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北京接连几天下的雨,都跟依萍找她爸要钱那天一样大。
下雨,就不好打车。有等网约车等了两个小时的网友机智地发现,可以叫货拉拉啊。
十分钟,只要十分钟,货拉拉就会出现在你面前,虽然你没有货,但司机一摆手“来不及解释了,快上车”。
这条雨中打车小妙招被分享上社交媒体,货拉拉十分不开心,不得不扭动身躯,出来发了个声明说,“货拉拉”是一家同城货运平台,按照相关运输法规规定,货运和客运分开,平台的车辆是不能接纳客运订单的(在副驾驶位随货物跟车除外)。
翻译一下,“我们是货运平台,不能拉客”。
货拉拉还特别严肃地表示,
货厢载人是严重违
规行为
,因为货厢中缺少安全措施,在车子行进中货厢内有危险,很容易发生碰撞、摔伤。
在货拉拉严肃声明后,到了下雨天,网友们特别开心地表示,打到了货拉拉,真香啊。
有记者不服,打电话问货拉拉,声明都发了,为啥还有司机接载客订单。
货拉拉说,“平台明确规定不允许载客,
但目前平台没有自查的方式,只能通过用户在线举报和申诉
,会对涉事司机进行封号等处理”。
我在雨中叫到一辆货拉拉,下车我就把司机举报。
举报就封号,不举报平台就假装不知道,切克闹切克闹。
心思单纯又笔直的你也许想给货拉拉一条热心的建议,平台怎么会没有自查货运车载客的方式呢?装个录音录像设备不就知道了嘛?再不济在app里开下录音功能也可以啊!
如果能听到你这个建议,货拉拉会在心里对你翻一个大白眼,“我为啥要知道呢”。
在《新京报》的采访里,有货拉拉平台上的司机说,注册的时候要求有一年驾龄,交了1000块钱押金后,培训半个小时,后来平台就不管了。
“后来平台就不管了”,还包括司机有事儿找平台客服,打半个小时也打不通的不管。
这样佛系的货拉拉,你跟人家聊装录音录像设备,那不得花钱吗?
装了录音录像设备,进行安全监控,那得投入多大的人力成本啊?
你们在车上有多不安全,平台装作什么都不知道,难道不香吗?
我有一次叫货拉拉的经历,是我的电动小摩托坏在了路上,于是叫了货拉拉把我们一起拉到修配厂。
来的是一辆面包车,司机师傅花了不少时间帮我固定电动车,然后发给我一个小板凳,让我跟车一起坐在了“货厢区”。
我当时不知道道路交通安全相关法律里,有货箱不能载人的规定。也没意识到自己坐在货厢区的危险,路上还跟司机师傅一路聊天。
我不信我是货拉拉上,坐在危险区的个案。
我更不信,关于这一切的风险,货拉拉什么都不知道。
人家只是不想知道。
因为货拉拉不想知道,所以我们也无从知道,那个23岁的女孩为什么会跳车。
知乎上有网友说,三次偏离导航的司机,也有路线的合理性。
图片来自于知乎答主“杨子虚”
也有人说,其实再往前开一两分钟,路就变亮了。
我们还无法确定发生了什么,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车上有监控设施,那是震慑的利器,也是让人安心的光束。
如果车上有监控设施,悲剧可能不会发生,愤怒也不会无处可去。
在发布的公告里,货拉拉信誓旦旦地说,对于在该事件中平台应该承担的责任,货拉拉绝不会有一丝逃避。
但是据跳车女孩的家属说,在他们和货拉拉的交涉中,公司的态度是,“这是自杀,
平台没有任何责任
”。
在货拉拉的平台安全规则里,关于司机的准入门槛,有这样的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