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视觉杂志 最受欢迎图文公号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视觉志
“考试结果出来了吗?”
“工作找的怎么样?”
“你能拿多少年终奖?”
“为什么还不结婚?”
“你家小孩这是怎么了?”
从小到大,我们会听到无数这样的话,有一些来自真正关心你的人。我们愿意与之交流和倾诉。然而有时同样的关心,我们听完,心里却并不是很舒服。
但人的第六感有时真的很准,当我们一五一十、诚恳地去应对这些让我们不舒服的关心时,谈着谈着,你会发现,对方“热情”的询问,很多时候的确并不是真的关心你。
你会发现,很多人没有
边界感
这种东西,自己的事情未必处理得好,却热衷于对别人指手画脚。
世上的关心有很多,不怀好意也在其中。
01
有一种关心很可怕,便是
通过揭开你的伤疤来炫耀自己的生活
。
“××,你不要熬夜了,你看看你的脸,又暗又黄。你看,我从来不熬夜,所以即使我比你年长几岁,皮肤也比你好很多。”
朋友,你关心我的皮肤,为什么要扯自己的皮肤?可是这种人,你不称赞她皮肤好,她绝不会善罢甘休。
“你怎么了?和男朋友吵架了?我早跟你说了你家那位真的不靠谱,你看我家这位blablabla……”
直到你说:
“哎呀,还是你幸福,你男朋友对你真好。”
她才会心满意足地离去。
更别提那些女儿嫁掉第二天,就开始上门游说别人家女儿嫁人的七大姑、八大姨们……
一直在想,这种人是有多空虚和可怜。才会
用
如此迂回的方式,拐弯抹角的去求得别人的称赞
。表面上是关心你,实则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以一副过来人的姿态、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不顾别人感受指点别人人生的人。与其说是关心你、为你好,其实不过是自持以胜利者的心态俯视你。
每个人不同,并非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以为自己令人羡慕,说不定别人根本不稀罕。
02
还有一种令人头疼的关心,来自于比你年长的人。
曾以为年长于自己或是经历多于自己的人必定有他的智慧,现在发现,他们只不过是爱管闲事。
“××,你今年多大了,结婚了吗?”
“没呢,现在还不太想结婚。”
“你现在不想结婚以后一定会后悔,你身为一个女人,没有孩子,你的人生完整吗?你对的起你爹妈吗?我这就是不拿你当外人,是真的关心你才跟你掏心窝子说这些。”
这种动不动就把日子替你打算好了的人,是类似一种生化武器般的族群。他们可能是家对面的碎嘴大姐,可能是生活空虚的七大姑、八大姨。
他们根本就不是关心你。也不是真的想要你的生活过的多么圆满,他们就是无法接受别人与他们的不同。一定要让你跟他们成为一种人,才会觉得心愿达成。
03
还有一种人,关心你的生活状态,只为展示他自己引以为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你昨天去哪了,那么晚了看你还没睡
”
“哦 我去跟朋友喝了个酒”
“年轻人不要老是喝酒,喝酒伤肝。我邻居的大舅家的亲外甥,也愿意没事儿喝点儿酒,喝着喝着就进医院了。我这是为你好,你好好想想吧。”
或者
“××,你这么高还穿高跟鞋啊,你要小心哦,听说经常穿高跟鞋的女孩将来容易难产。”
不管你的具体状况是什么,这种人在“关心”你的时候,绝对不会给你反驳的机会。说出这些“关心”话的人,往往会越说越嗨,关于婚姻家庭、道德伦理、健康养生学的那些大道理,就像瓢泼大雨一样往你身上砸。
但是真正关心你的人,是不会强迫你的。如果在你明显不愿意谈起某个话题、脸已经拉的那么长、气氛已经尴尬到爆炸,他仍然一再强调自己的那套哲学时:
这已经不是关心了,这就是一种精神迫害。
而这些人,只是为了讲出自己那些大道理,博得别人的认同感。
自己说的眉飞色舞,心满意足离去,哪里还记的当初自己是为了“关心”一下你?
04
我们身边可能还会有这样一种人,在你身边时:
“亲爱的,最近看你闷闷不乐的,有什么心事可以告诉我。”
“谢谢亲爱的,我就是为了买房子的事儿发愁”
一转头,在某个你看不见的地方:
“最近怎么××闷闷不乐的啊”
“呵呵,人家都要买房子了,哪有功夫闷闷不乐。”
前脚你以为她是真的关心你,后脚你的所有私事成为了圈子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秘密。熟悉的“关心”、熟悉的套路,熟悉的八卦手法,浑然天成。
关心和好奇心本身就是两码事,
那些打着关心的名义去满足自己好奇心的人,无非是伪善与八卦的集合体。
毕竟,他们知道的越多,才能更好的落井下石。
05
最后一种关心,来自于最爱我们的父母。
他们总想参与我们人生中的任何事,与上面几种情况相比,他们当然善意的多。他们认为,自己的干涉,是一件对孩子成长有好处的事情,但达成的结果却恰恰相反。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界定,叫做
“ 非爱行为”
,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一种非爱掠夺。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
父母不敲门就进入孩子的房间,美其名曰:“我为你做了那么多,连看看你在干嘛都不行吗?” 这便是以一种爱的名义,所进行的一种强制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
我们不能说辛苦养育自己的父母是自私的,但可以中立的说,这是缺乏个人边界感的表现。
正因为没有边界感,所以在我们让父母不要干涉自己的生活时,他们才会感到委屈。
缺乏个人边界,真不把自己当外人,这就是中国家庭关系最常见的痛苦根源。
06
在生活里,总会有这些瞬间让你感到不舒服。可能是小时候被父母打着“关心你的生活状态”偷看日记的时候、可能是在成年后被问及工作、配偶、孩子的所有状况的时候、甚至可能是出租车上司机打量一眼,就开始询问你的工资、工作、和生活情感的时候。
那些无数次,我们的内心狂喊着一万遍“我明明和你不熟”的时候。
当你明显的感觉这些人对你的关心和问候,
让你不舒服时,就是你的
个人边界
被侵犯的时候。
请不要给这些人留所谓的面子,也不要因为这些人的一句
“我不过是关心你,你这么敏感干嘛”
而否定自己,认为是自己的错。
真正的关心,应该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你不多说,我不多问”。
应该是在你倾诉苦恼后,设身处地地为你分析问题的利弊,耐心地安慰、鼓励你。
绝对不是“关心”完之后,又给你加倍奉上心塞和负担。
尊重别人的隐私,不干涉别人的生活,这是教养,也是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