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国民主党党代会刚公布的新党纲,本该是为拜登准备的,拜登退选后,哈里斯接棒,党纲内容也体现一些微妙的变化。我总结了
五个“首次”
:
第一,首次将“中国”列为单独章节阐述,内容基本照搬了拜登四年来的对华主张。以往民主党党章基本上将中国纳入“亚太”或“印太”章节;
第二,首次将台湾地区框定在中国章节,体现
台湾话题属于中国议题范畴
,内容上恢复了美国“一中政策”的表述,即三个公报、对台关系法以及所谓的六项保证,这和我们的“一中原则”本质上不同。2020年拜登竞选总统时的党纲删除了这部分内容。
第三,首次正式使用“印太”。2020年拜登参选时的民主党党纲,包括之前2016年希拉里、2008和2012年奥巴马参选时的党纲,都只强调“亚太”概念,并
将中国(包括台湾地区)都置于亚太章节一起阐述。
拜登在2020年之所以继续使用“亚太”,或许只是为了和当时特朗普率先启动的“印太”理念区别开来。
第四,首次系统阐述人工智能(AI)挑战和合作。这是之前党章未涉及的内容。内容基本上符合拜登任内政策,即和盟友管控AI风险、阻止中国获得AI芯片,并同中国合作,设置安全使用AI技术的“护栏”。
第五,首次提到阻止非法移民,强化边境。这是靠近共和党立场,目的是为了争取中间选民支持。
除此以外,新版民主党党章加大了“技术竞争”的内容,体现在核安全、制造业、清洁能源、对华技术竞争、国防研究、数据安全等领域。2020年提及了技术,但都是集中在5G、能源、气变和基建领域,竞争意味相对较弱。
其实就台湾问题而言,民主党党纲还有一个变化:2020年虽然没有重申“一中”政策,但提到了两岸和平解决,今年的党章重申了“一中”政策表述,但
未提及“两岸和平解决”
,反而强调“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
这些变化虽不反映美国政策变化,但可以为分析未来美国政策变化趋向提供参考。比如,从党纲看,民主党未来会加大和中国的技术竞争,强推清洁能源计划,可能采取更多举措,阻止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美国,以扶持和保护国内产业。
党纲对政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不是决定性的,基本上不影响执政后的政策,但从党纲的起草过程(春夏起草)、内容的增减
(主要迎合特定选民)
,可以判断美国社会、政治议题和政客态度的变化(就是纳税人的钱怎么花)以及背后
哪些游说势力
(利益集团代表参与党纲制定)在影响美国政策。
党纲另外一大作用就是留下候选人的历史印记。比如,希拉里2016年竞选时(在桑德斯的施压下)民主党党纲将全国最低工资标准设为时薪15美元。此次民主党党纲本来是为了拜登准备的,所以内容基本上加入了很多拜登执政理念。第一章就是
“拜登经济学”
,即政府“由内到外” (middle-out approach)、“自下而上”(bottom-up)地重振和重塑经济,吸引制造业回流美国,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扩大美国中产阶级。
比如2024年共和党党纲,
特朗普的MAGA议程占据主流(比如修墙和遣返移民),凸显了特朗普对共和党的控制。
以往共和党强调的联邦堕胎禁令和财政保守主义已被淡化,反对同性婚姻的内容也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