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相伴趣成长
一个爸爸记录个人陪伴女儿学习生活的日常,分享学习方法/资源/信息和心得,打开看看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相伴趣成长

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么耳熟能详的理念,竟然被质疑“害死人了”?

相伴趣成长  · 公众号  ·  · 2025-01-04 07:58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作者对国风品牌“肩上云”新款产品的返场活动的描述,以及对互联网环境中关于近视防控的争议话题的探讨。作者批评了一些人利用家长对孩子的视力问题焦虑进行误导宣传,并强调科学定论与个案的区别,以及负责任的医生和研究者对待问题的态度。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背景介绍

作者对国风品牌“肩上云”的新款产品返场活动进行了介绍,并引出正文关于近视防控话题的讨论。

关键观点2: 争议话题的探讨

作者对一些宣传近视防控方法的人提出了批评,强调科学定论的重要性,并指出个案不能代表科学定论。同时,作者提到负责任的医生和研究者对待问题的态度是谨慎和负责任的。

关键观点3: 对中国医生的评价及担忧

作者对中国医生在近视防控方面的努力表示肯定,但也表达了对那些为了赚钱而误导家长的担忧。作者强调,家长应理性对待近视防控问题,并应足够清醒、足够理性、足够冷静。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应大家强烈要求,国风品牌 肩上云

周末携新款返场, 赶紧预约起来!



——— 正文开始啦 ———


已经无法形容我的震惊程度了。

已经看不到某些人赚钱的底线了。

已经很难评判当下的互联网环境了。


寒假来了,又到了家长们为眼消得人憔悴的时节。


元旦前,有读者推给我一篇近视防控的文章,说留言区有个人, 看起来非常“专业”, 问我怎么看。


通常读者发给我的文章,我都会认真学习,但这一篇,我真的想要一双没看过的眼睛。


留言区这个人,义正言辞地说: “近视不可逆” 的观念 “害死人了”


(请允许我目瞪口呆10秒钟)


咱们读者执着地问我: 胖舅,他说得对吗?


呃,这个,那个……

他…说…的…可…能…对…吧


毕竟,这么一说,上他那儿寻求治疗和视力训练的家长和孩子,应该会越来越多,他的生意就会越来越兴隆吧。


“啊?他胖舅,你咋知道他是商家啊?”


我闭眼瞎蒙的!


当然,也睁眼确认过了。


你看看他的网名,那不明显带着视力训练机构的标签吗?


这样的人我可不是头回见了。每次我一发这种文章,来我后台碰瓷的,多了去了。


咱就是说,你们这些人,出来宣传的时候,就不能披个隐蔽点的马甲吗?


要么是卖护眼贴的,

要么就是卖拉远镜的,

要么就是卖近视防控组合方案的……


如此明目张胆的“王婆卖瓜”,那从嘴里说出来的话,还能有可信度吗?


不可信,不代表他们不自信。


“国内科班毕业的医生也就几千人”


“学的教材是83年老版,一群“坐马车”的人,压根不知道现在“汽车”发展成什么样子了”


“癌症都可以攻克,一个近视却难倒了99%的中国医生!”

……


不行了,不能再引述下去了。


虽然我以言语犀利著称,但从小就被父母教育过: 有一类人不能惹


就是这类人。


所以,这个话题我还是退下了。


因为我非常担心,万一哪天在电视上看到他们得了诺贝尔奖,自己羞愧难当。


但就这么结束,又有点对不起打开这篇文章的读者,所以这个问题,我只能继续用我比较擅长的—— 生活经历+底层逻辑, 这么一种方式,试着回答一下。


讲得不对的地方,恳请各位专家——真·专家,批评指正。



先说个小例子。


我认识一个在国内眼视光学顶级研究机构的老师,她自己就近视,然后,上大学之后,就不近视了。


对! 逆了。


这位老师说:她如果不是学了这个专业,那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近视不可逆”,这个至少在当下算是“科学定论”的表述。



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但是因为涉及中医,比较敏感,恳请大家不要上纲上线。


我身边,有几个经常去找的中医。据我所知, 他们每个人,都有过治疗绝症病人并取得显著效果的个案经历 【别找我推荐医生!!!】


但他们依然会说: 目前医学对于某某病没有好办法。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从这两个例子中,get到我想说什么。


可能有些人迷糊,那我再打开说一下。



第一,个案不影响科学定论。


因为科学是探究规律的,是绝大多数的情形,不是例外情形。


中国14亿人,全球几十亿人,如果个案就可以影响科学定论,那可能就没什么定论了。


其实对这件事理解“最深刻的”,难道不应该是那些带货的人吗?


当年的红光致伤事件,他们是怎么为自己开脱来着?



第二,个案之所以不能成为科学定论,是因为没办法论述清楚这背后的成因。


比如眼视光的那位老师,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视力就逆了。


又如我那几个治愈绝症的医生朋友,他们也只是试着来的,整个治疗过程,没办法把它总结为可以推广的成熟的理论。


换成另一个病人,也未必有这样的效果。


现在大家越来越重视近视防控,但 没有一个负责任的医生,敢说自己的哪个方案的哪条举措,直接帮助孩子减缓近视趋势和程度了。


因为近视的成因太复杂了。


问题都没研究清楚呢,哪里就能那么草率的给出答案呢?


无论是负责的研究人员,还是负责任的医生,都不会这么做。


敢大放厥词的,只有一种人: 神棍



第三,99%的中国医生不能治愈近视?


呵呵,也太小瞧这些医生了。


正着说,你只要停掉那些不健康的用眼方式,近视说不定就真的可逆了。


反着说,都不需要去三甲医院,一个普通医生就能把近视“治”好。比如,直接上高阿,连我都知道。


第二句话容易被断章取义,所以,必须结合下面的话一起阅读,才完整。


那么,中国医生,或者世界医生,难在哪里了?


难就难在,眼睛是一个整体,身体是一个整体。


难就难在,没办法给孩子们提供一个维护整体健康的、安全的、最好还是持久有效的,近视防控方案。


难就难在,家长们既要鸡娃,又要护眼。


这就好比:一个持续漏水的水池,真得很难把它灌满。一个每天赌钱的丈夫,家里很难留下存款。


当然,中国医生一直在努力。


我也相信,这个问题终究可以,也应该被中国医生解决。


因为他们有着全世界同行羡慕的,最多的研究样本


再来说说,我为什么一直反对那些人。


因为他们的出发点,压根不是为了孩子护眼,而是 为了赚钱!赚快钱! 甚至不惜用近乎荒唐的认知, 圈家长钱!


你见过哪个医者仁心的医生,会口出前面的狂言?


当然,我也说了,如果家里有钱,对于非入眼设备,倒也不是连碰都不能碰。


我只是担心,有很多焦虑的家长,因为几个神棍的言论,在不明不白的情况下,掏出好不容易攒下的辛苦钱,到头来却没啥效果!


据我了解,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如果临床数据足够有效,早就成为医生共识了。


当然,更怕有的家长,以为花钱就能买个平安,甚至听那些人的忽悠,说什么 用眼自由,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那就不是护眼,而是 毁眼


如果哪个医生,哪个自媒体,敢这么说,那就只能用四个字形容:


毫!无!底!线!


别人我不管,我的读者,请务必对这件事足够清醒、足够理性、足够冷静!



欢迎 分享 ,点亮 在看 ,防止走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