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享
智库灯塔旗下微杂志,主要分享强有力的设计作品、产品咨询、动态,是设计师及产品经理的智慧分享平台。设计是信仰,产品是追求,请将您想推送的图私信发给我们。智库灯塔专注于产品经理和UI设计培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芋道源码  ·  18.6k ... ·  20 小时前  
芋道源码  ·  java 插入式注解的打开方式! ·  20 小时前  
芋道源码  ·  深度解析 DeepSeek 的蒸馏技术 ·  2 天前  
芋道源码  ·  DeepSeek火了,会AI的人淘汰不会AI的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享

写一篇原创文章,真的有这么难么?

智享  · 公众号  ·  · 2019-04-22 15:18

正文



我相信那些常年习惯在网络上做分享的作者,尤其是以文章形式作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人,都会十分畏惧一件事:


在搜索引擎里搜索自己原创文章的标题。


我以前也会这么做,原本就是想看看文章在搜索引擎里面的收录情况,有哪些长尾词更利于后期文章的收录,优化SEO,但查着查着却发现另一番景象。


就以百度为例,搜索我自己文章的标题,基本前两页能找到的文章,只有那么一两篇是我自己在其他渠道发放的。


其余的大部分出处都是我不曾知道,也不曾了解的,最离谱的是,作者以及出处这一栏通常都是另有其人。


因为搜索排名的原因,这些文章的阅读量并不低,而且大部分都是一些知名媒体旗下的某个专栏,美其名曰为读者24小时提供不间断资讯的搜X网,就是我想强烈diss的。


不仅标题不变、内容不改,甚至连我写的错别字也一并放了上去,出处以及作者这一栏稳稳的放上了他们的title,以及那个毫无设计美感的狐狸logo。


无奈之下,我直接向他们编辑工作室发了封强烈的谴责邮件,要求下架删除并道歉。 最后他们的编辑在邮件里向我致了歉,并下架相关文章。


原本以为这件事情过去了,没想到到了后面,这些现象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直至现在,我已经不再复查搜索引擎的收录情况了,邮件也懒得发了。


这个问题往小里看是个人创作知识版权的保护问题,但往大里看,远不止这些。 所以我想就这件事谈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01-

头部媒体沦为始作俑者


举个工作中的例子,在这之前,我们曾和某一共享品牌合作,目的是尝试看看在友商品牌里,他们的用户是否有尝试使用我们产品的意愿。


由于这是初次合作,当中涉及到用户的资产转变,所以在涉及到决策、交易的步骤上,我们都把快速流程改掉,改为用户意愿类选择,也就是起到充分的提醒和知会作用,尽管这样做对转化并不友好。


因为对方品牌本身就有舆论危机,项目上线后更是集中爆发了,在微博上各大头部媒体争相报道,从媒体的角度来看,有热点就必须蹭,可以理解。


而从项目合作角度来说,为了避免公共关系更深一步的恶化,我们也被逼短暂叫停,先处理主要矛盾,可以理解。


但是媒体为了更好地蹭热点,煽动读者情绪,无中生有、指桑骂槐、百般称快就不可理解了,尤其是头部媒体。


我作为本次产品和友商对接的负责人,清楚一切涉及的流程细节,但很明显,从那些头部平台的微博内容中可以看出: 执笔人所描述的场景不存在,相关细节更是夸张至极。


简单来说,就是他没有用过,不是受众,他采访的人也没有用过,也不是受众,却在报道着所谓的事实,传播着不实的观点。


说回来上面搜X网的例子,早些时候我在搜X网上还注册了公众平台,当然在他们的引导下我还成为了原创作者,我清晰记得成为这些原创作者之前,点击同意的协议条款里还强调着这是为了保护原创而存在的机制。


但对比贵公司编辑丑恶的抄袭行为,你们究竟保护了我的什么?




-02-

不重视原创积极性的UGC社区


不得不说,很多UGC的社区是目光短浅的,本来一个好好的内容盘子,路子越做越窄,本末倒置。


UGC是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缩写,意为用户生成内容/用户原创内容,还有另一种叫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也即是专业人士生产内容,这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类似论坛社区,各抒己见去中心化的地方,就是UGC社区,而新闻联播、杂志、专业资讯类这种中心化的媒体,有专业人士生成内容给读者浏览,这是典型的PGC社区。


在本质上,UGC的价值在于内容观点的广泛性,毕竟人人都可以参与,如何能更好地激励用户去创造更多的内容,这是UGC社区成长的前提,毕竟他们靠人气来存活。


正是因为内容的不成熟,所以大部分UGC无法贩卖内容,只能贩卖流量,以广告的方式赚钱。


而PGC的价值在于内容观点的专业性与深度,这些都是专业人士和签约作者写出来的文章,如何去保证文章的深度和观点鲜明,是PGC社区成长的前提条件。


PGC社区大多以行业和领域划分,用户数量较少,所以大部分的PGC会靠内容衍生出的增值服务来赚钱。


后来,在UGC内容百花争鸣的社区中,就会有部分已达到PGC深度的内容显露出来,这时候不少精明的UGC运营者,就会将这些内容抽离出来,形成属于自己的PGC产品。


而PGC是通过内容直接去赚钱的,当中自然少不了品牌的建设过程,这个时候,运营者就在优质的UGC内容上署上自己品牌的名。


注意了,把优质内容“合法”匿了原创作者的署名,这就是关键的一步。


有远见的UGC平台运营者,是不会这么做的,他们深知UGC作者的基本诉求,尤其那些能持续贡献优质资源的用户,他们本身就带有强烈的资源缺失需求。


运营者在这个时候就会疯狂地整合上层资源,为优质的UGC创作者提供链接市场上层空间的可能性,大大提升UGC创作者的积极性。


例如音乐类的产品会利用作品连接歌手和唱片公司、摄影社区产品会通过照片连接摄影师和经纪公司。


而一些目光短浅的UGC平台运营者,只会在这个时候选择疯狂地整合优质内容资源,自己从0到1做一个PGC。


坦白说,这种方式短期内的确有利可图,但长期来看,创作者的积极性降低,大家就不再愿意成为你家的UGC了,有能力的UGC自己成为了行业的PGC,慢慢剩下大部分“伸手党”用户,也会因为UGC内容质量下降而流失。


再说,从UGC转型为PGC的社区,没有这批优秀的UGC作者,你根本撑不起PGC这个盘子。 这种例子市场上有很多,根本数不胜数。




-03-

洗稿、伪造、不良转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