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浙江日报有风来
云世界再美,也要有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日报  ·  刚刚,抵达杭州!这才刚刚开始... ·  4 天前  
FM93交通之声  ·  著名电影人回应:绝不撤档! ·  4 天前  
FM93交通之声  ·  最新!8车28.5万!当地深夜公布了 ·  4 天前  
杭州交通918  ·  突发!一罐车侧翻,粗苯泄漏!最新通报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浙江日报有风来

这场“小众”特展,一眼望尽千年

浙江日报有风来  · 公众号  · 浙江  · 2024-12-23 13:04

正文

工作日的下沙奥莱美术馆,馆内稍显安静,大多观众凑近玻璃,细细欣赏。“没想到,在杭州一家商场的美术馆能看到这么多珍贵的古籍宝贝,真是难得。”一位从北京慕名而来的古籍爱好者由衷地说。


观众正在欣赏“琳琅萃珍——唐宋元明清典籍特展” 。下沙奥莱美术馆 供图


这里正在举办一场“琳琅萃珍——唐宋元明清典籍特展”,即便放眼全国,这场特展也显得有些“小众”。那么,这场小众的古籍特展,我们可以看到什么?


展出的近150件典籍,许多都是孤本和珍稀善本,“一页宋版一两金”的宋刻本就有32种之多,展品时间跨度从唐宋至明清,近百件展品为首次公开展览。




本次展览展品。下沙奥莱美术馆 供图


“这次展览的展品形式多样,涵盖了捺印本、写本、刻本、活字本、绘本、套印本等多种类型。” 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翁连溪介绍,从这一部部珍贵的古籍中,可以窥见中国书籍史从写本时代走向印刷术繁荣的历程。


展厅中,泛黄的古籍和纸张陈列在玻璃柜中,仿佛跨越时空。吐鲁番出土的东晋至南北朝时期写本,这一时期的写本全国罕见,而且多为残本;西夏中后期汉文活字本,可能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汉文活字印本实物;北宋刻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用珍贵香料沉檀龙脑水研墨书写,这样的印刷方式在现存典籍中仅此一例;明清宫廷内府羊脑笺泥金写本,是内府写经中的极品,宫廷御用,历久不坏,虫不能蚀。


明宣德羊脑笺泥金写本——大般若波罗蜜多

五百六十八卷 。沙奥莱美术馆 供图


在一本本的珍贵古籍中,也可以看到纸张和装潢形式的演变。这个展览中,西晋的纸张、南北朝的纸张、隋代的纸张、唐代的纸张、宋代的纸张再到到明清各种纸张,材质、颜色、薄厚的差异,一目了然。而古籍的装潢形式包括梵夹装、卷轴装、经折装、册页装、线装等,让观众们直观领略古籍之美。


展览的尾声,精美的姑苏版画引得不少观众驻足观赏。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的姑苏版画仅辽宁省博物馆存有一张,近些年回流了少量姑苏版画。本次展出的《游园图》《一团和气》《耕织图》等,都是姑苏版画的经典代表作品。


清代丁亮先姑苏版画蜡转春回。下沙奥莱美术馆 供图


在不少专家看来,姑苏版画是中西合璧的典范。在清代康雍乾三朝发展达到顶峰,姑苏版画在木刻版画套印、填色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铜版画的构图技巧,吸收了焦点透视、明暗造型等技法,以木刻呈现铜版画的效果,画风别具一格。


一眼千年,尽览菁华。“这场展览不仅有观赏价值,还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 翁连溪说,在这些珍贵的典籍文献中,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变迁、文化的交融和传承。


金亮在捐赠仪式现场。孟超 摄


说起这场展览,不得不提到古籍收藏家金亮。本次展览的展品大都来自他的收藏。痴迷收藏古籍的他,家藏古籍4万册,在国内的古籍收藏界都颇有名气。在金亮看来,收藏古籍不仅仅是个人的兴趣爱好,更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传承事业。


这些年,这位收藏家的眼光不仅仅停留在古籍收藏界,他更为各大博物馆捐赠了许多他的珍贵藏品。杭州国家版本馆内,陈列着不少金亮捐赠的珍贵藏品。从《共产党宣言》系列版本1140多册,到五代雕版《陀罗尼经咒》、吴越国时期“雷峰塔经”,再到西夏中后期汉文活字印本等珍贵文物,每当版本馆有需求,金亮总是第一个响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