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我国文玩圈中有着
“一红二黑三白”禁忌,这也是我国自古以来,文玩圈中收藏者们所遵循的收藏准则。那么,到底何为文玩圈禁忌中的“一红二黑三白”呢?下面就请收藏者们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来看看吧。
所谓的
“一红”其实指的就是鹤顶红。每当我们提及鹤顶红,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在武侠小说中所讲的见血封喉的毒药,或者是清宫剧中,娘娘口中的赐一丈红等。而事实上此鹤非彼鹤。在文玩界中的鹤顶红指的是盔犀鸟的头骨,其主要产于东南亚诸国的热带雨林之中。
在盔犀鸟死后人们将其头骨的主要材料,经过打磨就做成工艺品。
由于其鸟头上什么纹也没有,使得其头骨处于一种半透明的状态,在经过人工雕琢后进行抛光等步骤,就十分的好看。通俗一点来讲,其头骨的给人的感觉就十分像果冻。而鹤顶红这一文玩物件,从古至今都备受玩友们的追捧。但是现在这鸟类是已经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们远处看看,单纯欣赏就好了,还是不要在进行赏玩了,毕竟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也不要触碰法律的边界线。
二黑则是指犀牛角。自古以来犀牛角不仅被作为具有辟邪功能的稀世灵物,而且还被作为具有解毒清热功能的名贵药材。犀牛角自我国的明朝时期其就已经开始兴起。古人们利用犀牛角底部所凹陷的地方雕刻成犀牛角杯,以供帝王来使用。因其具有奇特的药用价值和验毒的作用,还被古代帝王们用来检验食品。
现如今,我国文玩市场中所流传于世的犀牛角器物,多为明清这两个朝代所制作而成的。而在黑市中犀牛角的价格堪比于黄金,这其中的暴利诱惑引发了偷猎者的疯狂猎杀,与此同时,人类的个人欲望也为该物种带来了即将灭顶的灾难。所以小编在这里,依然建议收藏者们不要对此进行买卖。
最后的三白其实就是指象牙制品。从狭义上将所谓的象牙指的就是雄象的獠牙,而广义上指的是其他动物的獠牙或者是骨头。如:野猪、猛犸象、海象、鲸等动物。从古至今,象牙都是被人们加工成各式各样的艺术品。例如:珠宝首饰、手把件、雕刻品等。另外到了现代,它还被人们给加工成为钢琴键,后者是台球等。象牙是一种及其昂贵的原材料,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它是皇族宫廷身份的象征。
现如今,象牙制品早已经被列入了国家违禁品的名单之中,但是在其市场中,依旧有不少的象牙在流通。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有不少的象牙制品是从古代所流传下来的,这是我们所无法制止的。但是另外一个流通于市场的原因在于,有些非法分子因其高昂的价格,对其法律不管不顾,残忍的杀害大象,取其獠牙或者是牙齿,为了就是自己的私欲。
想要根治这一现象的出现,就要从我们收藏者自身做起,我们只欣赏不购买。毕竟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
文玩精品鉴赏及价格参考:
1:清乾隆掐丝珐琅花卉双耳炉,尺寸:宽11厘米,估价:RMB 350,000 ~ 550,000,成交价:RMB 402,500 ,成交时间:2020-10-20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拍卖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
“乾隆年制”、“卿”款。此炉平口、短颈、溜肩鼓腹、底承三乳足,口沿处对称出双立耳。炉身外壁通体施天蓝色珐琅釉为地,肩部掐饰宝蓝色如意纹一周,腹部分以红、白、黄、蓝、绿诸色填染缠枝番莲纹,色彩搭配辉映,浓丽鲜艳,掐丝无断续感。口沿、双耳及三足底端处饰鎏金,双耳内外两面亦有掐丝珐琅装饰。炉底饰缠枝朵花纹,嵌鎏金长方片,刻有“乾隆年制”及“卿”字楷书款,字体挺拔刚劲。整器纹饰以双线勾勒,为典型乾隆时期造办处珐琅器装饰风格。器底的千字文款,亦是乾隆时期炉瓶盒落款方式。同类器型纹样故宫藏一例见《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2》,故宫博物院编,2011年,P280,图224,仅纹饰盖钮不同。
2:清早期朝冠耳纹莲纹三足炉,尺寸:长23.4厘米;高16.7厘米,估价:RMB 350,000 ~ 500,000,成交价:RMB 402,500 ,成交时间:2019-12-01 ,拍卖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款识:大明宣德年制。此炉器形圆润,皮壳温和细糯,蜡茶古色,远观如透宝光。炉身平口略向外倾,颈部起弦纹,浮雕一周涡纹图案,双耳发于颈部,圆弧上扬,线条舒展优美,刚柔并济,严谨而不失法度,腹部浑圆丰腴,向下收为圜底,三枚蹄足浮雕莲花,承托炉身更显古雅端庄。圈足状炉底内镌『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字形隽秀,气息古朴。朝冠耳式样亦称判官耳,形制见于《宣德彝器图谱》,双耳上扬,器形独特,同时又含有『加官进爵』的吉祥寓意。此炉一双朝冠耳内卷,不同于常见的外翻朝冠耳,更显别致,加之颈、足浮雕精致,配以红木盖、座,实属堂前案上之雅器。
3:清早期徐氏清玩款鬲式炉,尺寸:高4.9厘米;直径8.8厘米;重772g,估价:RMB 200,000 ~ 250,000,成交价:RMB 402,500 ,成交时间:2011-07-18 ,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春季拍卖会。
款识:徐氏清玩。此铜炉盘口,束颈,扁圆腹,三柱足。炉身本为赤霞色,屡有焚香受用而渐变藏经纸色,色沉浆老。刘侗所言
“其色黯然,奇光在里,望之如一柔物,可挪掐然,迫视如肤肉内色”,即为此况。底部阳文“徐氏清玩”四字双行篆款,端庄典雅。
4:清十八至十九世纪茶叶末釉瓜棱式水盂,尺寸:8厘米,估价:HKD 15,000 ~ 20,000,成交价:HKD 400,000 ,成交时间:2019-05-30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5月拍卖会。
5:清代玉堂清玩款马槽炉,尺寸:口径10厘米;重1031g,估价:RMB 200,000 ~ 300,000,成交价:RMB 391,000 ,成交时间:2019-12-19 ,拍卖公司:上海匡时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上海匡时2019秋季拍卖会。
款识:玉堂清玩。此炉为玉堂清玩款马槽,长方形,窄边有对称方耳,垂珥。下承四矩尺足,如同喂马的槽子故名。其炉形饱满,简练素雅,腹圆得体,端庄沉稳,口宽而平实,炉口外撇,颈略收束,炉腹圆润下垂,腹中左右双耳,圆润肥硕,比例和谐,圈足外撇厚拙,身足均衡,光素清雅,舒展优美,既雅亦贵,工精铜佳,精铜坠手,圆润中不失端庄,历来文人雅士,达官贵人,各色人等所好形制,乃明清宣炉之标准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