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凭栏欲言
2.10
日统计局发布数据,PPI同比增长0.3%,创19个月新高;CPI增速由正转负,负增长0.3%。
2.9
日央行数据,社融同比增长13%,创6个月新低;M2同比增长9.4%,自2020年3月份以来首次低于10%。
01
数据有话说
CPI-PPI
裂口,26个月以来首次转负;
社融-M2裂口,创出31个月新高。
PPI涨了,PPI跌了。上游厂家涨价了,产品却跌价了!
可想而知,亏损运营的企业应该会增多。
亏损企业凭什么来继续运营?那只能是多借旁氏债务!
旁氏债务会体现在那个数据里?社融-M2裂口。
课讲到这里了,结论很清晰了吧!
(社融-M2)裂口与(CPI-PPI)裂口,至少在逻辑上,应该会呈现负相关。
通过历史数据验证下。
是不是非常明显负相关?
很多真相,都可以通过挖掘数据发现端倪。
02
通胀的走向
上图给出的结论,
加杠杆低通胀,反之去(稳)杠杆高通胀。
比如说2017年3季度-2019年末,去杠杆到稳杠杆期间,通胀上行。
原因在于旁氏债务可以维持僵尸企业的产能从而增加供给,供给过剩就会压制价格上行,从而压制通胀。而一旦旁氏债务下降,企业就需要提高售价恢复盈利能力,这会驱动通胀上行。
在疫情冲击期间,以信贷维持(僵尸)
企业产能
可以稳定
工作机会
,还可以增加
GDP
产出
。无论从信心还是从托举民生方面都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同时,也压制了CPI爆发。
而未来通胀的走向,仍取决于加杠杆还是去杠杆。
03
去杠杆方向既定
2020
年11月信用债市场动荡之后,企业债券发行明显下降。
2020
年10月,企业债券同比增速20.3%;
2020
年11月,企业债券同比增速19.3%;
2020
年12月,企业债券同比增速17.2%;
2021
年1月,企业债券同比增速16.3%。
拖累社会融资同比增速从2020年10月份的13.7%降至2021年1月份的13%。
被动去杠杆迹象越发明显。
2020
年中国杠杆率上升到270%,上升23.6个百分点,风险骤然飙升。
央行也有主动去杠杆的意向与动机。
去杠杆方向是既定的,通胀将走高。
通胀性资产将具有收益确定性。
04
去杠杆的冲击
社融=M2+裂口。
社融下降,可能会从M2和裂口两个方向产生不同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