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大家的要求,整理了一下我自己关于指数基金的几个选择思路和具体操作方法供参考。
如果你已经读过其他关于选择指数基金的内容,你会发现我选择指数基金的出发点和其他大多数作者不太一样。我更倾向于从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而不是原理出发,但是我们的底层目标是共同的——更靠谱的基金、更靠谱的收益。
我的筛选思路如下,按照优先级排序:
-
根据指数相对收益筛选基金;
-
参考其他投资者的策略组合;
-
检查费率和其他问题;
这个方法我用了很久,目前为止还都非
常满意。
注:这里我假设你已经知道了要投资什么指数
,所以重点放在如何选择基金上。至于指数如何选择,可以参考我以前的内容,另外我最近也会再做一次系统整理。
优选相对收益更高的
关于指数基金筛选的第一指标,这是我和大多文章看法最不同的地方,我建议直接从收益出发。其他文章大多会先花很大的篇幅来讲应该如何如何选择费用低的指数基金,历史数据也确实证明了费用低的指数基金更可能获得更高的回报。
但是既然我们选择低费用基金的目的是为了高收益,那还绕那么大个圈子干啥,假如一只基金费用非常低,但是收益却不理想,那同样不是一只好基金。
说到底还是收益的问题
,那不如简单干脆一点,先根据收益来筛选。
这里要特别说明,这个筛选方法只适合选择
同一指数下的
不同指数基金。切记不要用这个方法去筛选主动基金,关于主动基金的筛选看我之前的
筛选主动基金的检查清单
。
如果直接用收益高低筛选主动基金,很可能收益会很惨淡,因为过去高收益的基金绝大多数都是昙花一现,踩了狗屎运风光一两年。但是跟踪同一指数的指数基金间的收益差别,并没有太多运气因素,因为大家买的都是这么些东西。这个时候,相对收益往往就是基金自身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
这里我就还以天天基金网站为演示用例,个人觉得天天基金的「基金筛选」功能还蛮好用的,藏在首页中一个不太起眼的位置。👇
然后我在里面设置了三个指标,以沪深300为例,见下图。三个指标分别是:1. 指数型,2. 主题选择 HS300(沪深300),3.按照过去一、二、三年的收益排序。
一般来说,按照过去不同时间的收益排序,收益最高的基金大多不是同一只,想要一只基金永远都是收益冠军也不太现实。从长远收益来看,稳定表现重于高收益,稍微麻烦点我会分别看过去一、二、三年的表现,
然后选出几个持续待在前十的基金,做下一步分析
。
关于收益问题,再补充一条说明
在中国指数基金跑赢指数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如果一个指数基金和指数收益齐平甚至略低才不正常。因为指数基金除了指数本身涨跌的收益以外,还有股息发放还有打新收入。在有这么多 Buff 加成的情况下,还能跑输指数的话,真的,除了管理问题我找不太出其他理由。
参考别人的选择
做完了上面的一步筛选,我们手头应该已经有几只备选基金了。这里再提供一个稍微讨巧的方法,扩充一下我们的选择清单。
现在有很多指数基金跟投组合,我们也完全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精选。选择指数基金的时候,我都会顺便看看我常留意的几个跟投策略,看看主理人选了哪只基金,并考虑为什么他们会这么选。把他们的选择也放进来考虑。
并不是所有人的意见都值得参考,选你自己最信任的一到两个跟投组合就够了。如果没有,就跳过这一步。
检查费率
最后再统一检查一遍各个基金的具体费率情况,从我们的几只备选基金中选择费用相对低的那个。
因为中国市场的缘故,查询基金的费用比查询基金收益麻烦得多,这也是我在文初优先推荐按收益排序的另外一个理由,普通投资者连个管理费排序筛选的工具都没有,略遗憾。
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基金 App 和网站都会把申购费率放在特别醒目的位置,但是这个数字并没什么卵用。
重要的是基金运行过程中的管理费和托管费
,这才是费率的绝对大头,不要搞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