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官方手机窗口,即时发布艺术节的“一举一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CA  ·  细致观察的拉斐尔 ·  2 天前  
LCA  ·  元宵夜的月华 ·  2 天前  
康石石  ·  26QS引入新指标!利好英国院校和留学生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观展|“日月光华”由当代艺术看见东西方哲学的碰撞与交融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 公众号  · 艺术  · 2024-10-28 17:59

正文


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展项目

日月光华

2024国际当代艺术展

Splendors of the sun and moon


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展项目 “日月光华”于2024年10月25日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上海久事美术馆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共同主办,童雁汝南担任策展人。作为久事美术馆2024年度收官大展,展览分为“天、地、人”三个篇章,在“黑、白、灰”的展览空间内展出近60位全球艺术领域重要艺术家的作品。在东西方哲学的碰撞与交融下,引导观众深入思考宇宙、自然和人类的相互关系。展览于2024年10月26日起对公众开放,持续展出至2025年1月12日。



日升月落

光华流转


此次展览主题为“日月光华”,简单四字寓意深远,它蕴含着宇宙间最为绚烂与深邃的自然景象。日升月落,光华流转,不仅是自然界最直观的美学表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生动写照。在展览中,“日月光华”被赋予了多重解读:它既是艺术家们对宇宙、自然、生命等宏大主题的深刻思考,也是他们通过艺术语言对东西方哲学、文化碰撞与交融的独特诠释。在“黑、白、灰”的展厅空间内,每一件作品都仿佛是日月光辉下的映射,以其独特的形态、色彩与意境, 讲述着关于宇宙、生命、人性与自然的故事


《简词典·日月光华》谷文达

破墨书画,48.5×178cm,2018


《冈仁波齐10号》 张洹

布⾯香灰,398x246cm,2021

《富春山旅图·有风南来》许江

布面油画,130 × 90 cm,2023


上下滑动查看精选作品


展览围绕“天、地、人”三大篇章展开,汇集了包括保罗·塞尚、凯绥·珂勒惠支、乔治·鲁奥、乔治·莫兰迪、巴尔蒂斯、朱德群、赵无极、弗里德·里希·埃因霍夫、乔治·巴塞利茨、王劼音、李山、余友涵、梁绍基、西尔维奥·卡塔尼、米利亚姆·卡恩、朱塞佩·拉·贝鲁纳、许江、谷文达、陈海燕、隋建国、王天德、秦风、展望、米歇尔·波利曼斯、庞茂琨、方力钧、张洹、洪浩、刘炜、恩唐·维哈尔索、丹尼尔·克诺尔、弗朗西斯科·特洛巴、尹朝阳、尤尼扎尔、罗德尔·塔帕雅、维奥拉·孔蒂、AES+F 等在内的近60位中外知名艺术家(按出生年份排序), 全面展现了当代艺术的多元面貌与深刻内涵



在“天”篇章中,天象不仅是宇宙苍穹的无限奥秘,也是艺术家们不竭的灵感来源。他们运用光影、色彩与形态的变化,勾勒出宇宙的无垠与神秘。




在“地”这一篇章,草木山川、自然万物成为艺术家笔下的主角,他们通过细腻的笔触或是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而在“人”这一篇章,艺术家们则聚焦于人类社会的复杂面貌,探讨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以艺术的形式传递出对生命、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洞察。



艺术盛会

哲思之旅


本次展览全面呈现了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及其深远意义,同时 深入探讨了东西方哲学与文化的融合 。艺术家们利用其独到的视角和艺术手法,将宇宙、自然和生命等宏大主题巧妙地融入作品之中,体现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深思。展览通过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深度合作,不仅呈现了东西方艺术家在艺术表现上的异同,更深入挖掘了这些差异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与文化价值。



馆方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不仅展现东西方艺术家们对自然、人类自身以及人类与社会和未来关系的深刻探索,同时引导观众在这场东西方哲学碰撞与交融的展览中体验艺术之美的同时,感悟到“日月光华”所传达的哲学之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