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企业家杂志
多年来持续关注企业家阶层的生意与生活。打造最快捷高效的商业资讯交互平台,实现您的商业梦想与精神追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清华经管学院职业发展中心  ·  招聘 | 杭州银行2025届春季校园招聘正式启动 ·  10 小时前  
HR圈内招聘网  ·  员工连续工作29小时???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企业家杂志

每5天在中国开一家店!因为“厚颜无耻”的低价,这个卖场正疯狂赚中国人钱

中国企业家杂志  · 公众号  · 职场  · 2017-06-23 07:59

正文

没人想到,国产运动品牌会被一家原本默默无闻的外国品牌“重重打脸”。

/

文| 燕秋 来源| 商业 洞见(ID:biz998)


2008年,李宁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飞冲天”,当时所有人相信,中国体育市场将迎来黄金时期。


只是当时没人想到,国产运动品牌会被一家原本默默无闻的外国品牌——迪卡侬“重重打脸”。



在国产运动品牌节节败退,陷入关店潮和业绩下滑泥沼,迪卡侬却越战越勇。


近期,迪卡侬(Decathlon)公布2016年财报,这家法国体育用品上去年净销售额达到100亿欧元,同比增长12%。


目前,该品牌在中国共拥有214家商场,包含台湾地区的9家门店。


且预计到2020年,迪卡侬将在中国布局500家门店,这意味着迪卡侬每不到五天就要在中国新开一家门店,这一频率相当惊人。



这两年,国内全民健身热潮席卷。


广场舞大妈不知疲倦地旋转跳跃,年轻的白领下班后塞上耳机绕圈慢跑,事业有成、略微发福的中年男人们,也开始迷上户外活动,学刘强东流汗“塑型”……



如果说,前奥运时代的体育品牌,走的多是阿迪耐克和李宁们走的“体育休闲之路”;


那后奥运时代的中国,则真正迎来大众化的专业体育运动时代。标志之一是户外运动的兴起,而这正中迪卡侬的下怀。


1976年,第一家迪卡侬开店,隶属于体育全产业链集团奥克西兰集团。


这个集团源于法国穆里耶兹家族。作为法国第二大财团,穆里耶兹家族虽行事低调,但影响力却不亚于奢侈品集团LVMH的伯纳德·阿诺特家族,其规模在欧洲家族企业中也是名列前茅。


创始人在这家企业萌生之初就确立了迪卡侬市场定位:在同一个商场内,为所有的运动者——从初学者到专业人员,提供价格最低的运动产品。


2003年,迪卡侬进入中国市场。在受电商冲击与高库存困扰的市场背景下,拥有产业链条的自有品牌型零售商却加速崛起。



掌控供应链,“厚颜无耻的低价”


“每一个零售巨头的诞生,都以‘价格破坏者’的形象出现。”


14元的沙滩鞋、29元的内裤游泳衣、运动眼镜……这些迪卡侬价格最优惠的商品,让不少国产品牌汗颜。


坚持低价,厚颜无耻的低价,高性价比是核心竞争力。


而之所以能保持低价,要归功于其对全供应链的掌握。


在迪卡侬的卖场内,平均陈列着60多项运动种类、超过35000种运动产品,这其中90%的产品都来自迪卡侬旗下自有的运动品牌。


在整个产业链中,每一个环节都成为了节减成本的地方。


集研发、设计、生产、品牌、物流、零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集团,其全产业链使成本尽可能降低。


这种经营模式让这家公司可以省去很多中间商的费用,节省成本从而在最终的零售价格上体现出来。


这点与国产品牌要经过品牌商、生产商、经销商、代理商各种“商”的诸多中间环节相比,无疑简易许多。


为了节约成本,这家公司的心态就像一个家境贫寒的主妇一样。


例如,在生产中采取一些“只认关键”的操作。


他家的鞋连鞋盒都没有。因为在生产定制时就已经取消鞋盒的生产,所有出售的鞋类产品包括自有品牌和其他品牌的产品,不论价格高低一律都没有包装。


就连在场地装修上,也以蓝色调为主,在保证整洁雅观的基础上,装修的钱是能省则省啊!


为省钱,几乎不打广告!


跟国产品牌和耐克阿迪疯狂砸钱做广告不同,广告公司很难赚到迪卡侬这个“吝啬鬼”的钱。


过去13年,迪卡侬从未在大中华区赞助体育赛事或邀请明星代言,甚至在媒体沟通方面也呈现出“敬而远之”的态度。


“十年前,我们买体育用品的时候,会看重牌子,穿耐克产品会觉得很有面子,十年后的今天,消费者对品牌的关注度明显下降。因为现在消费者眼界提升了,体验多了,购物的时候越来越理性。他不会再被某一个牌子所影响,他还是会看重商品本身的物美价廉。”其中华区的一位店长说。


他们美其名曰,是希望将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放在产品研发上,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产品,因而营销费用得到严格控制。


宜家模式的“线下体验店”


现场体验,对于体育用品品牌来说尤为重要。


这家外国品牌很聪明,将商场设计成了体验场所。



他的商场布局有点类似于宜家的模式,除了为消费者提供宽敞的家庭式购物环境,还可以随时体验各类体育用品。从“两室一厅”的大帐篷,到潜水服和骑马用具,顾客可试玩、试穿、试用。


现在,走进他们一些店面的健身器械专区,你可以看到顾客在跑步机上慢跑,打羽毛球,更夸张的店还有打高尔夫的……



近5年,国产运动品牌士气不振有目共睹。


2016年,除了安踏各项数据保持增长外,其他品牌商还暂时笑不出来。


根据年报,“老大哥”李宁处于品牌复苏的过程中,2016年80亿营收中,如果去掉出售红双喜10%股权获得的3.13亿净收益,其全年净利润仅有3.30亿,净利率也跌至4.1%;


361°日子也不那么好过。其2016年收入50.23亿元,但净利润只有4.03亿元,同比下降22.2%;


特步的净利润则从6.23亿元降至5.28亿元,同比下降15.2%


在分析国产运动品牌不足之处时,常会提到以下几点:


种类太多,反而没一样做得精


有人曾分析,无论李宁还是安踏,他们的产品线都很长,从束发带到运动服到体育器材,只要与运动有关,都有他们的产品。


这样带来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哪样产品都难以在消费者心里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