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榜:半导体圈(微信:icquan)
专业排行榜
加入半导体圈,加微信:416000888
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
合肥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阶段,
其发展模式备受瞩目。
合肥经开区
通过发展集成电路打造产业链,
为安徽省的名片增添了一抹“亮色”。
快跟着经开妹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集成电路俗称芯片,被喻为工业生产的“心脏”,仅合肥市的家电、汽车、面板显示等产业,每年对各类芯片的需求就达数十亿颗。
瞄准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合肥市通过集聚资源,精准发力,打通了“合肥芯”、“合肥产”、“合肥用”的全产业链条,迅速成长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后起之秀”,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正在这里加速形成。
拿经开区通富微电子公司来说,公司
每天可以封装800多万颗芯片,比去年底增长了一倍多。
半年多时间,产能就实现翻倍,主要是因为企业今年又新上马了4条先进生产线。合肥通富微电子的母公司是全球集成电路封测业排名前6的南通通富微电子公司。
目前,合肥通富公司已经与芯片设计、装备制造、晶圆生产等产业链上下游的多家企业达成了配套合作意向。接下来,企业还将在这里投资二期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每年将产出消费类、通信类等各类芯片200多亿颗,成为安徽省内最大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基地。
通富微电子公司是合肥集成电路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这高效发展的背后,除了企业自身,
自然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合肥市选中集成电路产业首先就是看中它巨大的带动力。
加上合肥有中电科38所、43所、中科大、合工大等一批在集成电路领域有很强研发实力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快速发展的汽车、家电、平板显示等产业对集成电路也有旺盛的需求。
因此,合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不仅在全国率先编制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还专门出台了《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人才政策》、发起成立了300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这两年,省里在合肥市重点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更是为这个产业的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
合肥市发改委主任朱策在接受采访时说:“省里面通过一些政策支持,通过一些资金的支持,包括我们合肥市的政策和资金的配套,对我们的集成电路企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更是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我们积极的招商引资,一些重大的项目已经列入到了国家十三五的集成电路的重大规划当中。”
今年上半年刚刚投产的合肥晶合集成电路公司就是列入国家“十三五”集成电路重大规划的项目之一。这个总投资135亿元的12寸晶圆生产基地,是目前安徽引进的最大的集成电路产业项目,填补了合肥乃至安徽在大尺寸晶圆制造上的空白,进一步补齐、壮大了合肥集成电路的产业链条。
合肥晶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采购总监 魏宇民正接受采访
瞄准集成电路产业链的空白和短板精准发力,目前,合肥市已经形成从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到专用设备及材料研发生产的全产业链格局,上下游企业达到11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