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师生农村调查记
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战略之一,
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指导新时代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必将开启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新时代。
乡村的现状如何?应该如何振兴?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工商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教授、原北京师范大学“农民之子”——农村发展促进会创建人彭方志与同事许学梅于7月13日,带领重人科“乡村振兴”服务团12名同学前往重庆市合川区双凤镇黄池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
黄池村属于重庆市合川区双凤镇,在重人科东方,直线距离5-6公里,距离原保合镇(现已合并到双凤镇)2公里。该村辖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属于深丘地形。村委会办公楼不在村里而在在集镇上,与其余几个村在一起。经事先联系,常住合川的该村村主任黄先生在村办公楼与调研团汇合。
据黄主任介绍,该村户籍人口2600,实际常住人口700多,且500多是60岁以上老人,其余为学龄前儿童。因为农村常住人口减少,村里的小学已经撤并,故没有学生常住。村里的种养殖业主要由500多老人中尚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人承担,而在外务工经商的村民大多数不愿意回家再当农民,我们一路看到确实有很多土地被抛荒。黄主任陪同我们驱车前往村庄进行调研,碰巧同行的还有镇综治办、派出所、村医院的干部,他们是到村里看望特殊村民,后者是指身体残疾、精神有问题、吸毒人员和孤寡老人。黄主任告诉我们现在与以往不一样了,区上镇上的干部经常下乡解决问题;此外,现在村干部的工作主要也是服务、管理常住村里的特殊人群,产值等经济指标不再是考核的主要内容。
路上我们看到公路两边的硕果累累的李子。黄主任告诉我们,去年李子可以卖到5块1斤,
今年李子大丰收却只有0.6块,因此许多村民不愿意回来采摘销售。看来,缺乏技术,没有市场促销力量的小农经济确实难以对付这种波动。
到了村里,我们看到该村的入户路建设基本完成,可以通行摩托车的小公路联通了家家户户。同时我们发现,村里的手机信号也很不错,可以上网。
此后,我们到了采石场。该项目负责人谈到
,采石场从村民租用土地,促进当地土地流转,稳步推进乡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和经营权流转;解决部份有上岗证的村民就业问题,增加政府财政收入,间接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我们认为,农村现状确实有值得忧虑之处:人口减少、土地抛荒。
但是危中有机:制约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曾经是人口过密化导致的小农经济,随着大量人口的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可能。
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城乡一体化也已经成为可能。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开展制度创新,促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农业,建设美丽乡村。可以预料,农村的经济形态、社会形态即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几千年传统的小农经济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农业的现代化反过来又将促进城镇化、工业化的深入发展,最终城乡一体化回归大自然。
此后,调研团由彭方志教授在村民尤师傅家中演示了示范性入户调查。
乡村振兴团来到了村民尤师傅家中,尤师傅虽然是黄池村人,但其家却在集镇上,这是因为村里建设建材厂征用了他家的地。类似的100多户附近几个村里的村民都集中安置在集镇上。尤师傅本人则在重人科担任楼管工作,只是有空回村看看老人。
当得知调研团是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乡村振兴团,尤师傅一家人十分欢迎,并主动提出为我们带路。尤师傅夫妻俩在附近从事服务工作,年收入大约2万多;当谈及到乡村振兴略,
尤师傅表示他已经强烈感受到国家对农民的扶持力度很大,乡村振兴对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
尤师傅多次面带微笑谈到家里孩子大学毕业已经在北京工作5年了,自己对当前的幸福生活很满足,没有其他强烈的愿望,这与许多人急于升官发财的浮躁很不一样。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新型的中国农村公民。
国家加大对“三农”扶持力度,人民自己辛勤劳动,掌握一门技术,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更是达到乡村振兴,人民富裕的捷径。
值得注意的是,尤师傅夫妇对低保等国家扶持政策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不应该养懒人,那些好吃懒做的人,不应该得到国家的照顾。在乡村持有类似看法的人不少。
很巧的是,
当日德商汇在村办公楼举办乡村振兴交流会
,调研团躬逢其盛,也参与了交流。
德商汇是近几年成立的新型组织,是依托移动互联网成立的专门连接、服务、温暖中小微创企业的公益社群;是一个免费、互助、包容、开放的资源共享、社交学习平台。
其以“打造中小微创企业社群生态系统;建设中小微创企业产业创新孵化平台;创建中小微创企业家正能量精神家园;促进中小微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使命。他们也准备在全国布局,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致力于乡村振兴,
他们谋划在双凤镇的江北村建设一个德商小镇(双凤未来国际村)。其思路是,产业要面向未来,布局未来,建设新型农村,稳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农民的收入要从农业和非农业多领域获得,要把特色绿色农产品,从供给侧着手,提升品质、强化品牌,使之成为礼品、奢侈品和纪念品;
农民收入要从土地要素、技术要素、服务要素中实现;环境转化收入优势要实现,致力于打造美丽乡村,促进旅游业发展。
此次调研,我们走访了36家农户,完成了32份调查问卷。人类发展最终将回归自然,回归本源,要坚持生态优先发展,全面推进、精准施策,实现振兴目标。“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要路径,要我们大家为之勤奋而不懈努力。人民热爱乡村生活,期盼更美好的生活环境,是中国发展振兴和富强的强大基石。
乡村振兴就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目标。广大青年以及大学师生在这方面是可以并应该有所作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