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旅之声
“中国旅游”是国家旅游局联合各省、市、自治区旅游局,共同打造的一个官方旅游资讯发布平台,服务广大游客,宣传中国旅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西文旅发布  ·  媒体聚焦 | 《中国旅游报》头版:诚信相伴 ... ·  昨天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  过大年 闹元宵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旅之声

谢谢你,让我跨越海峡来上这一“课”

文旅之声  · 公众号  · 旅游  · 2017-12-14 17:03

正文

近日,由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秘书处、江苏省旅游局、苏州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华夏文明薪火相传”研学旅游推广活动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互动交流时,台湾学子合唱《感恩的心》,感谢活动组织方与接待方,让他们有机会跨越海峡,来上可能改变职业轨迹,甚至影响人生选择的一堂研学课。


打开一个探寻的窗口


此次研学之旅历时5天,来自台湾近20所院校的师生代表深入游览了上海和苏州两座城市。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了解城市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变迁;登上海东方明珠塔领略国际化大都市的壮观景色;从拙政园到周庄古镇,从寒山寺到虎丘景区,从苏州博物馆到苏州第一丝厂;坐游船,听昆曲,走访位于苏州的同程旅游总部……


“上海、苏州,一个是经济发展的前沿城市,一个是美丽的江南水乡,台湾学生既可以看到大陆城市建设的巨大进步,也惊叹于这些地方的历史内涵和自然风光。”中华观光管理学会荣誉理事长、台湾醒悟科技大学观光餐旅学院院长李铭辉说。


春秋航空公司台湾分公司总经理张君杰说:“本次活动两岸学生齐聚姑苏城,给我的感受就是两个字,‘和’与‘合’。‘和’是和谐,两岸学生在同祖同宗、一脉相传的文化感召下,和谐融洽;‘合’是合二为一,人文与美景融合一体,台湾研学团在共同背诵千古名篇《枫桥夜泊》时的整齐划一,让人感动。我们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人,薪火相传,无论身处何方,华夏子孙都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台湾嘉义大学教授郑天明说,在同程旅游的参观让他深深感受到了大陆电商发展的强大威力,“我们在实时数据中看到,前一天同时有162万人在平台消费,这相对于2300万人口的台湾市场来说,是巨大的体量,如果学生们能够在大陆研学中开阔视野,对于其未来发展、职业选择将非常有益。”


台湾旅报周刊记者李沄臻因一次大陆研学活动确定职业方向,成为一名报道大陆旅游发展的记者。“这次来我有报道任务,与学生们的心境已经不一样了,希望他们能够珍惜这样的机会。”


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学生杨雨芹说,这次活动,好像打开了一个探寻了解华夏文明的窗口,让她有机会接触到很多新鲜事物,“可以说是一次全新的学习和成长过程,非常有意义。”


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


“华夏文明薪火相传”台湾青年赴大陆研学旅游活动始于2012年。


据介绍,为使台湾青年学生走进大陆,了解厚重的民族历史和璀璨的传统文化,感受大陆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参与两岸青年学子交流互动,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搭建起这个沟通平台。


5年来,在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的指导和组织下,台湾青年踏足大陆十三省市,游览著名文化旅游地标,参与高校从15家增加到了90多家,参与人数也从2012年的175人,上升至2017年的1952人。截至目前,台湾学生共计约100批次,将近6000人次通过活动来到大陆。研学旅游活动现已成为两岸青年学子交往互动的知名品牌


“活动让许多台湾年轻人拥有了第一次到大陆交流的难得机会。借由交流,他们更认识自我,更了解大陆现今发展,眼界更开阔。”李铭辉说,已有不少台湾同学通过赴大陆游学,进而选择到大陆创业、就业及求学。


“研学旅游是两岸旅游交流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正释放出强劲的市场活力和社会影响力。”江苏省旅游局局长钱国超介绍,“活动开展5年来,台湾师生赴江苏研学旅游热情不断高涨,研学旅游人次不断攀升,江苏研学旅游产品不断丰富,研学旅游品质不断提升,社会各界对两岸研学旅游的认知度、关注度、参与度日益增长。


江苏省中旅游学中心总监金洪阳说,最令人感动的就是旅行期间,两岸青年热络的交流,旅行已经成为友好交流、增进情感情谊的一根红线,团散了,朋友圈却建立了起来。


张君杰介绍,最近台媒做了一个市场调研,2017年赴大陆留学、择业的台湾学生创近8年新高,有近半数的台湾学生愿意赴大陆留学、择业,这是趋势。“对于台湾学生而言,由于两岸的差异,难免会产生犹豫,会对大陆的生活、学习有很多问题想要了解,而海旅会搭建的这个平台正好替他们答疑。”张君杰说。


期待一个更好的前景


进一步加强大陆研学旅游资源产品宣传推广,促进大陆研学旅游单位与台湾高校、旅行商深度合作,加深两岸青年情感融合,需要两岸各界的不断努力。


江苏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江苏省旅游部门将持续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普教育、历史文化、红色旅游、工业旅游等研学旅游产品,进一步挖掘研学旅游资源,深化打造主题品牌;将继续加强与教育部门的交流合作;争取更多具有示范效应的大型旅游企业、工农商企业对外开放,全面展示古韵今辉的水韵江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