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朝阳35处
互联网金融大数据挖掘哪家强,平安前海征信帮你忙。分享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探讨其在风险控制、反欺诈等金融业务中的实际应用。每周涨点知识,多点谈资,定期举办行业沙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京报评论  ·  被滥用的“增肌神药”,不能游离在法律之外 ... ·  13 小时前  
新京报评论  ·  企业拥抱DeepSeek,顺应大势但也别盲目 ... ·  昨天  
CHINADAILY  ·  Top News丨US'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朝阳35处

朝阳35处|男强女弱,只是女人给男人留了面子?

朝阳35处  · 公众号  ·  · 2018-03-08 09:31

正文

小伙伴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吗?遥想当年无产阶级的先辈们,通过和资本家的努力抗争,获得了8小时睡眠、8小时休息、8小时工作的应有权利。没错,今天就是是三八国际劳动节!

咳,开个玩笑。事实上,女人节起源于20世纪初期一系列的妇女运动大事件,代表了女性争取自由平等的意志,值得永远的尊敬。


但同时,男强女弱似乎是现代社会的普遍认知。毕竟女性生理上不如男性强健,心理上也不像男性那么坚韧,这似乎也导致职业生涯中女性弱于男性,各行各业顶尖人才以男性居多。


然而,男强女弱,恐怕只是女人给男人留了面子!研究表明,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女性都不弱于男性,而女性职业生涯的相对弱势更是有着出人意料的原因。不信,让处座用数据说话。


生理上:女生都“弱不禁风”?



长久以来,主流的女性形象始终是文弱、柔和的。在自己的男神面前拧不开瓶盖,好像成了每个女生的必修课。


这并不是女生们戏精上身,数据显示,同年龄段,男性握力下限基本等于女性的握力上限:

数据来源: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2011-2012)


可以看到,握力最大的女性和握力最小的男性几乎是重合的。


要知道,为了让女神们自己也能享受饮品从而增加销量,降低拧瓶盖难度是厂商们苦苦追寻的目标。


所以 女性在气力上的确不如男性 ,但…倘若站在生存的角度上呢?


高中生物告诉我们,人体23对染色体中,性染色体为XX是女性,为XY的是男性。然而这条赋予雄性更健壮体格的Y染色体,其本身却是出乎意料的的羸弱。


很多遗传缺陷或疾病是以隐性基因的形式存在的,因此需要一对染色体上都出现这个隐性基因才会有患病风险。


说人话就是,患病基因是0且优先级底,非患病基因是1且优先级高,基因成对出现,只有(0,0)组合才有危险,(0,1),(1,0),(1,1)都是安全的,可以说人体是非常机智了。


可到了男性的XY染色体时,因为Y的特殊性,出现了数据缺失,产生了(0,null)组合,这就让人体目瞪口呆了。但生活总是要继续,只好硬着头皮有啥用啥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疾病出现男多女少或隔代遗传的原因,如色盲症和血友病等。没12名男性就有一名患有色盲症,而女性却只有1/200的可能。


与此同时,相似的体态下,女性的体脂比男性的高出约10%。想要腹肌,男性需要将体脂控制在12%以下,女性只需20%即可。而体脂扮演了人体稳定器的角色,在抵御疾病,缓冲冲击时起到重要作用。


盆友们,捏捏春节屯起来的肚腩,那都是身体为你攒下的财富啊!



再加上相对更健康的生活习惯等因素,女性表现出了更强的生命力, 来看一组癌症的数据统计:

数据来源:英国癌症研究协会


可以看到,55岁前,身强力壮的男性肆意挥洒着活力,女性患癌的数目和比例较高。而翻过55岁之后,男性对应的数据激增并远远超过了女性的数据。世界范围内,女性寿命也普遍比男性多3-6年。


所以在生理上,恐怕是男弱女强啊。女生都弱不禁风?还不是为了给你们男人面子!


男士们表示不服,就算生理上女性比男性强,可我大好男儿坚忍不拔,心理上总比那些哭哭啼啼的女人们强吧!


心理上:女生总“哭哭啼啼”?



多愁善感,胡思乱想也是女性身上难以摆脱的标签,更细腻的思维方式让粗线条的男性大呼吃不消,这似乎也坐实了女性心理比男性更脆弱的论调。



一般认为,男性善于压制和控制不良情绪,保持冷静,解决问题。女性更为感性,更能换位思考,做到共情,在危机中能更好的理解支持别人。


但这同时也让女性的心理更敏感,英国的一套调查问卷似乎很好的证明这一点,问卷询问了当地1.5万人对自己精神状态的评估,结果如下:

数据来源:statista.com


可以看到,觉得自己抑郁焦虑的女性远多于男性,女性的心理强韧程度似乎的确不如男性。


但是,英国地区自杀人群的统计数据却与之相恰恰相反:

数据来源:statista.com


可以看到,真正被压垮而选择走向极端的,男性远多于女性。


这两份数据怎么会出现如此矛盾的偏差?


因为前者是问卷数据统计,而不是医疗数据统计。该数据反映的是调查对象的自我评估,而不是真正的精神状态。直接归纳出女性心理弱于男性,是一种想当然的数据分析。


看似矛盾的数据并不冲突,互补起来刚好能得出更合理的结论: 女性会发觉并承认自己存在心理状况,男性却往往耻于承认自己存在心理问题。


而女性们的哭泣与倾诉,其实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排解和心理干预手段。相比之下男性的坚韧固然让人钦佩,但长久积累的压力和情绪也需要排解,正所谓——



所以在心理上,居然也是男弱女强。女生总哭哭啼啼?还不是为了给你们男人面子!


写到这儿笔者自己都觉得憋气,我堂堂七尺男儿,怎么突然德智体美都不如女生了呢?不对啊,明明各行各业顶尖人才都是男性居多啊?!


职业中:顶尖的人才男生居多?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极具争议性的问题,认为女性缺乏野心是主流理论之一,但最新的研究表明


—— 女性只是策略性的选择把自己的野心隐藏了起来。


哈佛大学商学院最近公布了一篇让人瞠目而又理据服的论文:女性并非真的没野心或低自尊,而是因为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男主外女主内”、“女性得照顾家庭”之类的价值观。


在难以正面对抗的情况下,很多女性隐藏起自己的野心,让自己看起来像是一个“贤惠的女性”。


看完这里处座的表情如下——



上述论文实验对象是哈佛商学院刚入学的MBA们。问卷的第一个问题就耐人寻味:


在最近两年,你们是否发现有些机会会对自己职业生涯有利,但是因为担心这会让自己看起来太“野心勃勃”(ambitious)而放弃了?


其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67%的单身女性表示,她们曾有机会提出加薪和晋升,但是她们放弃了。已婚或有稳定伴侣的女性,这个比率只有39%。而男性无论婚否,这个比率只有为27%。


然后在开课的第一天,商学院要求高富帅与白富美们填写一份工作偏好问卷,内容包括期望薪酬、工作时间、自我评估领导能力和职业抱负等。


看起来中规中矩对吧?接下来就是实验脑洞大开的时刻:


问卷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标识为“你的答案将 公开 在课堂上被讨论”,另一个标识为“你的答案将 匿名 后在课堂上被讨论”,一词之差,而学生们对此一无所知。


结果非常有趣:在匿名答卷里,女性们无所畏惧,单身和非单身女性的答案和选择没有显著差异。


然而在实名答卷里,当单身女性们知道自己的问卷将被公开讨论后,她们的选择完全不同:


她们的期望年薪低了$18K,月期望出差时间少7天,周期望工作时间也少了4个小时。 并且,她们自我评估的领导能力和职业抱负也明显偏低。


而非单身女性和男性,无论是匿名还是非匿名,答案都是较稳定一致的。


换句话说,公开场合,铁娘子们隐藏起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成了缺乏也野心,岁月静好的淑女。


那么,为什么好像单身女性表现的尤为明显?


这和在男神面前拧不开瓶盖是一个道理。在主流观点的压迫下,单身女性们半被迫半策略地牺牲一部分职业生涯,表现成为 一个符合传统观念的“女神”,以增加对异性的吸引力和主流社会的认同。


处座把这种现象叫做 薛定谔的女人味” ,在被观察时,女性们温婉动人,而在匿名环境下,伪装不再有意义,女性们乐于展示出精明强干的的自己。


哈佛商学院的女性MBA已是普罗大众眼中的女强人,她们尚且需要如此,不难想象更多女性在职业生涯中所面临的障碍。


所以并不是女性的自我限制、缺乏野心导致不如男性 。而是在传统观念下,女性需要在职业和家庭婚姻中做出排他地选择,被迫隐藏甚至牺牲自己的野心。


作为一个享受传统观念便宜很久的男性,知道真相的处座不由的瑟瑟发抖。


顶尖人才男性居多,并不能完美证明男强女弱。很多时候真的是因为那些选择了家庭、牺牲了事业的女人们,给男人留足了面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