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一句“996是一种福报”,在整个互联网行业掀起了轩然大波。
什么叫“996”?意为“工作996(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
老板A :
“
混日子的不是我的兄弟!”
老板B:
“要不拼,要不滚!”
员工A:
“996=生病ICU(重症监护室)。”
员工B:
“奋斗不等于天天“996”,天天“996”也不代表真的在奋斗。”
......
一边是反对声占多数的员工,一边是大谈责任、事业的老板们,当所有人在讨论“996”是痛苦还是福气的时候,有一群人不为所动,仍在默默地工作。
他们是谁?
——风控人员。
金融行业风险定价,行业性质决定了他们需要时刻打起精神与金融风险交战,
“金钱涌动向前,风控永无休止”
。
在金融圈,996基本是常态,而且大部分人自愿接受这种状态。
风控从业者要随时监测风险,与黑灰产交战,“随叫随到,永无'假日'”。
而催收员们的常态,则是“9127”(早9点上班,晚12点下班,一周工作7天),“催收员基本没有情感生活”。
有网友发起了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意为“工作996(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生病ICU(重症监护室)”。
有这个网站,有兴趣的可以百度了解下:
01
感情难稳定
催收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之大,超乎想象。
“您好,您在我们平台申请一笔借款,下面有几个问题需要跟您核实一下......”
“您好,您的借款即将到期,请您及时还款!”
......
事实上,风险管理工作远没有只是打打电话这么简单!
对于催收员来说,这些都还只是正常状态,他们还经常遇到极限状态。
风控,绝对不是理论,这需要大量的实操工作。
金融科技行业太新、太脆弱,监管、舆论等方面出现一点点风吹草动,就经常引发行业大动荡。
不止一位催收员说,他们基本全年无休,也很难维持一段稳定的感情。
02
全年无休
除了催收,另外一个工种也几乎全年无休,这就是“风控”。
铁宾是厦门一家现金贷公司的风控技术员,他入职3年,从早上10点工作到晚上9点,通勤时间近1小时。
赶产品的时候,他的节奏达到了“997”。
风控的工作,就是随时发现风险,控制风险。
但是,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风险,风险点会出在哪里,因此风控从业者需要24小时随时待命。
黑灰产很精明,他们专挑风控最为懈怠和松懈的时候下手。
说一个笑话:
有一次,华为聘请一个日本专家,专家上任第一天就自我介绍:“我是个工作狂,经常加班,请大家尽量配合我的工作!”说完深深鞠了一躬。
不过,一个月后,日本专家就辞职了,辞职时只说了一句:“你们这样加班,是不人道的!”
实际上996并不是一个新鲜词汇,早在房地产行业盛行的时候,996、886、997等都已经是屡见不鲜。
只不过到了互联网盛行的当下,大批和互联网相关的行业及公司里的岗位更加盛行996甚至是007(早上0点到晚上24点,一周7天)。
在互联网公司,“996”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有媒体采访了9位经历过996的员工。
他们的回答是:“进公司的时候太阳还没升起来,走的时候太阳已经落下”。
在这样的高强度、高压力下,积劳成疾,进重症监护室绝非笑话。
其实加班本是劳动、无关文化,但996却作为一种企业文化融入互联网创业,被一些创业者当做自鸣得意的标签,甚至是管理者“道德绑架”的理由。
当然,过犹不及,996工作制的变味让舆论的风向有了转变。
为了加班而加班,为了彰显狼性而变相加班,结果无论有事没事,都开始提倡强制996。
时至今日,已经无人再将996与奋斗、成功联系在一起,996.ICU暴露出他们对互联网寒冬的畏惧和反抗,以前的无怨无悔到现在变成了不堪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