ·  · 2024-07-31 07:00

正文

作者| 韦敏
来源|企业家杂志
ID|qiyejiazz


当人工智能大模型浪潮来袭,他鼓励企业抓住机遇“All in AI”;在今年北京车展举办前后,他以变卖座驾迈巴赫为契机,为一众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引流“打call”;在其主业网络安全领域,他更是一直呼吁要为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发展筑牢底座、守住底线......

身为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已被打上“网红企业家”的标签。事实上,在中国互联网早期,他就以直言敢言的风格备受关注。在接受《企业家》杂志采访时周鸿祎说,打造个人IP是为自己的行业代言,为自己的企业代言,为自己的产品代言。

流量时代的企业家该怎么做?当然不只是代言那么简单。喧嚣背后,他更关注如何为用户提供数字安全服务、如何以人工智能大模型推动产业数字化向智能化升级。

《企业家》杂志

弘扬企业家精神  传播管理智慧

周鸿祎
360集团创始人



01

OpenAI对中国停止服务将加速中国大模型发展


《企业家》:在您看来,做企业级大模型,关键是选择与企业业务深度结合的场景。在这波AI浪潮里,您对企业家拥抱大模型有什么建议?


周鸿祎 所有的企业不妨试一试去拥抱AI,通过AI去做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不一定需要去发明transformer,也不需要自己训练超人类的大模型,而是要考虑如何利用现已成熟的这些模型的生态,在业务里做优化、降本增效。

企业抓住机遇“All in AI”要从两方面做好准备。一是建立AI信仰,相信大模型是真智能,相信AGI正在加速到来,相信大模型是一场工业革命,相信所有业务都会被重塑,相信不拥抱AI的公司、员工会被淘汰。二是“All in AI”,对上对下,需要思考员工、高管是否都在了解、学习、使用大模型;是否了解大模型的能力边界,是否能主导大模型的应用;对内的话,要考虑业务流程如果用AI改造和优化,哪些环节可以被改造和优化;对外的产品、服务中哪些功能可以被AI赋能。

《企业家》:在您看来,把大模型的能力和各个应用场景相结合,是下一步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方向。但OpenAI其模型和工具并不对外开放,它是闭源的,而且最近OpenAI对中国开发者停止服务,这会不会影响中国企业用大模型来定制自己的专有化大模型?

周鸿祎 到底是开源大模型发展快,还是闭源大模型发展快?我当然是站在开源一侧。过去三个月,国内外开源大模型社区发展非常迅速,各种能力越来越强的开源模型,如雨后春笋一般每天都有发布。最近有一个大好消息是,阿里巴巴发布的“通义千问2”模型,虽然是开源模型,但它的能力已超越了国内绝大多数闭源模型。

在美国有一个模型聚集社区——hugging face网站,“通义千问2”在该网站榜单上夺得第一名,超过了像Facebook(脸书)的Llama3等众多世界最知名的开源模型。这也是中国开源大模型第一次登上世界榜单第一名,再次证明开源的力量是无穷的。开源社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一种新机制,它可以把优秀的人才聚集起来,大家不需要重复发明轮子,知识得以充分共享,每个人都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开放地进行讨论协作,这样聚集的人力、物力远远超过一家单独的公司以自己比较小的规模来研究一个方向。截至目前,开源大模型不到两年有这样的发展速度已是创造了奇迹。从未来看,我觉得开源大模型的能力应该会超过闭源。

△以人工智能大模型推动产业数字化向智能化升级,是360集团聚焦点之一。图为周鸿祎在“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专题论坛发表演讲。


大模型是一个开放的生态,我们对开源的模型进行改善,会形成一个强大的反馈力量,使得开源的社区能够持续改进。所以,把大模型的能力和各个场景相结合,我觉得是下一步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方向。对很多团队来说,无论是To C还是 To B,找到自己的明星场景,根据场景设计功能,再根据功能定制模型,就可以用开源大模型定制自己专有化的大模型,能够免费地部署在自己的内部,既能保证专有模型的独特性和专业性,又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我觉得在2024年,大模型的发展会变成以场景为核心,开源模型会发挥巨大的作用,而更多的应用场景采用开源模型,又会反过来对开源社区提出更多的使用反馈,这会让开源大模型的改进更加快速,让大模型从“原子弹”变成“茶叶蛋”,更多的企业能以非常低的成本使用大模型,大模型才能走进360行,这样大模型带来的工业革命才可能真正发生。

至于OpenAI对中国开发者停止服务,这压制不住中国大模型的发展,只会加快中国大模型产业的发展,没有什么不利影响,做企业级应用的厂商或者创业者更不会受影响。

现在国内几家大厂的大模型运营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在调用方式上都完全兼容OpenAI,而且调用API的成本急剧下降,比OpenAI便宜至少10倍,所以国内很多应用如果原来是调OpenAI的编程接口的,可以很简单地直接切换到国内的大模型,这对国内大模型云端服务提供商来讲,是一个利好消息,等于是逼着国内的APP必须选用国产大模型。国产大模型现在跟OpenAI之间的差距,也从一年前可能只有GPT3.5的水平,到现在应该接近GPT4.0的水平。据我了解,很多国内的应用早已支持多家不同云服务商提供的大模型接口,用户只要灵活地切换就可以,根本不会发生“全军覆没”的情况。

举例来说,面对这次的变局,360已经提出了解决方案,支持企业零成本实现“无痛”迁移。360智脑大模型与OpenAI API可以实现完全兼容,用户可以无缝切换至360智脑大模型。用户甚至可以使用OpenAI的官方SDK调用360智脑大模型,仅需将模型名更改为360gpt-pro,并设定API BaseURL和API key。

至于说做企业级应用的厂商或者创业者更不会受影响,因为他们不会用OpenAI给公共部门和企业提供服务,而且现在开源的东西很多,无论是LIama3还是阿里的“通义千问2”,包括国内最近有一批新的黑马如DeepSeek等杀出来,这些开源的大模型都可以本地私有化部署。而且按照我说的逻辑,他们定制成专业大模型、场景大模型,在专门的企业和公共部门应用场景上,经过精心地微调,配用内部独有的业务数据,在能力上也远远超出GPT4.0,而且响应速度更快,还能保证数据的安全。

另一方面,Google 最近在Chrome浏览器里推出了一个本地大模型,360马上也要发布一个360AI浏览器里自带本地大模型。苹果已经发布了下一代AI手机,微软也发布了 AI Windows。所以大模型发展还有一个趋势,就是纷纷嵌入电脑和手机,嵌入本地终端,把日常文档分析、声音转换、图片修改这些功能都用本地大模型直接做了,并且速度又快又好,还不需要数据上传,也不需要花钱去买 OpenAI 的服务。

《企业家》:所以中国的开发者和企业不必恐慌?

周鸿祎 目前来讲, OpenAI 这么做是预料之中的,国内的开发者和创业公司应该早已做好了思想准备。比如360现在的大模型全部是自研大模型,而且我们除了用原来千亿的模型之外,还在AI搜索和AI浏览器后面使用多个几十亿的模型,通过智能体框架组合起来工作,这样更加专业、功能更强、性能更快、成本更低,所以根本不依赖OpenAI的API。

虽然我们的人工智能起步慢一点,但中国这些公司在应用场景,在垂直专业大模型,包括在通用大模型、多模态等方面,无论是大厂还是创业者,一直都在坚持不懈努力,而且能明显看到与别人的距离在不断缩短,所以大家没有必要妄自菲薄。

我认为未来大模型不是操作系统,不会被OpenAI一家或者两家垄断,大模型会有云端大模型、边缘大模型、终端大模型、本地大模型,各种场景大模型、专业大模型、应用大模型等会无处不在,将来可能会有超过数十万个大模型在家庭、企业、政府内部,在电脑、汽车、手机上不停地运转,从不同程度提供人工智能服务,所以OpenAI对中国停止服务只能加速中国自己大模型产业的发展。

02

大模型将重塑传统汽车行业


《企业家》:您说过,现在的汽车,如果没有智慧驾驶功能就谈不上是豪车。怎么看人工智能给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的价值重塑?


周鸿祎 过去我们对豪车的定义标准有五个:一是价格高,即越贵越是豪车;二是车身大,即轴距越长、车身越大,越是豪车;三是内饰丰富,即空间大,装满冰箱彩电大沙发才行;四是发动机推动力要好,推力越强劲,油耗越大,这个车就越高档;五是品牌,传统豪车就是 BBA (宝马、奔驰、奥迪),再加路虎、捷豹,跑车我不太了解。

现在,我觉得市场对豪车的定义发生了改变,新能源车和智能网联车颠覆了传统豪车的几个特点。

第一,新能源车因为要装电池,体积一般不会特别小,现在很多国产新能源车、智能网联车轴距很长,空间也非常大。第二,车子内饰要丰富,所需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并不需要花太多钱。全世界最好的沙发都在中国的供应链上,把这些漂亮、品质又好的东西做到车里,并不难。第三,用了电动机之后,只要电池装够,电动机就足够好。原来油车很难达到的加速度,电车很容易就能做到,马力也很强劲。

△今年北京车展前夕,周鸿祎表示要变卖座驾迈巴赫换成国产新能源汽车。众多车企主动将旗下品牌送到360总部,办公楼下被调侃成了“798车展”。


那么评价豪车的新标准可能有两个,一是安全性,二是智能性。从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这两个智能性来看,传统豪车反而不占优势。它们在智能性上还不如国内十几万元级别的车。

所以我隐约感觉,虽然我不太懂汽车行业,但数字化、智能化对所有行业都是一次重塑,之后所谓豪华奢侈品的概念就消失了。汽车会从普通汽车变成真正的智能汽车,智能汽车1.0、2.0......传统豪车的概念也会被颠覆。长远来看,我们讲科技平权,智能技术应该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未来无论是十几万元、几十万元还是百万元级的车,都应该有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的能力,如此,智能性就变成汽车标配,每辆车上都有大模型,豪车的概念也就没有了。

这就是一场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对汽车工业的颠覆式重塑,是中国智能网联车产业巨大的机会。所以之前我卖掉迈巴赫,希望它意味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过去被外国品牌牢牢把握的豪车领域,开始有中国力量登场,而且中国的产品或可成为这个时代的遥遥领先者,成为新一代的豪车代表。

《企业家》:贵司入局新能源造车,除了投资哪吒,在智能网联汽车其他领域有何业务拓展?

周鸿祎 人工智能大模型与汽车结合会带来很多革命性的变化。今天的车还是一个机械,它并不能理解很多东西。未来一旦汽车加上人工智能大模型,就能做出更多的判断。可以说,大模型将重塑传统汽车行业。目前, 360 已经和哪吒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发布大模型产品NETA GPT,将360智脑、360搜索和360数字人等先进AI技术应用在座舱等领域,推动大模型上车。一方面,双方将采用共建的方式来构建哪吒汽车专属的垂域大模型,同时将由此衍生用车助手、搜索助手、闲聊助手等,和用户开展更聪明、精准的对话,让汽车成为真正的智能移动空间。

03

打造个人IP是为企业和行业代言


《企业家》:早年您在企业家里就是“网红”级别,北京车展前后您更是被称为新能源汽车代言人,您怎么看企业家打造个人IP?


周鸿祎: 我认为现在进入了网红时代,进入了短视频格式化人类头脑的时代。人们接收信息越来越依靠短视频和直播,所以企业家要学会如何通过短视频直播与用户保持联系,保持表达。

最近很多企业家出来做直播、做短视频,我觉得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企业家陆陆续续出来,因为学会如何更好地向公众表达,将来是企业家、创业者的必修课。

对于企业家来说,这一举动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行业代言,为自己的企业代言,为自己的产品代言,而不是简单地说就是为了直播带货。企业家做直播、做短视频的表现有好有坏,我觉得有差距不可怕,但一定要正视差距,然后认真地学习和研究。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天生会做直播、短视频,一开始先弄个草台班子,先开始干,我就是这么干的。创业者的信条是先开枪再瞄准,然后边干边学,哪一个数据量好,就认真想一下我做对了什么;哪一个数据量不好,就琢磨一下到底说错了什么。

现在要想让老百姓喜欢你的企业,接受你的企业,就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必然还是业务和产品,这是硬的一方面;软的方面是让他对你的企业建立一个感性的认知,这必须由企业家、创始人来承担,是一把手工程。

我认为企业家只要下决心,就一定能做好。有的企业家说话可能像我一样没有什么抑扬顿挫;也有的企业家长得很帅,温文尔雅;还有的女性企业家很有亲和力等,大家风格不一样。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只要展现自己的特点,放下身段,放低自己,就一定能做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