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阿拉丁指数
阿拉丁指数(aldzs.com)专注为小程序从业者提供最新锐最具深度的行业报道。依据阿拉丁统计平台(aldwx.com)和阿拉丁指数(aldzs.com)的大数据分析解读,发现更多高成长性的小程序,同时还会定期发布小程序榜单及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阿拉丁指数

依靠消费场景创新和用户的几何式增长,「群接龙」轻松积累500万用户,40%+留存率(第114期)

阿拉丁指数  · 公众号  ·  · 2019-01-03 22:02

正文

您是否经常被微信好友或邻居,甚至社区小卖部、水果摊老板拉进某个微信群,群里时不时的会对当季新鲜上市的柚子、橙子等水果进行讨论,甚至可以看到一张张真实的原产地图片。在身边朋友或者群成员的推荐下,可以直接点进微信群里的链接用微信支付付款,第二天在自家小区楼下的水果店或者便利店到货自提。

大家都在不知不觉间近距离体验到一种新兴的电商模式,基于社交媒体和分享的中国式电商——社交电商。它依靠消费场景的创新和用户的几何式增长野蛮成长,仅半年就吸引近20亿元资金流入市场。

国内电商巨头鼎立,很多年里都没有闯出新的“京东”、“淘宝”。2018年7月,基于社交分享的「拼多多」横空出世,一举占据了很多人的社群和朋友圈,硬是在国内电商巨头的夹缝中窜到美国上市了,估值近300亿美金。通过打通社交关系链,靠人来带动卖货,极大地提高了交易的效率、降低了成本。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群接龙」自上线以来, 长时间占据阿拉丁指数榜单TOP10 的位置。 目前有500多万用户,日活跃25万,月活200万,月留存率在40%以上。 这样成绩优异的「群接龙」初期定位竟然只是帮助群主减负、提高处理微信群中那些繁琐重复工作的效率,例如活动报名、自动统计、投票、收款等。


灯妹儿很好奇「群接龙」是如何获得如此高的留存率的,也很想知道其CEO吴彬先生在怎样的情况下,决定转型社交团购。恰好吴彬先生即将作为主题演讲嘉宾出席1月5号阿拉丁5000人小程序年会,灯妹儿趁机跟吴彬先生好好聊了聊。



精彩采访内容如下:


灯妹儿:在创立「群接龙」之前,您有哪些从业经历或者创业经历?创建小程序的初衷是什么,看到了怎样的市场潜力?「群接龙」是如何开启冷启动?

吴彬(「群接龙」CEO): 我在2005年就开始创业了,算是创业老兵了,有过两个比较难忘的创业经历。2005年—2014年,做某领域的软件服务创业,做过项目,标准的软件产品。后来做在线教育系统,提供SAAS服务,在交通领域做到比较专业的水平。2014年—2017年,做社区团购,具体的社区团购业务,因为团队不够专业,精力过于分散,最后收缩,砍掉具体的业务。2017年3月决定回归自己的专业,选择一个切入口,重新做回软件产品,也就有了现在的「群接龙」小程序。

创建「群接龙」的初衷,是希望找到一个点,与自己积累的经验结合,做一个小程序产品。小程序非常适合群场景的服务,社区团购本来的主要交易场景就在微信群里面,尽管我做社区团购的业务失败了,但是我还是很看好社区团购未来的发展。我可以用一款优势产品,降低位置,做社区团购在微信生态里的基础设施,继续服务它。

「群接龙」没有特别的冷启动概念,实际上是2018年「群接龙」有一定名气后,我才知道有“冷启动”这个名词。当时我们做出来,第一个版本是非常简洁的,我随便丢到几个群里,很自然就裂变开了。


灯妹儿:请您详细介绍一下「群接龙」这个项目?什么时间建立?从创立到现在都获得了哪些成绩,对于这些成绩是否满意?

吴彬(「群接龙」CEO):「 群接龙」这个小程序,我们在2017年3月内部立项决定要做。4月上线,从上线到今日,每月都在持续的增长。目前日交易已经突破200万。群接龙主要的使用用户还大多集中在广州、深圳,我们希望有更多区域的用户能发现它、使用它。我们需要主动触达目标用户,目前这块工作比较滞后。

灯妹儿:团队对于「群接龙」小程序定位是什么?这款产品的核心是什么?提供了哪些服务?主要面对的用户是哪些,目前有多少用户?留存率如何?日活达到多少?

吴彬(「群接龙」CEO):「 群接龙」的根本定位是群工具,继而基于群而高于群,为基于群的主体,比如社区、品牌供应商提供主页,继而提供连接与赋能能力。尽管「群接龙」的使用场景非常丰富,比如有订餐接龙、作业接龙、互动等,但我们锁定的主要用户还是社区团长、品牌供应商。目前有500多万用户,日活跃25万,月活200万,月的活跃留存率在40%左右。

灯妹儿:上面我们也聊到了关于流量的问题,那么当我们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流量池之后如何能提高用户留存率呢?您觉得就现在这个阶段用户的需求是哪些?「群接龙」如何刺激用户的活跃度?

吴彬(「群接龙」CEO): 说实话,我并没有流量的概念。提高留存我们的方法就是以用户为中心,挖掘需求,创造性满足需求,真正做一个有诚意、有价值的产品,用户留存自然提高。我们恐惧的不是留存率,而是不懂用户。我们有3个阶段的商业模式,相互衔接迭代,需要根据自身的能力,有节奏地安排需求,满足需求。我们现阶段主要为使用群接龙的主体,比如社区、品牌供应商提供主页服务。他们只需要在「群接龙」小程序上轻松开通即可,马上获得类独立小程序的服务。


「群接龙」刺激用户活跃度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为他们创造更多的价值,并触达、清晰的告知他们。


灯妹儿:对于之前很猖狂的“山寨”事件,您是如何看待的?您是否担心外界抄袭或者山寨「群接龙」?

吴彬(「群接龙」CEO): 确实有很多创业公司甚至大型的公司在抄袭「群接龙」,比如有家上市公司提供小程序插件服务,不仅产品形态模仿,连名称都叫“群接龙”,可见国内创新能力还是比较差的,很多人都想走捷径,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


担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们唯有更加紧密地服务用户,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价值创新,领跑出来。

灯妹儿:目前「群接龙」拥有这么多的流量,会考虑哪些方面的变现合作?小程序目前会多久迭代一次,主要会更新哪些产品功能?目前哪些功能会更受大众喜爱,使用的频率最高,他有什么优势或者特色?

吴彬(「群接龙」CEO): 到今日我依然没有流量的概念,「群接龙」只是一个工具,流量都是用户自己的,所以从未曾考虑过变现合作。我们通常会一周迭代一次,有用户的需求,也有基于我们设定商业模式需求的迭代。目前「群接龙」最受欢迎的还是创新的接龙活动形式,它是基于原生的微信群接龙样式,很适配于群体的团购业务,真实、透明、可信任。

灯妹儿:目前社区团购风口巨头入局、一线资本押注,社区团购平台大战一触即发,社区团购是会像去年火极一时的无人货架一样归于沉寂还是成为持续火爆的商业趋势大家议论纷纷,对此您的看法是什么?


吴彬(「群接龙」CEO): 尽管社区团购在今年迅速成为一个风口,远超我的想象。大多数机构都把他视为一个新渠道,新的供应体系,我觉得它更偏社交,而不是偏团购;它更偏去中心化的碎片化团购,而不是中心化的团购,它是一个有规模不经济的模式,并不是越大越好。


团长是核心资源,而团长是难以控制与统一管理的,如果做到了,相反她管理的群活跃度也会下滑;社区团购是开始而不是终点,是社区经济的崛起,是消费者社区的兴起。我们基于这些理解,正在为社区连接、赋能。

灯妹儿:上面也说到社区团购风口,也想了解一下「群接龙」将如何参与到社区团购这个风口中?接下来的计划是有哪些?

吴彬(「群接龙」CEO): 我们从未有意参与社区团购的风口,我们做的事情特别小,必须专注于用户,专心做好自己,做一个真正创造价值的企业,不断拔高团队的优势能力,准备好迎接这越来越寒冷的冬天。我们产品的准备基本到位了,春节后,计划加速推进面向社区的连接,为社区赋能,让社区生活更加的美好。

灯妹儿:在阿拉丁小程序总榜TOP10内一直活跃着「群接龙」的身影,从「群接龙」本身来说有哪些技巧或者运营逻辑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吴彬(「群接龙」CEO): 很多东西都是非常简单的,一定要敢于做小,越小越有穿透力。只要做一个足够好的产品,我相信依靠微信生态强大的威力,还是非常容易裂变传播的。


我是「群接龙」的产品负责人,尚有些理解没有足够的通透,导致「群接龙」有些复杂,做得还不够好。突破认知,靠近本质去理解事物是我当前需要多花时间的。在技巧、运营层面我们尚未开始,期待向同行学习借鉴。



写在最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