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陪伴有价格,孩子一定是出价最高的那个人。
——鹿妈
文 |
安歌
来源 |
女儿派原创
前天主持人李静忽然发微博说,半夜回家看到儿子留了一张便条,等看完纸条上的字,她瞬间不淡定了。
这张便条并非爱心留言,而是密密麻麻写着:“我恨双十一”。
原来,李静之前忙着筹办双十一项目,常常天没亮就要出门,回来已是半夜,已经很久没有陪伴孩子了。
仔细看这些字的底面,孩子还画了一个手掌的轮廓,也许孩子原本只是无聊涂鸦,可想起许久不见的妈妈,又思念,又委屈,才愤怒地写下这些“我恨”吧。
看着孩子写下这么多的“恨”,李静说,写出来也好,我会知道他心里的感受。
孩子也许不明白工作是什么,对生活的认识也模模糊糊,可他们最纯真的期待永远是父母的陪伴。
那些精致的衣服,昂贵的玩具,如果付出的代价是父母的陪伴,那他们宁可不要。
孩子需要我们的拥抱和陪伴,别让他们独自承担孤独的重量。
电影《差等生乔曦》里,小女孩乔阳忽然在学校弄伤了手,匆匆赶来的父母得知,受伤原因竟然是翻垃圾筒时被刀片割伤。
乔阳父母觉得女儿行为不可理喻,物质上从来没短缺过,竟然还要捡垃圾。
妈妈气愤地质问:你什么样子,像个乞丐,我们虐待你了吗?
被斥责的乔阳,先不肯开口,后来哭着说:我就是为了卖钱,我为了买你们一晚上时间。
他们终于想起乔阳之前提过,希望能参加自己的元旦演出,却被他们以“关门一晚上要损失三千块”为由拒绝了。
乔阳没有放弃,她拿出所有的压岁钱和零花钱,但是还不够,所以她开始捡垃圾攒钱,只希望能凑够那一晚上的“损失”。
我们永远无法想象,自己对孩子有多重要,如果陪伴也可以计算时薪,孩子愿意倾其所有。
当孩子是小婴儿时,我们会尽其所能的给予他温柔的怀抱,给他无尽的注视,可当孩子能走了,会跑了,上学了,我们似乎也可以慢慢松手了。
可是,孩子不管跑的多远,他都需要父母的陪伴,如同攥在手里的风筝线,知道有人牵着和看着他。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他们没有归属感,但他们会迫切地寻找,为了求得这份关注,也许会把自己置入绝境。
不久前,一名10岁男孩独自在虹桥火车站晃荡,民警询问后才知道,男孩这是离家出走了。
同时,男孩还是个离家出走的“惯犯”,出走次数高达100多次。
原来,男孩跟着爸爸生活,可爸爸经常出差,无人陪伴的他觉得自己很孤独。
视频里,男孩爸爸说,我也没办法,跟他好好说也不理解。
也许爸爸忙着挣一个更好的生活,可他却不曾想过,孩子出走这么多次究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
他不过是想要有人陪,有人说话,有人能接他回家,甚至被臭骂一顿也无所谓。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叹息,孩子为什么不听话,怎么就不能理解父母的难呢?
其实孩子不是不懂,他们只是太渴望,只是太弱小,弱小到没有其他办法。
最近微博上一个小女孩火了,她趁着爸爸喝酒醉,挥起大笔,把爸爸画成了灭霸同款。
女孩一边作画,一边还哼着改编的小曲:
“我把你画成猪,一只大的猪,让你今夜自己喝酒都不陪我玩。
”
女孩抱怨完了老爸,却又唱道:
“如果你不在,请记得我的爱,记住了,臭爸爸。
”
很多网友大呼,萌化了,不愧是爸爸的小棉袄,虽然嘴上怨你,气你,但心里却永远爱着你。
在父母面前,孩子就是这样没有立场的,当他们央求陪自己玩被拒绝的时候,上一秒嘟着嘴走开,下一秒听到呼唤又欢快地回来。
他们的小小世界里,只要爸妈愿意陪自己玩一会,还有什么可计较的呢。
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工作和家庭难以平衡,爱孩子就要拼命为他创造条件。
可是,这世上很多东西都可以补回来,
只有错过的童年和缺失的陪伴,过去了就再也无法回头。
最近一期《奇遇人生》里,大鹏(董成鹏)和阿雅来到贵州一所小学,看望这里的留守儿童。
看到这些独自生活的孩子,大鹏回忆起童年,他也同样没有父母的陪伴。出生后,先是母亲生了病,印象中父母一直全国看病,自己跟着姥姥生活。
后来,父母又一直忙于各种各样的工作,为了能给他提供更好的上学条件。
大鹏说:“我能理解父母做出的选择,都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条件,虽然我缺失了他们的陪伴。”
可谈起童年的艰苦,大鹏却笑笑说:
这不妨碍我们有一个有想象力的未来
。
对童年的大鹏而言,他期待的也许只是父母能多一点时间陪伴,这才是他最想要的的礼物。
工作的压力,生活的苦,那些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孩子总有一天会理解,他们也会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
可那些错过的时间,孤单的背影,独自摆弄玩具的失落,就像一片乌云,永远覆盖在孩子心里的某个角落。
看过一个短片,男孩放学回家,妈妈简单打个招呼后,一如既往的忙碌。
她一边准备晚餐,一边把爬到地上的妹妹放回餐椅,没来得及打开男孩带回来的卡片,电话又响了起来。
而水槽边上,还摆着一大摞没洗的碗碟。
男孩翻开卡片,抬头注视忙碌的妈妈,随后,他开始处理妈妈的“待办事项”。
先踩着凳子清洗碗碟,再开始整理房间,把比他还高的垃圾筒费力弄下楼梯。
接着,他洗掉了所有衣服,拿起吸尘器打扫地面。
外出回来的妈妈,看到男孩不见踪影有点不悦,正准备责问,男孩交给她一本完成清单:
我一直在帮你节省时间,希望你能来看我的演出。
妈妈看着舞台上的孩子,泪光闪烁,从没想过,原来自己的疲惫都被儿子看在眼里。
他是那么期待和妈妈分享珍贵的时光,所以努力帮妈妈分担,挤出那份属于他的时间。
很多时候,我们忙于生计,也许困于琐事,也许奔波在外,纵然有太多不舍,也要狠下心来,带着那份柔软前行。
只是我们可能不知,孩子其实都看在眼里,他们努力地理解,用力地珍惜那些和我们呆在一起的时间。
哪个孩子没央求过要和父母一起上班,哪个孩子没疑惑过“工作”为什么和自己要抢爸妈呢?
只是,出于对我们的爱,他们一直愿意等待。
也许偶尔会埋怨“那个不带我玩的猪”,却也会再三告诉你“请记得我的爱”。
只是别让孩子等的太久,他们用我们不易觉察的速度,转眼间就真的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