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
最高法发布意见
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发布,分为五个部分,共计33条。《实施意见》以“确保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惩罚、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为宗旨,遵循刑事诉讼基本规律,聚焦公正审判制度难题,统筹兼顾多元诉讼价值,既是落实中央改革精神和要求的配套性措施,也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指导刑事审判制度改革和刑事审判实践的关键性文件。《实施意见》明确了坚持证据裁判原则、非法证据排除原则、疑罪从无原则、程序公正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戴长林在介绍《实施意见》时强调:“规范证据认定规则,切实防范冤假错案”,要求人民法院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完善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细化有关证据采信规则,严格落实法律规定的证明标准。
一是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施意见》要求,对采取刑讯逼供、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言词证据,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侦查机关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应当依法予以排除。
二是完善证据合法性调查程序。《实施意见》规范庭审阶段证据合法性调查程序,确立审查和排除非法证据的规则指引,明确证据合法性争议的裁判方式。《实施意见》着力推动落实侦查终结前讯问合法性核查制度,将核查制度与庭审阶段证据合法性调查制度有机结合,有助于配合检察机关依法落实核查制度,充分发挥核查制度在减少和解决证据合法性争议方面的积极功能。
三是细化有关证据采信规则。《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有关证据的采信规则,包括诉讼证据的关联性规则、瑕疵证据的排除规则和传闻证据的排除规则。这些证据规则能够为侦查取证提供必要的指引,避免忽视或者遗漏关键证据,减少证据瑕疵。
四是明确证明标准的具体要求。人民法院裁判案件,应当综合全案证据排除合理怀疑;对于依法认定的疑罪案件,要严格落实疑罪从无原则,不得违心下判;对于量刑证据存疑的,应当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认定;对案件中一般的细枝末节问题和不影响定罪事实的疑点,不得轻率适用疑罪从无原则。
【央广网】
政法动态
2月21日至22日,司法部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全国司法行政戒毒工作规范化建设座谈会。司法部副部长刘志强出席会议并强调,司法部党组高度重视戒毒工作规范化建设,把规范化建设作为提升戒毒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抓手。【法制日报】
近期,深圳市宝安区信访部门在全市首创在信访场所引入“24小时自助法院”,运用“智慧+信访+法治” 的思维,引导群众依法信访同时,也引导有需要并且符合诉讼要求的群众依法解决纠纷。【广东政法网】
以案说法
1
男子为逼老板放假往汤里投管控类精神药物致7人中毒被判刑
云南通海县某食品厂工人师某林因年底经常加班,累得精疲力尽。他非常渴望老板能放假几天,于是将自己曾经服用的治疗精神病的药物“氯氮平”投入食堂米线汤内,想让工友集体出现头晕、乏力等“无力工作”的症状,从而逼迫老板放假,结果导致7名工友中毒。法院认为,师某林虽系精神病人,但在犯罪时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依法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从轻或减轻处罚。其被认定犯投放危险物质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澎湃新闻】
2
快递小哥发现寄件人形迹可疑“揪出”毒品49斤多
一名快递小哥在收件时,发现寄件人形迹可疑,便对其邮寄的包裹进行查验,结果在邮寄的茶叶里发现可疑物品。快递小哥报案,随后侦查人员在该包裹中查获毒品甲基苯丙胺42块,净重24540.4克,并抓获两名嫌疑人。1月12日,嫌疑人廖某、杨某被勐海县检察院以涉嫌运输毒品罪批捕。【云南网】
3
未登记“结婚”分手后男方要求退彩礼获法院部分支持
李先生与梁女士认识3个月后,按当地风俗便摆酒结婚,但二人一直未登记,婚礼后一个月二人分手。男方要女方退回彩礼钱未果,于是诉至法院要其返还从相识到摆宴所支出的财物。法院最终判决女方返还部分彩礼款5000元及首饰。【人民网】
男子因自家的果树被他人所养的鸭子啄食,为泄私愤,竟对“肇事”鸭子进行投毒。近日,江西省安远县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判处被告人卢某拘役四个月。【法制网】
反腐成果
1、2月21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原局长杨栋梁
受贿、贪污一案,对被告人杨栋梁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八十万元;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百万元;对杨栋梁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孳息予以追缴,上缴国库;贪污所得财物依法返还被害单位。杨栋梁当庭表示服判,不上诉。【央视新闻】
2、经湖南省委批准,湖南省纪委对
怀化市委原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易贵长
,
邵阳市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陈优秀
立案审查。【湖南省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