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球宏观对冲
通过研究全球宏观经济动向,完成全球宏观对冲策略,完成与之匹配的全球资产配置。宏观定位时空,中观寻找经济发展动向,微观观察。汇聚中国经济,金融与产业专家与精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航务周刊  ·  HMM将收购这家航运企业! ·  4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这家货代巨头,与大货主成立合资公司 ·  3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招聘】致远跨洲社会招聘来了! ·  4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MSC又在中国船厂订造8艘超大船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全球宏观对冲

余永定:新兴经济体的“资产危机”

全球宏观对冲  · 公众号  ·  · 2021-01-02 00:12

正文

理论上,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入和流出之间的差距应该为正数——它们应该是资本净进口国,余额应等于经常项目赤字。然而,自从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来,许多东亚国家便一直持有经常项目盈余,成了资本净出口国。

东亚国家持有巨大美国国债

更奇怪的是,尽管它们是资本净出口国,却有着金融(资本)项目盈余。换句话说,这些国家不仅借出了从经常项目盈余中赚取的钱,也借出了从资本项目盈余中借来的钱——主要是借给美国。结果,东亚国家现在积累了巨大美国国债外汇储备。

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FDI),但它所购入的美国政府债券数额更大。在2008年,美国公司在中国的FDI平均回报率是33%,而中国的美国国债投资平均回报率只有3-4%。为什么中国要把这么多储蓄投资在低回报的美国国债上,而不投资于高回报的国内项目?

一个答案是过去30年来,中国的FDI政策将中国投资者挤出了高回报项目,迫使他们不得不接受回报较低的项目。然而,还是有不少投资者在中国找不到任何合适的投资机会,他们手里握着的过剩资源,只能投资于美国国债。

美元贬值对东亚国家意味着什么  然而,中国的海外资产是以美元计价,其债务如FDI却大多数是用人民币计价的。结果,当美元对人民币贬值时,中国的对外债务的美元价值就会上升,而其海外资产的价值却维持不变。结果,中国的净国际投资头寸(Net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简单NIIP),即中国总资产与总负债之差距会自动恶化,反映了财富从中国向美国的转移。

进入21世纪以来,拜贸易扩张和FDI政策所赐,中国的总资产和总负债显着地增加了。结果,中国的NIIP变得极其容易受美元贬值影响。

与此同时,自2007-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入出现了剧增。去年,中国的资本项目盈余为2300亿美元。今年的资本流入额也依然颇为可观。由于总美元资产和总人民币负债不断增长,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中国将因汇率变动的价值效应而遭受额外的利益损失。(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只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所有新兴市场国家都面对这个问题。)

在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东亚经济体为过度积累美元债务付出了沉重代价。由于政府无法扞卫本国货币,它们被国际投机者赚去了数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不管是为了自我保险,还是为了维持竞争性汇率,东亚于亚洲金融危机后再一次积累了过多的美元债务。这一回,由于美国财政状况恶化及美联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正如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经济学家埃斯瓦尔·普拉萨德(Eswar Prasad)所说:“新兴市场外部资产负债表的长期风险正转向资产方面”。

与1997-1998年间面临债务危机的情况不同,新兴市场经济体如今面临的是“资产危机”,但其结果是一样的:巨大的外汇储备资本损失。事实上,损失的程度将不亚于当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甚至会更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