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聊天机,我看读者留言,还是很震惊的。
如果以读者留言为采样集,我感觉超过两成的人,都看懂了。
这是非常令我吃惊的。
咱们即便打个折扣,这两成人里面,最后只有5%能进入文中说的状态,那总体的比例也高达1%。
就我个人的认知,一万个人里面能有一个进入B这个状态的,比例就算非常高了。
可我愣是把这个比例提升了一百倍,你说我吃惊不吃惊。
你去看那些搞教育的,比如高中的校长,假如他去一所学校前,这学校年年剃光头,一个清华的都没有。
自从他去了,第一年就出了俩清华的,他绝对尾巴翘到天上去。去教育局开会,都得横着走。
局长茶杯里的水,他都敢抢来喝。
因为一个原本只有万分之一的事情,愣是因为他,成了百分之一,他怎么可能不骄傲呢。
这是站在校长的视角下。
其实站在家长的视角下,无论万分之一,还是百分之一,都不是百分百。
你们这一届学生有两百个,出了俩清华的,问题是,你娃是那198个之一,不是那俩。
所以那天有读者很着急的一直追问,我得不到,我得不到,如之奈何?
你得不到很正常。
你们学校诞生了俩清华,出现了一百倍的惊人增长,不意味着就是你。
那么也有人问我,如果不是百分百的事情,为什么要去努力寻找,要去做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今天就来回答你,因为百分百的事情,根本不值得做。
甚至别说百分百,哪怕是容易的事情,都不值得做,至少,不值得当个目标去做。
人这一辈子,你哪怕是想要做个外卖员,也不是百分百,真不是谁都可以,一百个人里面,大概有50个,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穿上那身黄马甲。
这已经是相对很容易的事情了。
但是,穿上那身黄马甲,和其他的工作,比如服务员,收银员,洗车员相比,有多大优势?
并没有。
容易的事情的回报率本身就值这么多。
14亿人里面有7亿,都能做到,你觉得能有多高的回报?
这就是基本原理,当你选择一条容易的道路时,它的回报预期,一定是接近大众的平均收入。
你不可能说我要选择一条容易的道路,然后收入接近前1%,这是没有常识的想法。
就像你去参加招标,如果没有门槛,技术门槛也没有,商务门槛也没有,非常公开透明,标书上怎么写,就只需要怎么做。
那你放心,绝对没利润。
没有难度的事情肯定没有利润的,你中标了,那就是因为别人都不想干,人家觉得这个项目的回报率,比存款都低,累死累活不值得。
于是,你就中标了。
反过来,一场招标如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非常困难,那倒有可能值得做。
没有好处,哪儿来的这么多有门路的神仙,往里面钻呢?
你仔细想想看,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所以我经常讲,知道去做什么,或者说,知道什么值得做,要比怎么做,更重要。
当你来问我,不是百分百的事情,为什么要做的时候,你已经掉进坑里了。
因为你的潜意识告诉你自己,什么最重要?
做成最重要。
但是我告诉你,
做成并不是最重要的,知道做什么,比做成,更重要。
有些事很简单,应聘外卖员,穿上黄马甲,你做成不难,或者去中标一个无人应标的项目,不难。
结果是什么?是你成功了,可是没有回报。
所以做成功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得有回报。
有些事儿,做成了,都没有回报,有些事儿,做败了,一样有回报。
好比打仗,你打赢了,也得看你打的是谁。你跑去砍风车,那是唐吉可德,你砍赢了风车也没有回报,只会收到破坏公共财物的罚款单。
你打输了,那也得看输给谁,要是输给李世民,失败本身就是回报。
你输是输了,可是你输出了统战价值,你输出了一条光明的前途。
想想我那天讲天机时讲的那个段子,秒怂,认输,被收下当狗,未必不是康庄大道。
香港那位富豪的办公室里,贴着一幅左宗棠的对联。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发上等愿,就是告诉你,首先不是做事,是弄清楚到底什么事情才值得做。
有些事情,是只有万分之一的概率,即便遇到机缘,也只是被提升到了1%,但值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