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农业大实话
农业新知识介绍,互联网农业应用,农业补贴,农产品销售,渠道建设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哔哩哔哩  ·  纪录片首曝,《哪吒2》的幕后秘密 ·  17 小时前  
哔哩哔哩  ·  如何应对“致命”流感? ·  17 小时前  
哔哩哔哩  ·  全网1亿粉丝的毒舌大神,来B站了! ·  17 小时前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企业巡展——【2 ... ·  昨天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企业巡展——【2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农业大实话

粮荒、田荒、钱荒、村荒,人荒。姑娘荒,才是农村最大的荒

农业大实话  · 公众号  ·  · 2020-10-28 07:16

正文

最近我常思考一些这样的问题:一个没有女人的社会将是怎样?

一个村落没有女人将会怎样?

一个家庭没有女人将会怎样?

一个母亲没有女儿将会怎样?

一个孩子没有母亲将会怎样?

一个农村小伙没有姑娘谈情说爱将会怎样?

这些问题时常在考问着我,我将如何做出回答?

据说早在180万年前,中国大地上就繁衍、生息着中华民族的先祖。村落形成也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我想中华文明是伴随着村落文明不断成长、发扬、光大的;我想,中国的人口也是随着村落的不断成长,兴旺茂盛的;我想中国的城廓也是随着村落的壮大,不断繁荣昌盛的。至今,中国密密麻麻、星罗棋布的村落,还是中华大地上一道最靓丽的风景;一笔最询丽多彩,宝贵的遗存;一座最宏伟的历史文化宝库;一片生机盎然的生命之源。试问世界上有那个国家象中国村落这样壮观、繁多、博大、厚重、深远。中国村落发展到至今,应该是中华人的骄傲!


难道现在的村落,在约干年之后,也会成为后人考古的对象吗?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扩展,中国村落的价值,会发生不断的改变、更新、扩展、增容。但也会凋零、消亡。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但中国村落这一文化特征,是永远不会消亡的。只会进化,不会退色。永远是中华后人的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就象我们的中华先人一样,虽然它们一代代离去。但中华后人会一代代沿着它们的路走下去。中华精神是永存的,不朽的!


中华村落在历史的进程中,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强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未来还必将为中华崛起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它的历史功绩,是永远会记录在中华发展的史册上。


历史的车轮走到今天,科技进步日新发达,社会理论日新创先,社会形态日新更替,生活方式日新精彩,生活质量日新提高。村落这一古老的社会形态,又到了人们不得不思考的时候了。村落今后的发展将如何去?又符于它什么新的历史使命?中华后人不得不做出回答。


工业的迅猛发展,城市的日益发达,生活的多姿多彩,吸引着无数的农村青年人,潮水般的涌入了城市。去寻找它们的幸福;去寻找它们的人生价值;去寻找它们的爱情;去寻找它们的家。生他养他的祖祖辈辈的村落,已不是他们留恋的地方,长米长麦的飘香田园,再不是他们洒下汉水的期守,池塘边,小河旁,再不是他们谈情说爱的密地,勤劳朴实,扎羊毛巾的农村小伙,再不是农村姑娘青睐的对象,农村小伙也想找一个城市妹做为对象。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姑娘,反而显得是哪样陌生,同样都在一个城市打工,遇到一起,只是擦肩而过,似乎不是同庄,但它们都想找一个理想的对象,却是哪样的渺茫。结婚买房却难倒了它们的二老爹娘,剩男剩女,人们怎样看待这样现象,打光棍吧,真的是人生创伤,二老父母盼儿长大,就是为了儿孙满堂。村落的繁荣昌盛,还需后人传承。


说实在的,现在的农村荒,真的不是粮荒、田荒、钱荒。真的问题是‘’人荒‘’。特别是农村姑娘‘’荒‘’。农村姑娘的出走,农村姑娘资源的欠缺,给农村一些家庭、小伙,确实造成了找对象难的困扰。这不能不说是当下农村的最大难题和苦痛。也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家庭经济条件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们的吃穿住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说粮,多少年来,粮食一直是困扰农民的大问题。粮食不够吃,糠菜半年粮,饿肚子,是每个人必经的苦难。也是人们最痛苦的记忆。改革开放以后,广大农村家庭从吃粗粮为主到吃白面大米为主;从吃野菜到餐桌肉食不断;从温饱到吃的好,吃的精。应该说,广大农民的家庭,当下吃是没问题的。


再说住,我记得农村家庭,大量换房,高潮有两次。先是经过几年的积累,农村大部分家庭,从土坯房,换成了砖瓦房。又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农村大部分砖瓦房,又换成了四合头一院,予制结构的大楼房。应该说,农村一般家庭住的还可以。甚至有的还很高档。住对一些农村家庭似乎也没有多大问题。有些家庭的房,是足以供儿女结婚使用的。


其次,再说钱。虽然现在彩礼要的高,现在只要家里有适龄结婚的孩子,一般家庭拿出一,二拾万,也不是多大问题。就算缺钱,亲戚朋友借一些,一般的家庭也能挤一挤把孩子的婚事办了。


第四,再说田。虽然现在年轻人都出外打工了。但只要父母身体健康,也是能把田种上的。粮食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粮食也没有多大问题。田也不会荒芜。


为什么现在的农村家庭,吃、住、行,经济条件都不错,就是发愁儿子取不上媳妇呢?为儿子的婚事愁煞了多少农村父母。以我村为例,全村有400户,1300口人。有60个适龄男青年需要结婚。都还没有找到对象。有的家庭条件还很不错,家有楼房,有车。也有一定的存蓄。可就是发愁找不到对象。这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放眼望去,现在到农村大街小巷,田间,看不到一个姑娘,就算是偶尔见到,也是在节假日,但也是匆匆过客,来无影,去无踪。自然农村没姑娘,农村小伙说媳妇就比较困难了。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姑娘,人生观、择偶观、爱情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她们再也不愿沿袭母亲的老路,每天生活固定在一根轴上,不是围着锅台转,就是围着田头转;不是围着丈夫转,就是围着孩子转。脚不出户,生活单调乏味,劳累辛苦。现代大部分农村女孩,也想通过读书,跳出农门,走出大山。去寻找属于自已的哪份幸福。这种心情也是人们能理解的,同情的。但村落没有女孩,也给农村男青年带来许多隐忧。特别是造成了农村男青年结婚,取媳妇的困扰。这也是人们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

我记得,我们结婚年龄的那个时代,虽然条件没有现在好。但说个媳妇还不是很困难的。一般的农村小伙找个对象也还不成问题。特殊情况的家庭除外。一个村打光棍的也是凤毛麟角。从村东到村西,也是数得来的。哪时找对象的范围,都是近邻十里八庄,或夲村。都是守土为业,守家成家。青年男女都在一个村里相处。都是在一块田里劳动。互相家里条件,人品,也都大致了解。记得哪时就是盼放电影,赶庙会。只要邻村有放电影,庙会,是农村青年男女最高兴的事情。它们成群结队,到邻村瞧戏,看电影,赶庙会。成了农村青年谈情说爱的最佳场合,也是认识邻村姑娘的绝好机会。我就是用这种方式,认识我现在的老伴的。再说那时找对象也没有现在这样过高的条件要求。一般家庭不论房好房坏,有住处,有几百元的彩礼,一百斤面,也就把婚事办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