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篇报道出炉,腾讯市值跌掉了一个微博,不多,大约一百多亿美金吧。
7月3日晚间人民日报刊文一篇《王者荣耀 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全文批判王者荣耀导致少年儿童因为玩游戏而引发的负面案例,一句“到底是游戏娱乐了大众,还是“陷害”了人生?”定性了王者荣耀这款游戏给青少年带去的负能量。
早在数周前,许多媒体都开始报道因为过度沉溺于王者荣耀,一些青少年酿成了家庭悲剧的案例。比如,
两周前,广州一名17岁青年在连续玩《望着荣耀》游戏40小时后中风。另据官媒上周报道,杭州一13岁男孩在父母阻止他玩这款游戏后,从四楼窗户跳下摔断了腿
。
让人觉得,山雨欲来风满楼。当时我就写到这样一则微博:
从人日的表态来看,游戏行业很可能面临宣传部门的一次整改。游戏本身无罪,但是不设限的游戏确实对青少年心理甚至生理产生了不良影响,导致精神和物质被过度消耗。游戏行业在资本市场监管部门不明文限制(尤其是在上市、并购重组方面),又面临新的政策风险。过去一系列对于直播的整顿、对娱乐八卦的清理都显示,在意识形态领域最大的风险就是过度自由化。接下来,网游、直播、娱乐文化领域的创业公司或上市公司,都要面临估值往下的压力。
在被官方报纸指责之后,王者荣耀的制作人发表了这样一则公开信:
小学生玩游戏,沉迷于游戏,只能怪你这个游戏做得太好了,让人上瘾。你说,这个锅你不背,谁背。可想而知,腾讯的选择很简单,一个字:
配合有关部门
。
然而防沉迷系统刚做出来,就被破解了。小学生只要花上几千块,照样绕过腾讯监管。你说,这怎么办才好?
能让人沉迷的东西太多了,自控力不行的人,干什么都会沉迷。网络游戏如此、网络小说如此,微博和微信上流转的小视频亦是如此。要解决这个沉迷的问题,仅仅从游戏一个面入手,恐怕是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完成的。
如果孩子的父母不负起责任来,把孩子的教育推向社会、推向学校、甚至推向游戏公司,那么,出现怎样的悲剧都不会感到奇怪。我们看到的那么多的案例,它们的背后,是不是家长懒得花时间去陪伴小孩,去教育小孩如何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平常惯着孩子,等到出事了,怪这个怪那个,这样真的好吗?
游戏不过是现实的一面。现实的另一面是,很多家长实际上正在变相地放弃自己的责任。花很多钱给孩子报学习班、兴趣班,是真的为孩子着想吗?自以为自己花了很多钱,尽到了父母的责任,真的是这样吗?孩子需要的是陪伴,是父母以身作则的教导,不是花多少钱就能得到的。
所以说花钱实际上是一种轻松的方法,让你很轻松就觉得自己完成了任务,殊不知根本是逃避了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