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开智部落
「开智部落」是基于认知学徒制设计的学习共同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Q老乡俱乐部  ·  山西:611个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名单公布! ·  昨天  
山西广播电视台  ·  受降雪影响 绵山临时闭园 五台山临时交通管控 ·  2 天前  
山西广播电视台  ·  受降雪影响 绵山临时闭园 五台山临时交通管控 ·  2 天前  
山西发布  ·  山西2025年高考录取政策公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开智部落

走进大师:波普尔

开智部落  · 公众号  ·  · 2017-05-07 23:38

正文

— Note170501001 —

十三维按:伟大的思想,无非是大师的产物,而大师本身,才是伟大的源泉。所以要真正接近源头,不仅要了解大师们的思想,也要理解他们的生平和经历,这样,无论是形式化表达的,还是内隐非结构化的知识,你才能都感知、学习得到。在开智部落通识部落的蓝玲同学,就示范了这样一种学习方法和写法,她从概念出发,联系大师生活经历,形成了一颗知识树,一颗有根有叶鲜活的知识之树——以下全文约 3000 字,阅读时间约 5 分钟

走进大师

卡尔·雷蒙德·波普尔(Karl Raimund Popper,1902年7月28日-1994年9月17日),出生于奥地利,逝于英国伦敦,犹太人,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1925年至1929年,波普尔就读于维也纳市师范学院,并于1928年获授哲学博士学位。1930年至1936年间在中学任教。1937年因奥地利被德国吞并而移民至新西兰,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坎特伯雷大学任哲学讲师。1946年迁居英国,在伦敦大学政治与经济学院讲授逻辑和科学方法论,直至1969年退休。1965年,波普尔被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封为下级勋位爵士,1976年当选皇家科学院院士,1982年,获颁荣誉侍从勋章。此外,他还获得过索宁奖、雷纳奖、托克维尔奖和O.哈恩奖章。

波普尔年轻时在维也纳,因受极端贫困触动而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一度成为马克斯主义者。后因亲历警察残暴镇压青年社会主义者的示威游行,并以流血结束这一游行的事件,脱离马克思主义。流亡新西兰期间,波普尔在其著作《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对历史上三个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主义代表人物柏拉图、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观点进行了批评。

波普尔从60年代末开始发展「三个世界」的学说,这一学说对物理学对象或状态领域(第一世界),意识状态、精神状态或行为倾向领域(第二世界)和客观思想内容领域,例如科学与诗歌思想、艺术品等(第三世界),作出了区分并分析这些领域相互间的关系。

波普尔的著作研究哲学的所有领域问题,研究许多科学的问题,研究逻辑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以及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历史。他的哲学观点强调哲学问题与科学和日常生活问题的密切联系,其称之为批判理性主义。波普尔研究的出发点不是陈述的意义问题,而是科学知识的性质问题,他观察的中心问题有两个,即归纳问题和划定界限的问题,前者他追溯到休谟,后者则追溯到康德。波普尔的重要贡献就是提出以「可证伪性」而不是「可证实性」作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并以「问题-猜想-反驳」的「试错机制」代替「观察-归纳-证实」的「实证机制」,为科学知识的成长提出新的解释。以此为核心的科学哲学体系撼动了逻辑实证主义独领风骚的地位。

分析概念

可证伪性

可证伪性是科学和科学哲学中用来表示由经验得来的表述所具有的一种属性,即「这些结论必须容许逻辑上的反例的存在」。波普尔认为,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的标准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任何「好」的科学理论都是一种禁令:它不容许某种事情发生。一种理论不容许的事情越多就越好。波普尔有如下陈述:

让我们想象,一个圆形面积代表所有可能的基础陈述类。这个圆面积可以被看作代表经验的所有可能的世界或所有可能的经验世界的总体。进一步想象,一条半径(更精确的说,沿着一条半径的一个很窄的面积,或者说一个很窄的扇形)代表每一个事件,并且想象具有相同的坐标(或个体)的任何两个事例的位置和圆心的距离相等,因而在同一个同心圆上。然后我们可以这样用图说明可证伪性这一公设:要求每一个经验理论在我们的图形里必须至少有一条理论禁止的半径(或很窄的扇形)。

证伪

波普尔认为,我们必须清楚地区别可证伪性和证伪。我们引进可证伪性只是作为陈述系统的经验性质的标准。至于证伪,必须引进特殊规则来决定一个系统在什么条件下应被看作已被证伪。

我们说一个理论已被证伪,只有当我们已经接受和理论相矛盾的基础陈述时。这个条件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因为我们知道,不能复制的个别偶发事例对于科学是没有意义的——如其所言,科学上有意义的物理效应可以定义为:任何人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适当的实验都能有规则地重复效应。所以很少数偶然的与理论矛盾的基础陈述不会促使我们把理论看做已被证伪而摈弃。只有当我们发现一个反驳理论的可复制的效应时,我们才认为它已被证伪。换句话说,只有当描述这样一种效应的一个低水平的经验假说被提出和确认时,我们才接受这样这个证伪。

可证伪度

可证伪度是不同理论之间的可证伪性程度。波普尔认为,理论或多或少是可以检验的,这就是说,或多或少可以容易证伪的。它们的可检验性的程度对于理论的选择是有意义的。

波普尔把一个理论把所有可能的基础陈述类明确地分作下面两个非空的子类:一类由所有那些和理论不一致的(或理论排除的、禁止的)基础陈述组成一类,他称这类为这个理论的潜在证伪者类;另一类由那些和理论不矛盾的(或理论「允许」的)基础陈述组成。波普尔指出,如果一个理论的潜在证伪者类不是空的,那么它是可证伪的。

潜在证伪者类可以衡量可证伪度的高低,假如一个理论的潜在证伪者类比另一个理论的潜在证伪者类大,那么第一个理论就有更多机会为经验所反驳。因此,和第二个理论相比,第一个理论就具有「更高的可证度」。这也意味着,第一个理论对于经验世界比第二个理论说得更多,因为它排除的基础陈述类较大。也可以说,一个理论传达的经验信息量,或者它的经验内容,随着它的可证伪度的增加而增加。理论内容的普遍性和精确度也可以衡量可证伪度的高低,和较高的普遍性和精确度相对应的是较大的(逻辑的,或)经验的内容,因而有较高的可证伪度。

颠覆常识

我们以为,科学是建立在牢固基础之上的,可以给我们提供肯定的、确证无疑的信息。斯坦诺维奇勾勒出科学进步的简单模式:提出理论——推导出假设——假设接受各种技术或方法的检验,告诉我们,科学上的知识是暂时性的,由理论得出的假设可能是错误的。

波普尔言,客观经验基础没有任何「绝对的」东西。科学不是建立在坚固基础的基岩上。可以说,科学理论的大胆结构耸立在沼泽之上。它就像树立在木桩上的建筑,木桩从上面被打进沼泽中,但是没有到达任何自然的或「既定的」基底;假如我们停止下来不再把木桩打得更深一些,这不是因为我们已经达到了坚固的基础。我们只是认为木桩至少暂时坚固得足以支持这个结构的时候停止下来。

对于科学家这一身份,我们同样存在着误解,我们以为,科学家探索未知,也追求对问题的确证,他们在稳定的道路上前进,因为需要给公众传递肯定的信息。然而,斯坦诺维奇说,科学家侧重于已知事实的前沿,而忽视那些已被充分证实的问题,科学家们总是更强调未知的事物而非已知事物。

亦如波普尔之言,造就科学家的不是他之拥有的知识、不可反驳的真理,而是他坚持不懈地以批判的态度探索真理。科学绝不追求使它的回答成为最后的的甚至可几的这种幻想的目的。宁可说,它的前进是趋向永远发现新的、更深刻的和更一般的问题,以及使它的永远是试探性的回答去接受永远更新的和永远更严格的检验这一无限然而可达到的目的。

参考:

  • H.阿尔伯特:《卡尔·波普尔(1902——1904)》,《世界哲学》,1996。

  • 卡尔·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 基思·斯坦诺维奇:《这才是心理学:第9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相关文章

(编辑:十三维 )

- The End -

↓↓↓戳原文,预约开智部落2.0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