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圆满落幕。赛场上,运动员奋勇争先、摘金夺银。在场外,亚冬会冰箱贴早已一“贴”难求。
冰箱贴在方寸之间,承载千山万水。近年来,
冰箱贴正在成为文创消费的“顶流”。在全国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和景区,这块小小的磁片,正在掀起一场别样的风潮。
事实上,亚冬会的这场“冰箱贴狂热”并非孤例——从国家博物馆的“凤冠贴”到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天宫藻井冰箱贴,无不是“走量之王”。
国家博物馆以明孝端皇后凤冠为灵感设计的原创
凤冠冰箱贴
,是近20年来该馆当之无愧的销冠。上架俩小时,卖出1700个;即便冒着雨,仍有人愿意清晨六七点钟排长队,就为了买到一个;上市仨月,卖了近8万个,带火同系列文创销售总额突破1000万。
这个金额可不是市场需求量,而是受限于产能限制。“重工,有面儿”“直击心灵的中式审美”,观众给复杂精美的凤冠冰箱贴了标签。
如今的冰箱贴早已不局限于平面,工艺好只是基础,创意才是核心。
河南博物院的热销选手——
杜岭方鼎冰箱
贴
就突破了单一装饰功能的局限,顶部设计为小型种植盆,可以加入土壤,同时附赠一包小麦种子,当麦苗发芽的那一刻,会让你感觉到真真切切跟河南的土、河南的根源联系了起来。
这样一来,文物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展品,而是可触摸、可互动的“文化芯片”。
对于各地“打卡”的游客来说,心中或多或少有一些收集欲望。冰箱贴尺寸小、重量轻、价格不贵又便于展示,简直精准击中人们的收藏癖好。
社交平台上不乏此类“作品”的亮相。有网友按照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秦汉等古代中国的朝代将博物馆文物冰箱贴分门别类,评论纷纷称:“这简直是冰箱贴文创封神榜!”“只要一块板子,就能让我爱上中华文化!”
有人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瓶盖儿”,这话不假,人生在世多少都要收集点啥,那冰箱贴又为啥不行?将中国历史文物“合法合规”的搬回家,谁不愿意?
“买一个冰箱贴,就是收藏了一座城。”这种兼具仪式感、互动体验与收集属性的设计,终于让冰箱贴成为旅行记忆的“实体标签”,甚至催生“为一贴赴一地”的旅游新动机。
五千年文明,是取之不尽的灵感富矿。
在文创赛道上,河南从未缺席——用考古盲盒掀起全民“探宝热”,唐宫夜宴手办“萌化”全国游客。既有历史又会整活的河南,自然也诞生了不少好看的爆款冰箱贴。
河南博物院这款
妇好鸮尊护符冰箱贴
,原型是出土于安阳殷墟的妇好鸮尊,是发现最早的鸟形酒尊之一。
鹗,俗称猫头鹰,在商代是“战神”的化身,英姿飒爽的鸮尊分开是冰箱贴,呆萌乖巧地在冰箱望着你,合二为一就变身为3D立体鸮尊小摆件。
古币之声回响千载,千载财富传奇不息。洛阳博物馆的
“有钱花”冰箱贴
将秦半两、齐刀币、开元通宝等古钱币做成冰箱贴,点缀家居的同时,让财富“触手可及”。
苏轼书《醉翁亭记》刻石,堪称书文双绝之作,笔力劲健、恣意洒脱,刻石保存全整,尤显珍贵。为真实还原其风采,郑州博物馆提取文物中的书法元素,推出
“苏轼书醉翁亭记刻石 ·书法冰箱贴”
,行云流水、神韵飘逸、豪气奔放。
这款
四季流沙冰箱贴
将开封清明上河园的春季、万岁山武侠的夏季、铁塔的秋季和龙亭的冬季展现得淋漓尽致。流沙流过,带有立体感的景色层次分明,磨砂亚克力质感高级又大气。
刚刚过去的蛇年春节,中国文字博物馆陆续上新蛇年新春福桶、
蛇来运转冰箱贴
、泼天富贵行李飘带、甲骨文识字磁吸卡等20余种甲骨文和蛇年主题文创新品,每一个都特色满满。
信阳博物馆首套
“镇馆之宝”系列冰箱贴
,2025年正式上线。研发团队此次以九大镇馆之宝为主题,融合信阳毛尖、信阳山水、桂花、银杏、朱鹮等极具信阳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打造,给游客展现信阳的新年新气象。
鹤壁
《朝歌风华》纪念版流沙门票
,它巧妙地融合了鹤壁的标志性元素 —— 鹿台阁与淇河。鹿台阁的雄伟壮丽,巍峨之姿跃然其上,每一笔都蕴含着对那段辉煌历史的致敬。淇河悠悠,小船荡漾,其灵动之美也巧妙融入其中,仿佛能听到远古的水声潺潺。
这不仅仅是一张门票,还是一个别具匠心的冰箱贴,既能装饰冰箱,又能时刻提醒你那段在《朝歌风华》里的奇妙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