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球知识局
人文+地理+设计=全球视野新三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地球知识局

南极争夺战,这三个国家会重塑世界格局么?地球知识局

地球知识局  · 公众号  · 地理  · 2017-06-26 20:3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_⊙)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识局微信公号ID:diqiuzhishiju


本文为我局的第 209 观察文章,今天我们讲讲 南极 的故事

文字:猫斯图 |  制图:孙绿  |  编辑:大绿


隔着德雷克海峡与南极半岛相望的 南美洲 从来也没有放弃过自己的 南极领土要求。 在南美大陆的当代地缘格局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南美国家还想要在地盘上继续扩张,所能指望的也就是南极洲这一块尚未彻底被开发的大陆。



但在开发南极洲的过程中,这些南美国家的需求各不相同,且不同程度地受到发达国家在南极利益的影响。 根据各自不同的地缘禀赋,各个南美大国都试图在南极洲建立不同的新格局。


共性

南美洲国家对南极洲的兴趣 始于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的混乱时期。


当时的南美大陆 主要的政治力量 都来自军方, 军政府统治是南美洲最常见的政治形态。 这种带有强烈军方色彩的政权在主导思想上 必然激进且强调领土上的扩张 ——以此单方面强化自己的存在感。


军政府的一大特点就是划定 特别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国境线 ,不仅在南美大陆本身, 在未知的南极大陆 亦是如此。后面将会介绍的大阿根廷、智利三角和巴西的“朝向计划”都是这种思路的产物。


各国都在打着什么算盘?


这种以军政府主导的领土无限制扩张来自南美国家 从殖民时期以来的不安全感。 对于这些独立历史普遍不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唤起民众的领土意识 是团结整个国家最好的强心剂,百试不爽。


被殖民的那些日子

(动得有些慢…)

从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大殖民帝国

分裂出如今的南美诸国



无论是军政府独裁者还是需要选票的民选政府领袖,都需要树立一个外部强敌的形象来维持自己的合法性。 哪怕没有这样的敌人,制造一个也并非不可。 南极于是成为这种政治倾向的工具。


南极式躺枪



在80年代军政府时代逐渐结束之后,南美洲国家的南极计划仍然弥漫着很 浓郁的军事化倾向。


遍观南美洲国家设置的南极科考站 ,大量都是 以军事人物或南极探险家的名字命名。 比较著名的如智利的贝纳尔多·奥伊金斯将军站、阿根廷的马兰比奥海军准将站、巴西的费拉斯少校南极站等。


三位军人因此留名后世....

并陪伴着长城


贝尔纳 多・奥伊金 斯将军站

这并不是在异形世界....


这些考察站点的 运转方式 也带有浓重的准军事化色彩,与其说是科学研究院 倒不如说是兵营。


的确,摊开南半球的地图会发现, 在南极洲设置军事站点对任何一个南美国家加强对两个大洋之间通道的控制都大有好处。 在可能爆发的局部冲突中,能更好利用南极洲基地的国家也会拥有更大的先机。


在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



这种对军事腹地的渴求是排他的,尤其是和南美地缘竞争无关的外部国家。


尽管具体划分方法不一样,但对南极洲有兴趣的南美国家普遍达成了一个共识: 从本初子午线到西经90度之间的扇形南极洲应该归属南美国家管辖。 这就意味着包括中美俄日英等多个大国的考察站需要从该地区移除。


南美国家的这个大计划,显然不会轻易成功。


南美洲的胃口着实不小



相当于拿走四分之一



南美洲的各个国家在南极策略上有 以上几个共同点 ,但根据具体情况不同, 其侧重点 并不一样。


阿根廷

阿根廷是南美洲南极问题 最积极 的参与者。


阿根廷的地缘位置相当尴尬。


东边 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 巴西 ,不仅拥有庞大的人口和经济体量而且俨然是整个南美的领袖。 西边 则是在南美洲率先跨入发达国家行列的 智利 ,且这个国家一直具有很强的侵略倾向。


最南端的火地岛省 不仅和国家主体割裂, 最南部 可以控制大西洋和太平洋连接处的前哨 还被智利划走了。


南大西洋上的一系列群岛更是在英国人手上,可以说是四面楚歌。


看似巨大实则尴尬的

阿根廷


从贝隆将军前的时代起,阿根廷政界就有 一个相当疯狂的共识:要建立一个大阿根廷圈


这一地理概念源自 殖民时代的阿根廷国土, 包括了现在的阿根廷、巴西西南、乌拉圭和玻利维亚南部,以及南极半岛。当然还有最重要的,马尔维纳斯群岛、南乔治亚和南桑威奇群岛、南奥克尼群岛。


后提到的这一系列群岛,正是 阿根廷和英国 在上世纪末期争斗的主要舞台。


阿根廷距离“大阿根廷”还有多远?


通过这个大阿根廷圈,阿根廷有望 控制整个南美洲南部的经济命脉, 把南美洲和南极半岛之间的 南大西洋 收归自己的掌控。如此便可以给夹在中间的智利南方前哨造成压力。


阿根廷及其所有领土要求



阿根廷使用的策略是 军事加宣传两手抓。


一方面,阿根廷以国内教育为先导,在所有学校宣传阿根廷的主权观念并将其与爱国主义紧密挂钩。对阿根廷人来说, 马岛等南大西洋群岛 是阿根廷领土的观点不证自明。


另一方面,阿根廷的南极考察站有 6个 ,全部都是军事化程度很高的站点,有机场、码头、军事设施等。 因为这一点,阿根廷已经被国际社会点名批评过很多次,但始终屡教不改。 南极洲出生的第一个人类,就是一对阿根廷军人夫妇的孩子,这成为了阿根廷南极主权要求的一个重要筹码。


看来南极半岛是主要争夺目标


在南极的阿根廷士兵



但阿根廷的南极野望仍然有着 不可解的难题: 英国对群岛的绝对控制权、智利的阻挠和经济上的困难。


在现代的稳定政治体系下,以阿根廷的实力 不可能再有和英国叫板的实力 ,政客也没有必要把英国塑造成一个强大的敌人以巩固自己的合法性。这样一来, 以马岛、南乔治亚和南桑威奇群岛、南奥克尼群岛 为跳板逐渐接近南极洲的主张便 永远只能是纸上谈兵。


左为阿根廷的南极领土声明

右为英国南极领土声明

有大部分重叠区域



智利 对南极半岛的控制欲望远强于阿根廷,在 领土声明的问题上 阿根廷将占不到任何便宜。


左为阿根廷的南极领土声明

右为智利南极领土声明

没错,还是有大部分重叠区域



智利

智利被戏称为 “丝带国” ,因为这个国家的南北长度和东西宽度极其不成比例。


智利在历史上是 很具进攻性 的国家,因此得罪了自己的邻居。北方的 秘鲁 、东方的 玻利维亚 阿根廷 都和智利的关系不佳。这个国家能够在如此不合理的领土形状下始终维持独立和强势实属不易。


全世界最狭长国家


正因为国土过于狭长,在东西向几乎没有任何纵深可言,现代智利争取地缘优势的思路 只有继续向南发展一途。


这个思路从 皮诺切特时代 就延续至今,且始终带有军事扩张的意味。皮诺切特本人曾经两次登上南极,视察智利的考察站,其对南极战略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曾登上南极的皮诺切特



为了抢占在南极大陆上的优势,智利甚至在 乔治王岛上 建立了一座象征性的城市 Villa las Estrella ,在此设立了 邮局、派出所 ,以示主权存在。


Villa las Estrella 的位置



Villa las Estrella

凑合着能住人?



Villa las Estrella的邮局



尽管《南极协议》封存了智利的主权要求,但凭借着 合法拥有合恩角 的优势,智利在南极主权要求上的优势无人能及。


智利的南方城市 彭塔阿雷纳斯 是南极考察的主要补给站,其空中通道 对其他国家在南极洲的考察活动 至关重要。握有这样一张好牌,智利无论是使用威胁还是争取同情的办法,都能在国际社会上获得更多支持。


智利、阿根廷、英国

三方势力聚会于此


停泊在彭塔阿雷纳斯的破冰船



智利想要借助南极获得的地缘优势 和阿根廷 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控制除巴拿马运河以外的两大洋南方通道是必然的需求,更重要的是 凭借其深入太平洋的岛屿与南极半岛形成稳定的三角 ,并进一步要求更多南极领土。


智利看似很狭窄

但算上 与复活节岛之间的宽度

则很宽阔



观察南极地图会发现,位于南极半岛以西的 玛丽·伯德地 是没有任何国家声索主权的南极领土。智利所拥有的 复活节岛 在经度上正好和这一区域重合。


趁着还有空位

能声索多少是多少


如果智利能成功控制南极半岛,则其首都圣地亚哥、复活节岛和南极半岛构成的稳固三角形将给它足够的依据声索 玛丽·伯德地。 这种充满野心的扩张计划,确实符合智利一贯的地缘思路。



巴西

如果说阿根廷和智利都是因为本身地理位置靠近南极才想争取南极领土,那巴西对南极的要求则完全是出于自身 南美领袖 位置的考虑。


作为南美洲唯一一个说葡萄牙语的国家, 巴西反而是最强盛的 ,这个悖论从诞生之初就伴随着这个大国。除了自身经济的崛起,巴西要想 维持自己的强势地位 还需要更多努力,南极战略就是拉拢周边国家的一种手段。


虽然是南美唯一的葡语国家

却拥有近乎一半的土地


按理说,巴西没有在南极分一杯羹的资格,但巴西人还是基于一种 来自国际的“朝向”思路 想出了一个让自己参与进去的方法。


巴西提出的 南极分割方法 是,以本初子午线和西经90度为边的扇形画出一个 专属南美洲的南极。


随后,根据各个国家边境在经度上的投影, 分割 这个南美州南极。这样,能参与南极瓜分的国家便从2个 增加到了6个 ,分别是巴西、乌拉圭、阿根廷、智利、秘鲁和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使之从秘鲁背后露头)


这样划分真的好么?



这样的划分方式不仅使本就庞大的巴西分得了最大的地盘,更获得了剩下三个国家的支持 。因此这个方案虽然得罪了智利和阿根廷,以及在这一区域设有科考站的发达国家,却在南美洲一直受到追捧。 连常年不和的厄瓜多尔和秘鲁也在这个问题上也能统一战线。


这样就形成了反对智利和阿根廷的同盟

巴西这一手很6


通过这个方案,巴西主要的目的 提高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作为一个地区性大国,巴西在 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还很有限,对欧亚大陆的事务几乎没有发言权。


但如果其能打通 西半球从赤道到极地的联系, 势力范围看似扩大了很多 。巴西集中在东南沿海的经济中心也很有可能受到这个联系的刺激而形成加成,助推巴西国际地位的提升。不得不说,这种大国梦带来的诱惑几乎是无法抗拒的。




南美国家各怀心思的南极地缘战略在目的、侧重点和手法上都各有不同,但最终的指向还是 为了争夺在这块神之大陆上的主导地位。 们的野望如今虽然被《南极协议》所冻结,可平静水面下的暗流涌动却不可忽略。


要真正保护南极生态,人类迟早要面对讨论南极主权这个难题,届时南美各国会产生什么样的互动,值得拭目以待。


END


扩展阅读


我局更多观察文章,戳下面

国家: 美国 | 日本 | 英国 | 法国 | 俄国

省区: 河南 | 山西 | 甘肃 | 西藏 | 东北

城市: 南京 | 徐州 | 长春 | 大连 | 楼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