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即将过去,过去的成绩已经远去,新的战斗即将打响。俗话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今天,就来盘算一下
2021
年的投资战略和战术,以作为
2021
年的实战大方向。
2020
年下半年我精准地预判了中国经济的超预期复苏和投资方向从弱周期,抱团股向强周期,高杠杆逐渐切换。实际效果汽车,有色,大金融等板块的龙头股确实在
4
季度有不错的表现。
虽然抱团股还在最后的疯狂,但是过了元旦基金年终排名结束后就是跑得快了
。那么
2021
年的大方向如何呢?
首先,受到
2020
年
GDP
增速较低的影响,
2021
年全年的
GDP
会有一个比较高的增长。目前,主流机构的判断是中国
2021
年
GDP
增速在
8.8%-9%
。这反应在上市公司业绩上,
强周期和后周期的公司业绩会表现更亮眼。特别是大金融中的银行股和保险股
。由于经济景气度提升,央行在
2021
年必定会适当收紧流动性,并且推动中国的货币政策正常化。
2020
年抗疫期间下调的
30
个基点
LPR
大概率会加回去。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在上半年冲击
3.5%
的水位。另外,
伴随着经济景气,银行的让利会结束,贷款的资产质量会有明显改善。
这些经济好转的外部环境对于保险和银行的业绩有很大帮助。虽然保险我不懂,但是根据我观察,
10
年期国债上行到
3.4%
以上对于保险公司的业绩有非常大的助力。至于银行,加息有利于银行的净息差提升进而提升净利息收入,经济好转资产质量提升可以降低银行的信用成本,这两项对于银行的净利润至关重要,叠加
2020
年银行的业绩基数偏低。
全年银行的净利润增速会有不错的表现,特别是在中报,由于银行
2020
年中报集体调低业绩增速。所以,
在
2021
年中报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同比大幅增长
。
看完了大环境的影响,
2021
年的战略布局就出来了,坚守大金融等后周期板块,耐心等待加息周期开启,银行迎接戴维斯双击。但是,在战略布局上老谷子地需要对
2019
年以来的持仓进行一定的调整。
2019
年我布局兴业银行的重要原因就是流动性放松,银行间利率下行,四大行的负债优势减弱,更依赖同业负债的股份行会得到更多好处。所以,我从股份行中选择了资产质量相对比较优秀的兴业银行作为融资的标的。
到了
2021
年,外部环境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央行开始回收流动性和提升加息预期,在这种情况下,揽储能力较强的银行会更有优势。所以,我会在
2021
年将融资仓位从兴业银行调整到建行上去。至于核心持仓招行的存款基础也非常好,所以无需调整。
谈完了战略规划还要谈一下战术规划。首先,四季度银行的行情已经有了一些演绎,稍微好一点的银行从
2020
年的低点起来涨了
50%
,个别银行从低点到高点涨了超过
70%
。但是这种行情的演绎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多数银行股的再融资或强转股还没达成。所以,银行的行情有可能会向跨年行情的方向演绎。
在每年的一季度央行会放水,流动性会增加,这对于依靠紧缩预期涨上来的银行股是一个不好的消息。另外,银行业在
2020
年
1
季度的业绩好于大多数行业,所以在
2021
年的一季报,银行股的同比增速不会特别显著,这可能会弱于大多数行业的同比业绩增速。银行业的高光时刻应该是在中报。
我个人选择了在
1
季度进行一定战术操作:
如果出现跨年度行情并在今年高点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
那么对于股权仓保持招行不动,卸掉兴业银行的杠杆做一些止盈,等待板块回调后融资布局建行
。
1
季报之后,再根据情况择机完成建行的布局。
当然如果市场走势不同于预判,再择机临时调整。
对于替儿子打理的创业资金池(被动基金为主),场内部分由于银行
B
本年底将转换为场内
LOF
。所以,我准备将其更换为交易成本和管理费成本更低的银行
ETF(512800)
,继续等待银行业的戴维斯双击行情。
场外部分坚持定投银行
ETF
联接(
A
份额:
240019
,
C
份额:
006697
)基金和中证
100
指数前端(
240014
)。
不要小看,每月定投的
2000
块,等到
10
年后我儿子大学毕业,这笔钱会有不错的收益,无论是拿来创业还是娶媳妇当安家费都是拿得出手的。
图
1
给儿子的定投基金
-------------------------------
最近可转债密集发行上市,不少朋友既开心又发愁,好不容易中签了却忘记什么时候上市,导致没有及时卖出,这里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