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衡阳信安
船山院士网络安全团队唯一公众号,为国之安全而奋斗,为信息安全而发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PChouse家居APP  ·  白墙+原木,法式自热风美到我不敢认! ·  11 小时前  
PChouse家居APP  ·  Deepseek怒怼ChatGPT,究竟谁更 ... ·  昨天  
PChouse家居APP  ·  不要电视茶几,LDK+图书馆buff叠满的学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衡阳信安

因为这5条真相!90%的学生不适合学信奥

衡阳信安  · 公众号  ·  · 2024-07-17 00:00

正文

对于大多数中小学生来说,信奥课程可是有点“超纲”的,不太适合哦!


你比如说C++、数据结构、算法这些,本来是大学里的专业课程。但因为特长生政策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开始学C++,参加信息学奥赛,希望通过这个渠道进入心仪的学校。


但说实话,这条路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你想走这条路,得先看看自己有没有满足这几个条件!



年龄要合适

Part.01

●●●



年龄上比较合适的推荐4-7年级。太小了理解不了,太大了又怕出不了成绩或者时间不够用。


好多家长都想要孩子去学信奥,也知道学信奥的孩子数学基础都很棒。但心里又犯嘀咕,不知道自己孩子行不行,能不能达到那个要求。分享老师介绍的一个特管用的方法:看看孩子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把小学数学给搞定了。


这个小学数学啊,主要是算术和方程那块儿,不包括几何哦。算术呢,就是整数、小数、分数那些的四则运算,整除、因数、倍数、质数什么的基础数论,还会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些就是考验的内容。


那时间怎么定呢?这个得看孩子的年级。三年级的孩子,得一个暑假加上一个学期;四年级的孩子,就是一个学期。如果孩子能在规定时间里搞定这些,那学信奥肯定没问题。


咱们说,三、四年级是学信奥的入门年级,太小了不太建议。如果家长有让孩子学信奥的打算,最好是从现在开始,让孩子提前把学校里的数学给学会了。这样一方面可以看出孩子现在的智力水平是不是合适,另一方面也为孩子学信奥打好基础。


不然的话,直接让孩子去学信奥,可能会发现问题多着呢。



>>>>>




得有兴趣

Part.02

●●●



学C++之后,得有兴趣。如果没有兴趣,那孩子的思考和练习就不够深入,想出成绩可就难了。


虽说科技和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而这块基石得从孩子们抓起。如果孩子对数学有热情,脑袋也灵光,那咱们就应该支持他,让他去探索和学习。


但咱们也不能光让孩子跟别人比,或者给他设定一个固定的目标。虽然这对升学有帮助,但如果孩子学不下去了,也不能轻易放弃。对于小学生来说,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毕竟长远来看,这对他只有好处。


咱们要敏锐地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特长,根据他的实际情况来教学,别给他太大压力。这样不仅对他好,也对咱们自己好。我们要积极地支持他,陪伴他成长。


有个家长朋友的孩子,从去年三年级升四年级的暑假开始学信奥,到现在快10个月了。虽然自学的过程挺坎坷的,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但他接触的知识越来越丰富,自学能力也提高了,自信心也增强了。


通过这个家长朋友的案例分享,他这段时间的陪伴和指导,以及对教育观念也在不断调整。那么给家长朋友最大的体会就是要尊重孩子。


这个尊重啊,体现在几个方面:

1、如果孩子能看得进去书,就相信他有能力学懂。


2、别轻易备课去教他,你的水平不该是他的天花板。


3、别孩子一犯错就批评,给他点时间,让他慢慢适应。


4、别总是说“这个很难”,换个说法,“这个相对复杂”更合适。


5、别替他做决定,特别是关于信奥这条路是否继续,多听听孩子的想法。





学有余力

Part.03

●●●



学校的课程要学好,成绩得靠前,作业得快快完成。这样才有时间学编程,才更容易出成绩。


比较好的路线是,四年级开始,小升初前获得CSP-J一等奖;初中阶段获得CSP-S一等奖;高中阶段获得NOIP一等奖。初一开始的,在初三前获得CSP-S一等奖。






数学要好

Part.04

●●●



信奥后期主要考数学思维和建模能力,数学成绩好或者数学思维强的,信奥就容易出成绩。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课内成绩已经很不错了,逻辑思维也挺强的,还有多余的精力,那就可以考虑开始学了。那些课后愿意自己花大量时间琢磨题目的孩子,那是相当适合的!


但是呢,如果只是被父母拉着去上课,只是去那儿混个脸熟,凑个热闹的,那可就不太适合了。


如果孩子学了一年,CSP-J初赛都没过的;学了2年,CSP-J复赛没上100分的(也就是强省二等奖,弱省一等奖水平)。基本上说明不适合学了。




学习习惯要好

Part.05

●●●



听讲、总结、复盘、举一反三、课后练习,这些都是信奥需要大量练习的,一道题可能要花两小时呢。


理科知识啊,可不是老师讲一遍你就全能吸收的。讲真的,课堂上听的那点,很少能真正变成你的本事。到了中学,更是这样。你光听课,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的部分会越来越少。


有人会说,不就是听完课做练习嘛!但我得告诉你,自我建构和刷题可不一样哦。


你得记住,要想在课堂上更好地吸收知识,尽可能地变成自己的能力,就不能只是被动地听。你得提前自己预习,提前思考问题。


这样的话,课堂上你就能和老师的思路同步,那些你之前没想明白的地方,通过老师的讲解,你会受到启发。这种启发,只有在你自己深入思考过,还有点小困惑的时候,才会特别有价值。


课后刷题,如果知识点没有吃透,前因后果没搞清楚,那就是白费劲。


那么课后怎么自我建构数学能力呢?


首先得通过课本例题,通过定理定义,把概念性质搞懂。然后去做练习,发现问题就回到知识点去琢磨,理解了再继续。


错了就及时订正,做好备注,提醒自己为什么错。期末考试前,把这些错题过一遍,看看自己是否真懂了。


这个过程才是数学能力的自我建构。不是简单地刷题,记题型技巧,那都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


数学要学好,得建立在完整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归纳总结来提高能力,找规律,优化效率。这是自主学习的基本素养,不是老师能直接教的,更不是补课能解决的。


所以老师总强调,数学、物理,得自己琢磨明白,不是老师教明白的。这个明白,得自己努力去琢磨,别人替代不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