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2018智慧旅游产业高峰论坛(简称ITIS2018)暨目的地营销闭门会报名倒计时(点击阅读原文报名)
【品橙旅游】近期,华侨城集团公布了2018年十一黄金周游客接待数据,集团旗下旅游企业累计接待游客近60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6%,达到全国黄金周同比增幅近3倍,创下历史新高。
在这养眼的数据里,华侨城“云南大会战”战绩出色。
从2017年华侨城集团战略重组云南世博集团、云南文投集团开始,便再次拉开华侨城布局云南的序幕,实现国有企业去行政化。
在2017年的年度报告上,董事长段先念表示,2017年是华侨城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在“文化+旅游+城镇化”、“旅游+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模式的旗帜下,在“共享、突破、落地”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华侨城成功实现了跨越,赢得了改革的开门红。
在当前“资源为王”的时代,旅游资源越来越稀缺,优质资源可遇不可求,各地旅游企业纷纷抢占地盘的时候,华侨城紧紧扎根于云南这片沃土,不失为明智之举。
“混改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在当前央企、国企改革频频的大背景下,华侨城走在了前面。
“华侨城急需要找到一个破局点。”深圳华侨城相关人士说,中国做全域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就是云南和海南,在与云南省接洽之后,双方想法“一拍即合”。
这意味着华侨城不用从零开始,只需带来资金、先进理念、开发与运营能力,一起与云南省政府将云南全域旅游做大做强,在转型升级以及增量上做文章。
按照云南省与华侨城集团约定,“十三五”期间,华侨城集团将投资2000亿元助推云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2018年7月,华侨城集团“云南大会战启动大会”举行。期间,华侨城集团旗下云南集团、云南世博集团、云南文投集团分别与云南省各州市县区政府签约项目20余个、与国内大型企业签约项目40余个,累计60余个签约项目,逾千亿签约金额。
签约项目中既有智慧景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及美丽乡村项目,又有世界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古城古村落保护、博物馆、文化演艺、地方特色产业扶贫项目,还有航空交通、文旅基金、双创产业园等多种业态。
此次“大会战”中,云南3家集团作为3大平台各有重点,相互协同。优势互补,充分、迅速、有效地调配华侨城集团在云南的资源,充分展示了华侨城集团积极推进“央地混改”所迸发出的蓬勃力量。
除了与云南省内大型国有企业的深度合作,华侨城集团还与云南省政府、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级普洱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关注丽江、文山等区域,及石林、九乡、阳宗海精品旅游线,昆玉红、困腾瑞、昆大丽及大香格里拉等精品旅游线路周边的特色资源,并推进云南高铁沿线省市旅游资源的调研与拓展。
足以见得,云南已经是华侨城的第二总部和主战场。
云南旅游借外力,华侨城笼络资源,各取所需。
实际上,以“央地混改”的形式进军云南并非华侨城首次入滇。2007年,华侨城就与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云南华侨城实业有限公司开发云南昆明阳宗海生态旅游项目。
但是,显然这次“联姻”并没有想象中美满。在华侨城2016年半年度工作会议上,云南华侨城成为管理层口中的“特困企业”。
10年之后,华侨城集团再度战略入滇后,对于云南世博集团、云南文投集团的重组之初也并非尽如人意。先是云南世博集团整体退出丽江老君山景区的开发建设,继而昆明世博园旅游区被责令限期整改。景区项目接连受挫让华侨城在云南全域旅游开局陷入不利局面。
不仅如此,人事上的剧烈变动、与地方政府诉求不一致、央企和地方双重领导机制等都是此次混改面临的挑战。同时,云南旅游投诉率连续三年高居全国榜首,一些列的负面新闻让云南旅游形象大打折扣,整个市场环境的整改迫在眉睫。
去年9月,段先念曾在会议上对于华侨城在云南的整合进度提出了不满。“战略重组大会至今将近五个月,双方在企业文化、战略理念、管控模式和决策程序等方面的磨合仍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冷水泼下后,段先念也为华侨城推进在云南的整合进度开出了“药方”。其中,“整合全集团的资源,与云南投资、旅投公司、文化集团、资本公司、文旅科技等公司组成联合舰队。”被看做是段先念为“云南大会战”提前埋下的伏笔。
重组一年,“云南大会战”以成绩证明,“央地混改”是激发国有经济活力、促进地方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有效改革举措。
在云南大会战打响以后,华侨城世博集团分别与迪庆州、玉溪市、昆明市西山区、昆明空港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助推云南旅游转型升级。
据介绍,华侨城世博集团计划在迪庆打造小中甸片区旅游综合体、小中甸至三坝旅游景区带、民族聚集地旅游样板区、旅游交通网等,参与玉溪抚仙湖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哀牢山—红河谷旅游开发等项目,助力西山区片区开发、旧城改造、环境保护,在昆明空港经济区开展李其片区、板桥驿古镇、新发片区建设项目。
另一边的云南文投集团战略部署主要集中在滇中、滇东方向,八个月的时间里开拓出以曲靖华侨城项目、昆明古滇四期片区土地一二联动开发项目、华侨城·公园悦府(晋宁)项目、云天化综合文旅项目、滇中文创小镇仙姑为主导的项目矩阵,成立云南文投曲靖文旅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云南文滇置业有限公司、云南滇中文投置业有限公司等。还成功并购德宏永恒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股权,并获得芒市山地小镇项目415亩城市建设用地。
同时利用云南丰富多民族文化资源与云南优势产业结合,利用手中云南省歌舞团,云南省杂技团发展旅游演艺,打造柬埔寨《吴哥的微笑》,成为国家一带一路文化走出去示范项目;打造《梦幻腾冲》,成为2017年全国最赚钱旅游演艺项目;打造影视文化与旅游结合,香格里拉大峡谷巴拉格宗景区,通过电视剧《香格里拉》传遍华人世界,通过电视剧《茶颂》弘扬普洱茶文化。
华侨城(云南)旗下有温泉水公园、圣托里尼酒店、群樱荟酒店、法国艺术区、滨水商业街、湖滨湿地公园等项目。
不得不提竞争对手云南省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是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独资子公司。主要业务是重点旅游开发项目、旅游基础设施、旅游精品工程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业务同样涉及昆明、大理、西双版纳、丽江、保山、曲靖等全省旅游核心区域。在深耕云南的同时,开始走向国外。
华侨城的背后是国务院国资委,云投集团背后是云南省人民政府,一个开始生根云南,一个想着走出国门,这就有意思了。
相比于比较曲折的曲江文旅收购事宜,显然和云南世博集团、云南文投集团更情投意合一些,似乎这个蜜月期过的还不错。
关于此次“云南大会战”,城市发展策略专家乔惠民表示,不仅抓住了云南非常好的资源优势,同时为整体的规范整合提供了有利条件。云南旅游最大的特点就是资源、文化、生态、气候、民族等多样性特色,但多样性的背后就是碎片化,所以云南旅游是到处开花,却没有形成有号召力的品牌影响。这正好是华侨城的机遇所在,从市场主体上实现了资源、资本、人力、人才的集中,这样才可以下大棋。如果还是按照以往单点的模式去做,是没有出路的。云南在全国最早举办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博会,使当时的全省各地旅游资源得到一次难得的带动、整合与提升,为其他省市举办同类旅游型国际会展提供了经验与模式,然而自从1999之后再也没有举办过如此高标的国际吸引力活动,99世博会影响力渐去渐衰,实在可惜。
比较令人担心的是华侨城向来以主题公园+主题地产为主导,一直都没有走出这种模式,当前旅游的发展形势,推陈出新成为了转型的关键。线上与线下如何更加紧密结合起来,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另外云南省是好空气大省、好气候大省、生物多样性的大省,四季舒适性突出,生物、医药资源都非常丰富,未来将生物科学产业跟深呼吸避暑猫冬游、药食同源养生游、山地康养游等结合起来必是一种新的模式;云南有罗平油菜花海、东川红土地、红河梯田、澜湄古茶山田、普者黑湿地田园、华坪金芒果海、版纳热带果园等七朵农旅金花,看似单点,各各大美,但整合一下就可以开出最美的七彩田园博览会,整合营造世界级最美的全天候田博园;昆明天天是春天,云南处处是春城,有十个城市年年获评中外避暑名城,数十个知名避暑名山、避暑休闲百佳县、避暑小镇,与一带一路上众多避暑胜地完全可以遥相呼应,非常适宜举办国际气候宜居宜游交流活动。但是回看华侨城的业务涉猎,在这方面似乎还找不到突出建树。目前华侨城集团的旅游新业态、新要素方面,还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