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泰电子研究
张騄及小伙伴们关于电子行业的信息与观点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华泰电子研究

【电子騄透社】每日视角&投资组合(7月13日)

华泰电子研究  · 公众号  · 股市  · 2017-07-13 23:3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1 重点投资组合

消费电子: 劲胜精密、安洁科技、东山精密、科森科技、风华高科、蓝思科技、中颖电子、欧菲光、卓翼科技、信维通信、欣旺达、长盈精密、合力泰、中茵股份、得润电子、德赛电池


光电: 利亚德、 京东方、三安光电、鸿利智汇、聚飞光电、洲明科技、佛山照明、光韵达


半导体: 环旭电子、汇顶科技、长川科技、北方华创、华天科技、长电科技、上海新阳、紫光国芯、国民技术、南大光电、东软载波


安防及智慧城市: 海康威视、汉威电子、大华股份


2 重点公司公告

【蓝思科技】 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4亿元—3.46亿元,同比增长15%—40%。


【欣旺达】 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2亿元—2.06亿元,同比增长10%—40%。


【洲明科技】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1亿元—1.44亿元,同比增长100%—120%。


【长川科技】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98.24万元—1702.55万元,同比增长10%—25%;公司收到企业上市奖励资金200万元。


【南大光电】公司拟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设立厦门盛芯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汉威科技】 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56.52万元—5586.23万元,同比增长20%—30%。


【强力新材】 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21万元—7841万元,同比增长20%—40%。


【晓程科技】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万元—219万元,同比下降70%—100%。


【天夏智慧】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5亿元—1.75亿元,同比增长233.15%—302.08%。


【星星科技】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00万元—3300万元,同比增长为-13.51%—14.17%。


【三环集团】 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3亿元—4.78亿元,同比下降5%—20%。


【金龙机电】 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3亿元—2.60亿元,同比增长80%—110%。


【浩云科技】 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0万元—1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扭亏为盈。


【苏大维格】 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40.02 万元—3399.36万元,同比增长510%—540%。


【远方光电】 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00 万元—7550万元,同比增长65%—95%。


【乐凯新材】 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06.26万元—5229.18 万元,同比下降0%—10%。


【GQY视讯】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50 万元至-1850 万元,同比减少-2267.63%至-1882.27%;公司拟以现金出资 1800万元与宁波数云投资合伙企业共同设立宁波 AR可视化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拟注销全资子公司上海天尺投资有限公司;公司拟将存放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市分行、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鄞州支行的募集资金更换到宁波通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行营业部;公司拟将2017 年度审计机构更换为上会会计师事务所。


【金运激光】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约 619.67万元—788.63万元,同比增长10%—40%。


【瑞丰光电】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64.64万元—4738.49万元,同比增长80%—100%。


【深华发】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0万元—300万元,同比下降72.50%—58.75%。


【惠伦晶体】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7万元—693万元,同比下降44.69%—54.74%。


【英飞拓】公司修正2017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修改为2500万元—3000万元。


【胜宏科技】公司发布2017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4亿元—1.33亿元,同比增长20%—40%。


【胜利精密】公司股票2017年7月16日起继续停牌3个月。


【长方集团】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0万元—1800万元,同比下降52.08%—81.37%。


【鹏辉能源】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735.04万元—10045.3万元,同比增长100%-130%。


【泰豪科技】公司实施2016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2元。


【新海宜】公司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购买完成,股票数量为1816.41万股,成交金额为1.32亿元,成交均价约为7.28元/股。


【纳思达】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价格由27.77元/股调整为27.74元/股,发行数量由不超过5158.44万股调整为不超过5164.02万股。


【科恒股份】公司控股股东万国江先生质押221.36万股用于个人融资,解除154.50万股质押。


【东方网力】公司股东蒋宗文先生累计质押股份数量为5856.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6.85%。


【天津磁卡】法院受理全资子公司天津市人民印刷厂储运服务部破产清算申请。


【博敏电子】公司为控股子公司江苏博敏电子有限公司提供1.3亿元连带责任保证。


【泰豪科技】公司将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由24个月延长至36个月。



3 行业新闻

1) 苹果将投10亿元在贵州建立数据中心

2) 中国IC产业创新与投资论坛在旧金山成功举办

3 2017年二季度中国曲面显示器市场出货量预计将达47.2万台

4) 后白光LED专利时代 中国LED厂能改变赛局?

5) 2016年前十大LED封装厂排名:木林森跻身第二

6) iPhone 8软件问题难解决 发布时或没有无线充电


1)苹果将投10亿元在贵州建立数据中心

近日,苹果公司宣布将在贵州建立中国的第一个数据中心。项目落成后,中国用户数据将存储在中国的数据中心。据了解,早在上半年苹果公司就曾宣布在上海和苏州开设研发中心,并承诺在中国研发中心投入超过35亿元人民币。

而此次合作是贵州省政府与苹果公司共同签订《贵州省人民政府 苹果公司iCloud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苹果选择与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云上贵州)进行合作,云上贵州将是苹果公司在中国大陆运营iCloud服务的唯一合作伙伴,双方将合作建设iCloud贵安新区主数据中心,项目在贵州的投入将达到10亿美元。由云上贵州公司运营,苹果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双方具体的合作模式如下:一是苹果公司授权云上贵州公司作为苹果公司在中国大陆运营iCloud服务的唯一合作伙伴;二是云上贵州公司作为运营主体,在中国大陆境内运营iCloud服务;三是iCloud服务在中国境内使用iCloud和云上贵州公司双品牌向用户提供服务。

据悉,苹果数据中心项目是贵州省发展大数据战略以来,投资规模最大、项目服务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项目。整个模式也具有创新性,对于贵州与国际科技企业合作有重大的示范意义。此外,苹果还表示,双方联合建设的数据中心将全部采用绿色可再生能源供电,应该是中国第一个100% 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数据中心。

据苹果公司透露:“我们的中国客户乐于使用iCloud安全地存储他们的照片、视频、文档和app,并在所有设备上保持同步。我们致力于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新增的数据中心将使我们得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速度以及可靠性,同时也符合相关新规。这些规定要求在中国的云服务由本地企业来运营,所以我们与云上贵州合作提供iCloud。我们的客户知道,Apple拥有强大的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机制,并且不会在任何我们的系统中创建后门。“

苹果公司同时还表示:“经过仔细考量后我们决定选址贵州。贵州省政府的领导力和他们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尤其让我们印象深刻。”

但此前,苹果和其他科技公司大量构建和运行计算机数据中心的行为已受到广泛批评。因为这类设施通常会消耗大量电力及其他资源。然而,由于互联网流量、移动设备和主机服务等市场不断在扩大,数据中心在未来也面临着爆发式增长。



2) 中国IC产业创新与投资论坛在旧金山成功举办

旧金山当地时间7月11日,SEMI中国在SEMICON West 同期,在旧金山芳草地艺术中心成功举办了“中国IC产业创新与投资论坛”。全球产业领袖和投资界的高管们分享了他们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投资、并购以及创新发展趋势方面的真知灼见。500多名来自美国、中国以及全球各地的半导体产业与投资界人士参加本次论坛。

全球半导体产业继续深度整合,大规模并购不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国半导体各路资本的逐步到位,产业新生力量不断涌现,资本市场的投资并购也继续升温。在SEMI全球副总裁、北美区总裁Dave Anderson开幕致辞后,SEMI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居龙给大家带来了题为“The Rise of China IC Industry”的演讲。他首先介绍到,此次活动由SEMI产业创新投资平台-SIIP组织,SIIP是依托SEMI全球产业资源,汇聚全球产业资本、产业智慧搭建的专业而权威的产业投融资交流平台,寄期望平台成为半导体业界最具影响力的产业投资平台。SIIP将定期组织专题讨论、沙龙、酒会、国际交流访问团等系列产业交流活动,促进全球的产业精准对接,服务于产业的创新发展和投资融合,为致力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专业人士搭建一个有专注力的投融资平台。居龙先生用一张张生动的数据图展示了中国IC产业的迅猛发展,全球电子产业的中心已经向亚太地区转移。

华登国际董事总经理黄庆提到,摩尔定律还在继续,半导体对人类影响巨大,它将会带领人类到人工智能(AI)新纪元。这些技术的背后都是半导体芯片,中国占有全球半导体市场的50%,而中国市场也将逐步走向成熟,中国fabless也将从原来的成本和速度战略逐步转化为性能战略,从国内走向国际。

高盛银行家代表Tammy Kiely带来了题为The China Semiconductor Opportunity 的演讲,她从需求和资本多方面分析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其趋势和强劲程度越来越明显。 她提到,中国的股票市盈率是全球股票市盈率的百倍之多,这点也吸引了很多资本汇聚到中国市场。

ARM大中华区全球执行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吴雄昂提出AI+是中国IC产业成长的驱动力,主要表现在设备、应用和数据三个方面。中国需求驱动人工智能应用,如游戏、艺术、健康、行业机器人、语言翻译等方面。

下半场的主题论坛,由SEMI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居龙主持,6位嘉宾包括ARM大中华区全球执行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吴雄昂、华登国际董事总经理黄庆、高盛银行家代表Tammy Kiely、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志尧、太库加速(美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钟美立、华创投资合伙人黄维旭。

台上嘉宾围绕国际协作和中国IC崛起的威胁论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现场多名观众和嘉宾提问互动。


3) 2017年二季度中国曲面显示器市场出货量预计将达47.2万台

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调查数据,一季度曲面显示器整机需求急剧下降,整机出货量30.3万台。二季度面板厂与整机厂增加对曲面显示器的促销力度,预计曲面整机出货量47.2万台, 市场渗透率11%,QoQ环比增长约57%。

中国曲面显示器主力市场为网咖和消费性市场两大类:

一、 网咖市场:2017年换机需求减弱, 31.5”曲面显示器出货量下降。

中国网咖市场换机产品主要是31.5”FHD曲面产品,2015年换机数量约600万台,2016年换机数量约550万台。由于网吧向网咖转型发展速度过快,2017年网咖行业开始洗牌,导致网咖数量减少,对网咖显示器需求冲击较大。尤其在网咖市场占有65%份额的31.5”首当其冲,2017年换机需求大幅减少。

面对网咖需求缩减,面板厂与整机厂正在互相推动,希望迎合中国电竞市场快速增长的态势,推动中国曲面显示器市场与电竞市场同步增长。曲面显示器的性能上看,曲率半径已由3000R缩减到1800R,环绕效果加强,尤其对于电竞玩家,曲面已成为标配参数。

二、 消费类市场:曲面显示器尺寸结构与中国消费类市场需求不匹配。

中国消费类市场显示器需求主要尺寸是21.5”和23~24”,其中21.5”占比40%左右,23~24”占比25%左右。而曲面显示器主要尺寸是23.6”、27”、32”,平均尺寸偏大,与中国消费类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异。

目前面板厂已开始在中国显示器市场加强中尺寸曲面的推动,这将会大大提高曲面整机的市场渗透率。

三、 曲面显示器震荡中调整:31.5”QHD平面价格已低于FHD曲面。

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调查数据,目前曲面显示器市场以23.6”、27”、31.5”为主,但受到平面和QHD产品两面夹击,尤其31.5”QHD与31.5”FHD曲面竞争尤为激烈。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调查数据显示,二季度中国显示器市场31.5”QHD显示器价格比FHD曲面低10%。

曲面与平面显示器相比是外部造型的提升,而QHD与FHD相比是画质画面上的提升。随着电竞游戏片源分辨率的提升,消费者对画质的需求越来越强,群智咨询(Sigmaintell)认为,如何维持曲面市场竞争力,曲面显示器市场和产品策略亟待调整。


4) 后白光LED专利时代 中国LED厂能改变赛局?

LED产业过去由日亚化学、欧司朗光电半导体、科锐、丰田合成、Lumileds等五大厂交互授权形成庞大的专利网,任何想要卖到海外市场的LED厂商,多多少少都需要缴交“保护费”才能顺畅通行。然而随着专利到期、台韩厂崛起为专利强权,以及中国厂商力争上游,如此寡占型态已经悄悄出现改变。

五大专利网逐渐式微

过去LED专利诉讼案件多半是这些专利大厂控告台湾、韩国与中国厂商,其中又以日亚化学最为强硬、启动专利战争的频率最高。2009年日亚化学与首尔半导体的专利大战以和解收场后,首尔半导体也成为专利授权网的一员,过去五角形的专利授权态势因而转变成六芒星的型态。

不过,随着五个专利大厂的本业经营越来越困难,其他专利大厂开始改采收取专利授权金或释出专利的方式求生存。此外,日亚化学被誉为门神级的白光专利(YAG patent 925)将于2017年7月29日到期,再加上台湾的亿光电子针对日亚化学持有的专利提起专利无效诉讼,也在美国等部分国家获得专利无效的成功判决,已经大幅削弱日亚化学的专利强度。随着LED大厂筑起的专利高墙开始崩解,过去这些厂商靠着专利壁垒在全球LED市场呼风唤雨的荣景恐不再。

中国厂商试图取得海外市场的入场券

除了大厂关键专利将到期,可能影响过去严密的专利网外,中国厂商的动态,也为后白光专利时代带来不少变数。

从LEDinside的LED市场排名观察到,中国大陆LED厂商大举扩产,已挤入全球前十强。此外,中国大陆厂商近年来透过并购取得不少海外公司,例如中国电子信息集团取得Bridgelux的股权、三安收购Luminus,以及丰田合成授权瑞丰与聚飞光电,均显示出中国大陆厂商试图取得进入海外市场的门票。再加上越来越多国际品牌大厂开始将代工订单释放给中国大陆LED厂商,其产品出口海外市场的份额逐渐提高。中国大陆厂商强势崛起,对国际大厂与其他区域的厂商造成极大威胁,预期未来专利诉讼将层出不穷。

而亿光在2017年6月对普瑞光电(Bridgelux, Inc.)提起诉讼,据了解侵权产品包括广泛用于照明的2835产品。普瑞光电宣称在全球拥有超过750项LED晶片与封装技术专利,又与科锐达成专利交互授权,其母公司为中国电子信息集团。此为中国厂商藉由海外收购LED公司,以进入海外市场的一个具体实例,后续发展值得观察。而此次亿光主动出拳,也凸显在LED产业版图变迁下,厂商已调整策略、积极维护自身优势。

日韩台大厂将诉讼转向下游厂商

近年台湾与韩国厂商在专利诉讼的策略上,也随着产业情势的骤变而出现转变,台湾与韩国厂商由于竞争压力日增,成本又不敌中国厂商,因而改采主动出击打专利诉讼,透过诉讼进行防堵。

根据LEDinside观察,以LED照明为例,若照明代工厂想要出口产品到欧洲、美国、日本等注重专利保护的市场,基本上还是需要使用没有专利疑虑的LED,零售通路与照明品牌才会接受,所以大部分代工厂只好选择五大专利厂商生产、价钱较高的LED。但是考量成本,部分产品也会选择首尔半导体、三星LED以及LGIT等韩国厂商的LED元件。而台湾的亿光电子因为与日亚化学的专利诉讼取得有利的判决,再搭配晶元光电的晶片,产品获客户肯定、可以行销全球。

过去LED产业以竞争者之间的诉讼为主,但近来开始有大量的案件是直接针对应用厂商。以往业者不愿意对应用厂商提起诉讼,是因为应用厂商可能是竞争对手的客户,也可能是自己的客户。应用厂商使用LED时一向抱持着「A厂牌的LED用一些、B厂牌的也用一些、C厂牌的也用一些」的心态,认为既然已算是客户,就不会有诉讼的问题。但2016年3月日亚化学率先打破这个惯例,对北美第一大电视品牌Vizio提起诉讼,接着也陆续对Feit、Lowe’s、TCL等厂商提起相同专利的诉讼,其中,Lowe’s为北美第二大DIY通路,仅次于Home Depot。据了解,被诉对象某个程度都使用到日亚化的产品,这些案件目前都仍在进行中。

有此先例后,晶元光电、亿光、首尔半导体等也采取类似策略。首先晶电及首尔都提出针对LED灯丝产品的专利诉讼,目前部分诉讼已达成和解,但对下游的LED照明业者已产生警惕作用。2017年4月晶电控告美国通路厂商Lowe’s,而亿光也对日亚化学、西铁城电子及其客户大光电机提起诉讼,据了解大光电机为日本前五大照明厂之一。有监于这些直指客户端的专利诉讼愈来愈多,也让LED业界重新思考,是否在2017到2018年日亚白光专利到期后,专利竞争就会告一段落?

LEDinside认为,尽管日亚化学的专利到期、专利网出现松动已使得各厂商改变其专利布局与策略,然而,这也不代表专利大门就此敞开,而仅是专利战的开端。因为日亚化学过去专利绝对垄断的强势地位已经不复存在,加上各LED厂商均拥有自己的专利,彼此间的差距已经拉近,预期专利战火将持续延烧,LED应用厂商仍须小心因应。


5) 2016年前十大LED封装厂排名:木林森跻身第二

2016年前十大LED封装厂排名出炉,根据LEDinside统计,台资封装厂仅亿光、光宝挤入前十大,晶电重量级大客户陆厂木林森则首度击败Lumileds跃上第二大;前五大中有4家为晶电客户。

晶电在台的大客户亿光已经坐稳封装龙头厂宝座,大陆的大客户也传出捷报,根据LEDinside出具2016年大陆LED封装厂营收排名报告,木林森的排名持续向上挺进,顺利击败Lumileds窜升至大陆第二大封装厂,仅次于日亚化。

日亚化则蝉联第一大封装厂,Lumileds被木林森超越、在大陆市场的排名从第二大摔落至第三大,亿光、欧司朗分居第四、第五;前五大排名中,除了日亚化之外,第二到第五名都是晶电的客户,采购产品涵盖了蓝光LED、四元LED晶片等。

据LEDinside统计,光宝、亿光是唯二挤入前十大之林的台资厂,光宝排名遭国星挤下,从第六大下滑至第七大,亿光则稳定维持第四名。

LEDinside指出,日亚化学凭藉技术、专利以及品牌优势,除了继续保持在背光市场的市占率外,更积极拓展高阶车用照明市场;排名第二的木林森去年产能继续扩大,在照明、显示屏市场的市占率有所提升;Lumileds虽然下滑至第三名,但在高阶商用照明、闪光灯以及车用照明领域依旧享有竞争优势,营收也较2015年成长。

随着陆资厂持续扩产,去年大陆前十大LED封装厂营收达41亿美元,较2015年大增24%,远高于整体市场成长均值的6%,显示产业集中度提升,LEDinside分析师余彬表示,2017年随着木林森、国星、鸿利光电等厂大举扩产,今年大陆厂商崛起的趋势将更明显。

台湾厂商如亿光与光宝,在中国大陆营收表现都有明显增加。以亿光为例,营收主要有来自电视背光、手机闪光灯、显示屏、车用与红外线产品的营收贡献,而光宝则受惠于手机闪光灯、红外线产品与车用照明产品等。


6) iPhone 8软件问题难解决 发布时或没有无线充电

据Fast Company网站报道,一名知情人士披露。对于苹果iPhone团队的工程师和设计师来说,6月是紧张的一个月,“空气中都弥漫着恐慌的气息”。

上述知情人士称,苹果一直在狂热地工作,修正被寄予厚望的10周年纪念版iPhone中的软件问题——这些问题会造成iPhone生产和销售跳票。如果软件问题不能迅速得到修正,新款旗舰机型iPhone可能在发布之初缺少一些关键功能。

苹果的10周年纪念版iPhone——有人猜测其起步价高达1200美元(约合人民币8144元)——将于今年秋季发布,可能被称作“iPhone 8”、“iPhone Pro”或“iPhone X”。外界预计它将采用数项全新技术——它们之前从未出现在iPhone中,部分技术的实现比较困难。

其中之一是无线充电。有媒体报道称,iPhone 8——我们姑且这样称呼它——将使用某种类型的感应充电技术,手机需要直接放在一个独立的充电设备上。我们的消息人士认为,苹果将利用Qi无线充电标准,或其一个变种。上述知情人士称,无线充电元器件——由芯片厂商博通供应——不是问题的关键,尚不够成熟的是软件。

知情人士指出,如果苹果不能及时解决无线充电技术的软件问题,首批iPhone 8中的无线充电硬件将不能使用,苹果解决软件问题后用户才可以使用无线充电功能。这种情况是有先例的:过去数年,苹果有时会发售部分功能不能使用的产品,时机成熟时再激活相关功能。最近的例子是iPhone 7 Plus中的肖像模式:所需传感器和芯片从一开始就包含在手机中,但在软件完善后这一功能才被激活。

Fast Company表示,苹果在新的3D传感器方面面临相似问题。彭博社最近刊文称,3D传感器位于机身正面,可以用于识别用户的脸、解锁手机。报道甚至指出,苹果可能依靠这一3D传感器验证用户身份,取代iPhone标志性的Touch ID 指纹传感器。尤其是考虑到Touch ID在Apple Pay安全方面不可或缺的作用,苹果突然放弃它,用一种全新、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技术取而代之的说法,是不可信的。

消息人士没有证实前置3D传感器的用途,但表示,苹果一直没有能使这一传感器可靠地工作。与无线充电功能相似的是,问题没有出在传感器硬件上,而是出在配套软件方面。

消息人士认为,苹果可能及时解决3D传感器软件的问题。否则,苹果会在iPhone中集成3D传感器硬件,然后通过软件更新包激活传感器。

苹果未就此置评。

新款iPhone最吸引人的特性可能是其亮度超高的OLED屏幕。OLED屏幕也一直是让苹果不放心的地方,可能造成iPhone 8发售时间跳票,不过原因不在于产品质量,而是因为全球OLED屏幕产能不足。苹果之前从未在iPhone中使用OLED屏幕,据称它向竞争对手三星采购大多数OLED屏幕。

早些时候有媒体报道称,苹果在确定Touch ID指纹传感器位置方面遇到麻烦,原因是机身正面将几乎全被屏幕占用。今天有媒体报道称,在对不同解决方案尝试数个月后,其中包括把指纹传感器集成在屏幕中,苹果仍然在敲定与Touch ID位置有关的计划。

消息人士称,即使距离新款iPhone发布已经不远,这一消息貌似可信,新款iPhone指纹传感器十有八九将会嵌入在屏幕中。

Fast Company称,及时发售新产品的巨大压力,对新款iPhone高高在上的预期,苹果在新款iPhone中采用全新技术,放大了软件问题。不管怎样,苹果现在还在解决如此重大问题在时间上还是有点晚了。

“iPhone 8”将是苹果计划今年秋季发布的3款iPhone之一,另外两款将是当前iPhone 7和7 Plus的后续产品,可能被称作“iPhone 7S和“7S Plus”。

消息人士强调,在夏季晚期——发布前,新款iPhone功能仍然可能有变。



团队介绍

张騄 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

2007-2010年 南京大学电子系硕士,2010-2015年申银万国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2012年新财富电子行业第4名,2012年水晶球电子行业第4名,2012年金牛分析师TMT行业第2名;2013年金牛分析师电子行业第3名;2015年天眼分析师电子行业第2名;从业以来,曾经推荐环旭电子、德赛电池、安洁科技、长盈精密、欣旺达、长信科技、京东方A、水晶光电、歌尔声学、共达电声、欧菲光、茂硕电源等公司股票,推荐后取得良好股价表现。


彭茜  电子行业分析师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华中科技大学金融学学士。2013-2016申万宏源研究所资深高级机构销售,2011-2013国金证券研究所机构销售。 2016年加入华泰证券研究所。


李和瑞  电子行业分析师

西安交通大学金融硕士,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士。2014-2016年中泰证券金融工程/量化、电子行业分析师,曾经推荐中颖电子、润欣科技、水晶光电、雪莱特等公司股票。 2016年加入华泰证券研究所。


顾晨琳  电子行业分析师

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金融硕士,南京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学士。曾工作于日月光董事长办公室,负责企业战略规划与海外产业链并购。 2016年加入华泰研究所,专注半导体产业研究。


胡剑  电子行业分析师

复旦大学电子系学士,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硕士,法国北方高等商学院交换生,2016年7月加入华泰证券研究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