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科协办公厅发布了新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实施办法(试行)》,对参赛对象和赛制规则进行了大幅改革。新办法强调参赛者的真实科研素质与实践能力,不再接受低龄段少年儿童和科技辅导员参赛,并注重现场考察和客观评价。此改革旨在避免急功近利,去除研究成果中的“成人痕迹”,更好地发现国家科创事业的后备人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改革参赛对象和赛制规则
新办法不再接受低龄段少年儿童和科技辅导员参赛,面向15岁至24岁校内外青少年群体开展,提高现场作答的考察比重,并对弄虚作假等违规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制。
关键观点2: 关注真实科研素质与实践能力
新办法体现了注重学生真实科研素质与实践能力的理念,通过调整组织规则,守护创新土壤、夯实科研之基,正确培养和选拔科技人才。
关键观点3: 存在的问题和家长、培训机构的角色
尽管有改革,但仍然存在家长过度参与和培训机构提供一条龙服务的情况。一些家长和培训机构为了获奖而动用各种特殊资源,将比赛视为进入名校的敲门砖。
关键观点4: 改革的意义
改革有助于避免比赛中的急功近利,去除研究成果中的“成人痕迹”,更好地发现国家科创事业的后备人才,保护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传承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
正文
中国科协办公厅日前印发《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实施办法(试行)》,对参赛对象、赛制规则等方面大幅改革。根据试行办法,大赛不再接受低龄段少年儿童和科技辅导员参赛,而是面向15岁至24岁校内外青少年群体开展;不再评价选手创新作品,而是注重现场考察和客观评价,着重考察选手知识应用、动手实践、创新思维、批判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破除“一件作品打天下”现象。青少年科创大赛为的是激发更多孩子探索科学奥秘。然而,一些家长也热情“参赛”,上演了“父母搞研究,孩子拿成果”的戏码。2024年7月12日,云南昆明某六年级小学生研究癌症基因获大赛三等奖引发热议;后经调查证实,其就职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家长过度参与了材料编撰工作。同年4月,上海青创赛同样引发了“部分获奖作品达到硕博水平”的舆论质疑。此外,还有培训机构向青少年参赛者提供一条龙服务,“包圆”了从实验报告、查重查新到联系名师指导的全过程。一道道高精尖深的课题背后,一项项惊艳众人的成果背后,不是天才少年太多了,而是超人父母太卷了、培训机构太精了。之所以全家弄虚作假、动用各种特殊资源为孩子争奖,是因为这一赛事由官方主办、认可度极高,甚至一度被视为学生进入名校的敲门砖。当下,我国已明确禁止竞赛获奖与升学挂钩,规定自小升初到高考均不得因竞赛获奖而加分或获取其他优惠。然而,一些培训机构仍在夸大该类竞赛的升学作用,一些家长即便心知肚明,也认为获奖经历可以为孩子的履历增色。精准定位参赛对象、适时调整赛制规则,才能避免比赛中的急功近利,去除研究成果中的“成人痕迹”。不再接受15岁以下参赛者,既是防止对低龄儿童过度开发、拔苗助长的高招,也从根本上杜绝了小学生、初中生借由父母或培训机构交出 “惊世之作”的乱象。专心聚焦于具备一定科技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青少年,有助于更好地发现国家科创事业的后备人才。在设定年龄下限的基础上,试行办法还提高了对参赛者现场作答的考察比重,并对弄虚作假等违规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制,体现了注重学生真实科研素质与实践能力的理念,是以实际行动重申大赛的举办初衷,捍卫大赛的严肃与公平。科创大奖不是名校的敲门砖,但孩子的好奇心,一定是进入科学世界的金钥匙。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先要守护好他们纯净的好奇心,保护好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传承好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试行办法从青少年科研成长规律出发,对组织规则进行细微而具体的调整,是守护创新土壤、夯实科研之基的有益之举,也是正确培养和选拔科技人才的应有之义。北京晚报(ID:wxbjwb)评论员 辛音【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
监制:刘昊
编辑:陆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