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枢密院十号
挖掘解密全球最新军武动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基金报  ·  深夜,无眠! ·  8 小时前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  中国证监会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证券违法犯 ... ·  3 天前  
大数据文摘  ·  风投式思维:哪吒2和DeepSeek背后的共 ... ·  5 天前  
银行螺丝钉  ·  [2月21日]指数估值数据(港股科技大涨;成 ... ·  3 天前  
CDA数据分析师  ·  【干货】2小时用AI完成的SQL教程也太赞了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枢密院十号

民进党当局锁定目标,罗织罪名

枢密院十号  · 公众号  ·  · 2024-04-24 23:58

正文

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二次登陆后,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呼吁,蓝白应合作修正“反渗透法”,此事在岛内引发热烈反响。


绿营搞的“反渗透法”在台湾施行已超过3年,民进党当局以此为借口大肆打击异己,在岛内制造“寒蝉效应”。岛内多方抨击,该法已成为阻挠两岸正常交流的“恶法”。


作者丨 程   东  邢晓婧


岛内多个政党及团体2019年上街抗议绿营的“反渗透法”。



蓝白回应“修改法案”


据台媒报道,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日前受访时,建议国民党与民众党合作,修改“反渗透法”,以排除两岸交流的阻碍。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16日透露,他和马英九谈了很久,并针对应修正“反渗透法”交换意见,两人均认同应该让相关条文更严谨,避免沦为民进党当局的操弄工具,扼杀台湾民众赴陆交流的权益。


蓝白均对此有所回应。台“立法院副院长”江启臣18日称,台湾安全、台海稳定是共识,各政党应抛下彼此成见,好好讨论。


国民党党团书记长洪孟楷表示,党团尚未讨论相关提案,但只要对民众有益,都会支持。


“立委”徐巧芯称,当初制定“反渗透法”时,就给行政部门太多空白授权的空间,让民众无所适从、不堪其扰,连里长从大陆回来也会被约谈,更成为民进党选举时操作的政治工具。


民众党党团总召集人黄国昌称,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当局出现选择性执法,甚至将其当成政治宣传的手段。


台湾梅花新闻网提到,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多次访问大陆,在他与台商、台胞、台生座谈中,最受关切的议题就是“反渗透法”等相关内容侵犯基本人权及压制两岸交流,升高两岸敌意螺旋。


夏立言透露,大陆台商普遍表示岛内“反渗透法”“国安五法”等相关法律,造成他们很大心理压力,深恐动辄得咎被罗织罪名,对他们在大陆的正常商业、社交活动都立起了“令人望之生畏的高墙”,直接冲击两岸沟通交流,两岸人民间既有的善意、诚意也被侵蚀殆尽。


报道称,台企联有154个分会,是大陆最大台商组织,也成为绿营“反渗透法”锁定的目标。


早在2018年,民进党“立委”就分别抛出“中共代理人法案”“境外势力影响透明法案”等版本,2019年整合为“反渗透法”,以规范“境外敌对势力”对台渗透干预选举。


2019年11月,澳大利亚爆出所谓“王立强共谍案”,民进党趁机夸大“境外势力影响选情”,强推“反渗透法三读立法”。


尽管当时言之凿凿的“共谍网”事后却被台、澳两边的司法部门揭穿打脸,这出烂戏最终落幕,但“反渗透法”还是在2019年12月31日三读通过,2020年1月17日施行。


所谓“反渗透法”共有12条,其中第二条定义“境外敌对势力是指与中华民国交战、武力对峙或主张采取非和平手段之国家、政治实体或团体”,随后第三条到第十二条则阐述“接受敌对势力资助影响中华民国民主活动之罚则及实行方法”。


比如,“反渗透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受渗透来源之指示、委托或资助,捐赠政治献金,或捐赠经费供从事公民投票案之相关活动。


违反前项规定者,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并科新台币1000万元以下罚金”。


马英九当时就预言,“反渗透法”对台湾造成的祸害将无法想象,“反渗透”定义过于模糊、渗透来源说明不足,令人很容易不慎入罪。


前台湾地区副领导人吕秀莲称,“反渗透法”是蔡英文强力命令推动的,只会加深蓝绿对立和“统独之争”。


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名誉院长王建民22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反渗透法”的目的就是为了限制、阻挠甚至恐吓两岸之间的正常往来,其负面作用加剧了两岸关系的恶化。


选举“激活”恶法愈演愈烈


“反渗透法”实施的前两年侦办案件寥寥可数,仅2件。其中,首起案件是2022年11月,台北市内湖区清白里里长候选人邱某因获得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有关部门无偿资助6000剂大陆制新冠快筛试剂,并发给民众,被称涉及贿选,检察官依“反渗透法”起诉。


然而,从2023年8月至12月,与“反渗透法”相关的侦办案件暴增至115件,显示民进党当局再次让“反渗透法”在选举中派上用场,与强打“大陆介选”相呼应。


去年12月8日,高雄地检署搜查某旅行社负责人王某的住所,带回16人,王被控以“高雄基层交流参访团”的名义,招待里长前往北京参访。


1月初,桥头地检署指挥警方侦办一起所谓“陆资介选案”,传唤大高雄里长交流协会总干事黄某等16人,以涉嫌违反“反渗透法”和“选举罢免法”等罪裁定黄以20万元新台币交保候传。


几乎同一时间,桥头地检署依“反渗透法”要求前“立委”张显耀以100万元新台币交保。


台“调查局”宣称,去年6月蓝白合尚未协商前,张显耀涉嫌依大陆指示,制作假民调“操弄选举”。


“中华致公党”副主席徐少东则被控去年8月至9月间制作不实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参选人民调”,再进行社交媒体与学术问卷研究调查,替特定候选人宣传并参与竞选。


另据台“中央社”今年3月21日报道,岛内选举期间,台北市多名里长因到大陆旅游,被控涉嫌违反“反渗透法”,检方去年约谈了41人。检察官复讯后,谕令3名里长以5万—8万元新台币不等金额交保。


甚至有岛内民众到大陆寻根,也遭到约谈。台湾《中国时报》今年1月报道称,苗栗县警局刑警大队退休警官刘佳升去年10月到广东梅州客家祖籍地等寻根旅游5天,却遭台北地检署依“反渗透法”和“选罢法”通知到庭说明。


刘佳升表示,去年6月他退休,8月通过友人得知祖籍梅州蕉岭正在招商,他跟着招商团前往梅州,只是单纯看看有无商机,同时探访客家祖籍故居,结果今年1月4日却接到苗栗地检署通知书,要求接受调查。


他透露,检察官先是问他“难道不知道今年要大选,去梅州做什么?”接着拿出一段微信截图,上有“两岸一家亲,子子孙孙永享太平”的文字,对他进行讯问。


值得关注的是,“反渗透法”还被民进党当局拿来作为反对大陆配偶参政的借口。


去年11月,民众党拟将陆配徐春莺列入不分区“立委”名单,绿营先是要求徐放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遭外界批评违反人权,也违反“两岸人民关系条例”。


台“国安会秘书长”顾立雄索性祭出“反渗透法”,要求民众党对徐春莺进行人身查证。


台媒直言,顾立雄心里很清楚,就因为台“国安会”无法证明徐春莺不符合参选资格,才会扯到“反渗透法”。


“选举激活的反渗透法”,岛内学者黎家维以此为题撰文称,在检调侦办里长的多个案件中,可清楚看出这部恶法如何被滥用。


首先,“选罢法”主要规范选举期间的行为,但这次检调侦办里长赴陆旅游却从去年6月开始调查,“反渗透法”的打击范围明显大于“选罢法”。


第二,任何违反“反渗透法”的所谓“介选”行为,除了必须有渗透来源的指示、委托或资助外,还必须有违反“选罢法”的行为。


但检调是否掌握足够的证据却不得而知,而仅以里长团费低价为借口,展开大规模传唤调查。


文章直言,蔡当局高举“阻止境外势力介入”的大旗,做的却是滥权腐败之事,“反而比外部势力更让人忧心”。


台湾《联合报》发表社论称,仅因区区餐会,就怀疑基层里长的“忠贞”,“蔡政府真的是在乎国安遭到渗透,或只是刻意营造虚假氛围以图赢得大选,民众应该心知肚明”。


台媒喊话赖清德勿“固执己见”


面对岛内舆论的呼声,赖清德仍死抱“反渗透法”不放。4月17日,赖清德在民进党中常会上声称,“相关法令是防止境外势力渗透,没有阻碍两岸任何交流,商贸、学术往来,国民党的主张显然会伤害台湾和区域的稳定及和平,要请国民党审慎思考这件事情对国安的影响”。


22日,民进党召开记者会称,马英九参访大陆回台后就提出应该修正“反渗透法”,民进党认为这样的时机和态度相当敏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