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编剧帮
创建于2013年4月,目前超过15万编剧、导演、制片人、公司总裁为主的影视专业人士订阅,是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编剧及剧本资源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宁晚报  ·  破50亿元!这个项目你可能也有份 ·  昨天  
南宁晚报  ·  破50亿元!这个项目你可能也有份 ·  昨天  
银幕穿越者  ·  春节档首日票房创纪录 6部影片狂揽17亿 ·  3 天前  
Sir电影  ·  春节档票房,他最稳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编剧帮

香港的喜剧梗不灵了吗?(第1038期)

编剧帮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1-18 20:37

正文

提示点击上方蓝字免费订阅编剧帮

编剧帮专栏作者 刘开建/文


对于70、80后来说,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时光,一边在街边撸串一边看着香港电影的碟片,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被电影逗得前仰后合。曾经,我们都是港片迷。随着中国大陆电影市场的崛起,香港电影市场的衰落,香港影人纷纷转战大陆,可是,近年来我们几乎再难看到八九十年代的一些香港喜剧电影的效果,甚至一些香港影人做的喜剧电影根本没法和之前的相比,我们不禁发问,香港电影的喜剧手段不灵了吗?


一、周星驰的尴尬


如标题,几乎可以百分百打包票,当一些读者看到“周星驰的尴尬”这几个字,会突然冒出怒火,甚至爆粗口大骂:你是哪根葱?你有什么资格评论星爷的电影?星爷在一群影迷心中就是“神”,即便他们看过了《美人鱼》以后,星爷还是那个“神”。相信编剧帮公号的读者群都是有一定影视基础的人,应该没有脑残粉,我们在这里只探讨作品本身,不搞情怀绑架。因为打了星爷的名字,所以这个作品一定牛×,如果你觉得不好笑,那是你自己的问题。诸如此类的言论,滑稽到不需要辩驳。



情节单薄,清汤寡水一样的《美人鱼》上映之后,斩获了近34亿的票房,如果仅仅是看票房数字,会以为这是一个相当牛的电影,这个数量级的电影,应该是《阿凡达》、《泰坦尼克号》这种级别的故事,实际上不仅不是,故事都很难达到及格线。《美人鱼》的故事硬伤明显:整个故事中缺乏应有的转折,故事更像是一系列事件的堆积,而这一系列事件却没有形成有力的递进关系,这就使得整个故事疲软,不丰满,高潮部分也缺乏力度。男女主人公唱唱歌吃吃鸡就爱上了对方,牵强的不能再牵强。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电影中的一些桥段:


1.郑总和四爷(徐克饰)一起拜访刘轩(邓超饰),刘轩开啤酒的时候啤酒盖刚好打在飞行器的开关上,郑总带着红色的飞行器在失控地飞来飞去。

2.珊珊拿着海胆刺杀刘轩,要么不小心被刘轩误伤,要么自己弄巧成拙,自己把自己弄伤。

3.珊珊带着刘轩来她做“鸡”的地方,刘轩来到后发现原来是做“烧鸡”的地方。



再回想一下当时的画面和场景,怎么样?


这些梗老的不能再老了好吧,这在以前很多香港电影里已经用烂了,包括周星驰自己的电影里早年就大量使用,现在竟然还原封不动的拿出来用。


除了单薄的故事、莫名其妙的爱情之外,里面的这些梗如此陈旧,你真的觉得这个电影好得上天了吗?要不是大打周星驰的情怀牌,如此的故事,如何能匹配这样的高票房呢?


二、港片老梗的使用


有香港喜剧教父之称的詹瑞文参加了东方卫视第二季《欢乐喜剧人》,没几期就惨遭淘汰。对于这样的结果相信詹sir本人也有些意外,他本人和其他喜欢他的人当然可以用文化差异来解释,但真的是文化差异吗?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文化差异。


在四川本地有一个很火的相声演员,他用四川话讲相声,场场爆满,他相声里的梗全都是依赖于四川话,但是如果你换成普通话来讲,就完全乐不出来了。你让他用普通话在北京剧场说相声,那就失灵了。这也可以叫文化差异,是语言文化的差异。


很显然,詹sir所表现的故事,并不是香港人独有的一些东西,所以从呈现的故事来看,并没有什么文化差异。那为什么不好笑呢?



还是您用的梗太老套了嘛。


港片是很多人的电影启蒙,当一些作者开始写喜剧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使用港片里的技巧。香港电影的老梗,已然不能轻易让观众发笑了,但是如果你使用的香港喜剧的梗再老套一些,再不合理一些,再恶俗一些呢?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呢?《摆渡人》给出了我们答案。我们不由得惊喜,这位被文艺女青年追捧的作家,竟然可以让本来就老套的港片梗再老套一些,让本来就低级的梗再低级一些,其导演和编剧功力实在让人刮目相看,不管怎么说这也算另外一种方式的创新吧。


我们来重温一下该片的两个“经典”场景吧:


1.陈末(梁朝伟饰)为了接近何木子,来酒吧好几次,每次一杯就倒,每次都摔得鼻青脸肿,甚至打上石膏,然后再来喝酒。

2.小马哥(崔志佳饰)为了救陈末(梁朝伟饰),给陈末做人工呼吸,还真的是两个男人嘴对嘴的镜头。



好吧,我们来问问:


1.中,陈末是傻×吗?成年男人了还这么做事,喝一次酒摔鼻青脸肿,下次直接绑上绷带再去喝,这是哪个火星人的逻辑?

2.中非得要两个男人嘴对嘴的镜头是吧?真的不觉得恶心吗?


凌乱、生硬、老套、低俗、恶心,你永远不知道有人会在这些方面一而再地做出创新。

 

三、观众的审美


张艺谋的《长城》、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票房远远没有达到预期,这在以前简直没法想象,牌子就是牌子,有了大导演的牌子,观众就买账。但是,现在这样的方式好像不那么灵了。为什么呢?只能说观众越来越趋于理性了,当观众看的片子越来越多,审美水平越来越高的时候,靠刷明星脸观众还会买账吗?靠情怀绑架,欠谁一张电影票钱来收获高票房,还能再次上演吗?


2016年新增荧幕1万块,而票房增幅却仅为3%.



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的一件趣事,金子和祥子同岁,但是金子智力有些问题。当我问及金子年龄的时候,金子说,他虽然现在和祥子同岁,但是等过完年,他就比祥子大一岁了,因为一过年,他就要长一岁了。


不论是香港影人做喜剧电影还是大陆人用以前香港的喜剧梗做喜剧电影,请问:


1.还在假定观众还是几十年前的观众吗?

2.还在拿几十年前的梗喂现在的观众吗?

3.如果你真的按照1和2做的,那么再请问,如果有观众说不好,你真的认为是有人专门黑你或者理解不了你的幽默吗?

 


本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刘开建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编剧帮及作者信息、并保留此版权信息,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刘开建(新浪微博@编剧刘开建

编剧帮专栏作者,男,专注于轻喜剧创作。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 编剧技巧:以为再也不会相信 却会不知不觉的偷看

◆ 谈朋友不谈钱的制片方,谈什么朋友?

◆ 喜剧设计的方向在哪里?

◆ 这样的喜剧场景设计错在哪儿?

◆“头脑风暴”式的创作方式错在哪儿?

◆ 好笑是检验喜剧的唯一标准吗?

◆ 喜剧创作如何避免语言上的误区?

◆ 爱谈“给机会”的人,都是大骗子

◆ 喜剧创作技巧:编剧如何进行情境置换?

◆ 编剧如何避免信息毒害?

◆编剧要不要站出来说话?

◆创作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思考?

◆生活剧为什么不“生活”?

喜剧创作的力气要用在哪里?

喜剧设计的关键点是什么?

这才是喜剧不好笑的真相

原来好创意是这样产生的

好想法真的那么值钱吗

喜剧的逻辑在哪里?


编剧帮招聘啦!


新媒体主编(影视行业) | 商务媒介(拓展)

影视策划(项目评估方向) |  产业记者(可兼职)

会计 |  执行策划 |  平面设计

以上职位均需2-3年影视行业及相关工作经验,简历与作品投递邮箱[email protected]合则约见欢迎自荐/推荐,推荐成功者,大红包 奉上



置顶编剧帮,每日不错过!

第一步:进入“编剧帮”微信公号,点击右上角头像符号。

第二步:开启置顶公众号选项

提示:如果以上步骤没有成功,请确认下微信是不是更新到了最新版。(微信6.3.16)


自助关键词 

自由编剧、编剧工作室、编剧公司 求签约 / 代理 请回复 我是编剧

影视公司、投资公司 找剧本 / 项目 /编剧 请回复 我是公司

项目宣传、影视宣传 请回复 商务合作

回复我要加入分会 加入编剧帮各地分会(目前已开通以下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韩国首尔、美国洛杉矶等)


专注为中国编剧服务

商务合作 :gangqinshi01(微信号)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13520124071

微信ID:bianjubang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