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上,
“
酸汤
”
话题热度飙升。抖音平台上,
“
酸汤
”
相关视频浏览量突破
90
亿;小红书上,与
“
酸汤
”
相关的种草笔记也超过
70
万篇。
同时,以
“
酸汤
”
为特色的细分品类层出不穷,如贵州酸汤、云南酸汤、海南酸汤等酸汤火锅,正迅速席卷餐饮市场。
“
酸汤
”
如同龙卷风般,席卷餐饮业各大品类。
餐饮业正在刮起一股“酸汤风”
人们对酸汤的需求正在迎来爆发。
根据抖音的巨量算法显示,
2022
年至
2024
年间,
“
酸汤
”
的搜索呈现指数级增长。具体来说,
2022
年
4
月,
“
酸汤
”
的搜索指数仅为
9916
,而到了
2024
年
5
月,这一指数已飙升至
103113
,短短两年间增长了近
10
倍。
在社交媒体上,酸汤也展现出了巨大的爆发力。如抖音上,关于酸汤的播放量高达
90
多亿。其中,酸汤
3.2
亿,酸汤面
6.4
亿,酸汤面叶
20.9
亿,酸汤水饺
14.3
亿,酸汤火锅
4.2
亿,其他与酸汤相关的视频也均在上亿的播放量水平。
在小红书上,关于
“
酸汤
”
的种草笔记数量更是多达
70
万篇。其中,酸汤水饺
2
万篇,酸汤面
1
万篇,贵州酸汤
12
万篇,云南酸汤
2
万篇。
随着
”
酸烫
”
在需求端呈现爆发式增长,许多创业者也开始抓住机会挤进这条赛道。
根据企查查显示,
2023
年新增了
1801
家与
“
酸汤
”
相关的企业,较
2022
年的增长了
500
多家。目前,酸汤类餐饮注册企业总数已达到
15719
个。为此,市场还涌现出了不少主打
“
酸汤
”
的品类。
l
酸汤火锅
、将不同地方的酸汤与火锅相结合的各类火锅。贵州酸汤火锅是与贵州酸的酸爽浓郁相结合;云南酸菜火锅则融合了云南酸菜的酸辣鲜香。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为止,酸汤火锅的相关注册企业已达到
3079
家。
l
酸汤水饺
,如一家老西安酸汤水饺,采用酸汤作为汤底,结合各种馅料的水饺,推出了丰富多样的套餐系列。这些套餐包括牛肉韭黄酸汤水饺套餐、牛肉大葱水饺套餐以及韭菜鸡蛋水饺套餐等。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为止,酸汤水饺的相关注册企业已达到
277
家。
l
酸汤鱼
,市场上涌现出众多主打
“
不同地区酸汤风味
”
的酸汤鱼,如贵州酸汤鱼、苗族特色酸汤鱼以及三亚风味酸汤鱼等。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为止,酸汤鱼的相关注册企业已达到
3901
家。
除上述酸汤类品类外,市场上还涌现了多种创新组合,如酸
+
汤面、酸汤
+
猪脚饭、酸汤
+
臊子面等,似乎
“
酸汤
+”
已成为重塑各类美食的全新方式。
此外,酸汤类品类还诞生了不少规模性品牌。
酸汤鱼类,
例如,苗小坛汤鱼捞饭,把苗家酸汤和深海无骨鱼结合,推出了果味浓郁的酸汤鱼,并在全国开出了
300
多家门店,覆盖江苏、安徽、江浙和湖北等多个是省份。还有一个酸小七果味酸汤鱼,成立于
2016
年,也有了
315
家门店
。
其中,酸汤类品类中,酸汤火锅表现最为亮眼,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与
“
酸汤火锅
”
相关的企业,半年增长量达到了
48.3%
。据《
2024
中国火锅经营发展报告》提到,在
2023
年火锅锅底口味排行热度上,酸汤锅底位居第二,仅次于牛油锅底。
贵州酸汤火锅逆势崛起,跑出了不少的区域巨头。
王奋斗
主打贵州酸汤牛肉火锅,虽于
2023
年下半年成立,但半年间已迅速扩张至
80
余家门店。
同时,
黔夺夺
贵州酸汤火锅自
2023
年
5
月创立以来,也已有
20
家门店。此外,海底捞和九毛九也紧跟
“
贵州酸
”
的潮流。
海底捞
在贵州门店推出了
“
贵州酸味
”
锅底,而
九毛九
更是专门推出了主打
“
贵州酸汤
”
的火锅门店。
云南酸汤在北上广
“
批量复制
”
。在大众点评上定位上海后搜索
“
云南火锅
”
,结果显示有
81534
个相关条目;而搜索
“
云南酸汤火锅
”
则高达
143442
个结果,其中新店占比不小。
根据企查查的数据,与云南酸菜火锅相关的注册企业数量也达到了
1359
家。其实滇牛云南酸菜火锅在北京、杭州、苏州、成都、武汉、长沙等
10
多个城市开了近
20
家门店。
此外,市场还有不少主打
“
河南酸汤
”
的火锅品牌,如
濠七糟粕醋
·
海南酸汤火锅
,以糟粕醋为汤底的推出了系列火锅,现在上海、北京等地,也跑出了近十家店。市场上还有
澜海邑、大记、斗牛
等一批糟粕醋火锅品牌还在
“
攻城略地
”
之中。
酸汤品类魅力何在?
这时我们不仅要问了:酸汤到底有何魅力?让如此多消费者为此倾心;众多的创业者以它为卖点,开始创业,抢占市场。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创业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角度去分析,或许我们才能找到答案。
1
、消费者角度:刺激食欲,营养健康,口感多样
首先,增加食欲,刺激味蕾。
所谓
“
酸汤
”
,通常以肉类、海鲜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食用酸(如米醋、红醋、白醋、柠檬酸等),再添加其他调味料(如盐、糖、味精等),经过长时间熬制,制成的一种口感酸香浓郁的汤品。
所以酸汤中会含有大量的酸性成分(如柠檬汁、醋等),它们能有效调节食物的
pH
值,提升食物的风味和口感,增强食欲、刺激味蕾。
此外,酸汤还能与食物中的其他味觉元素相融合,丰富食物口感的层次。例如,与糖的搭配能形成酸甜口感,与辣椒的结合则能创造出酸辣风味。
其次,营养健康,促进消化。
消费者喜欢酸汤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迎合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这主要归功于酸汤的高营养价值。
一方面,酸汤富含维生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提高抗氧化能力,并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
另一方面,酸汤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及钾、铁、锌等营养元素,适量饮用酸汤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此外,酸汤中的酸性成分对胃肠道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它能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加快食物在消化道的运动速度,从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同时,它还能增加胃液的分泌,提高胃液中酶的活性,有助于更高效地消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例如,与糖的搭配能形成酸甜口感,与辣椒的结合则能创造出酸辣风味。
再其次,酸味丰富,口感鲜明。
经过千年的演变和进化,各地都衍生出了独具特色的风味酸汤。虽然口味都聚焦在
“
酸辣
”
味型上,但风味却各有千秋。
例如,
贵州酸
汤,酸味醇厚,伴有丝丝辣意;
云南酸汤,口感柔和,带有微妙的甜味;
四川酸汤,融合了酸辣鲜香,还有一丝麻香。
不同口感的酸汤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偏好,让消费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味道。
最后
,强地域性的风味,激发了年轻人的探索欲
。从贵州酸汤,再到云南酸菜火锅,都在指向一个方向
:
地域化风味,正在受到年轻人的青睐。为什么呢
?
一方面,人们对未知的美食和品类,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另一方面,地域类品类往往以天然食材为原料,更有品质,也更健康;最后,地域风味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深深吸引着年轻人。
2
、创业者角度,选择性强,延展性高,工艺成熟
一方面,酸性多样,选择性强。
不同的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酸汤风味。例如,贵州有贵州酸汤,四川有彝家老酸汤,西北地区则有浆水酸汤等。即便在同一地区,酸汤的口味也极为丰富。
以贵州酸汤为例,根据汤的质量和清澈度,可以分为高酸汤、上酸汤、二酸汤、清酸汤、浓酸汤等;而按照汤的原料来分类,则有鸡酸汤、鱼酸汤、虾酸汤、肉酸汤、蛋酸汤、豆腐酸汤、毛辣角酸汤、菜酸汤等。
创业者可以根据这些丰富的酸汤风味进行选择和市场试错,以找到最具地区特色且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酸汤。
例如,有些创业者选择
“
贵州酸汤
”
作为主打,逆势开设了近
80
家店铺;另一些创业者则以
“
云南酸汤
”
为起点,逆势增长,在北上广等大城市进行
“
复制粘贴
”
式的扩张。
另一方面,延伸性高,可以深耕。
“
酸汤
”
的可延展性非常大,几乎可以
“
复制粘贴
”
到任何品类上去,为此不少创业者以
“
某地地区的酸汤
”
为主要味型,通过
“
酸汤
+”
去延伸品类,如酸汤
+
粉面、酸汤
+
烤鱼、酸汤
+
水饺等等。
还有的火锅店,聚焦在
“
酸汤
”
口味上,通过
“
酸汤
+
地区
”
的方式,去延伸不同酸性的酸汤锅,如云南酸汤火锅、贵州酸汤火锅、四川酸汤火锅等等。酸汤的超高的延展性,也成为了许多创业者选择它的原因之一。
其次,工艺成熟、供应稳定
。
酸汤在全国已形成稳定的原料供应,拥有成熟的制作技艺和完善的供应链管理。
以云南酸菜火锅为例:
l
原材料供应充足。云南酸汤的主要原料,如野生西红柿、辣椒、生姜、大蒜等,在云南地区广泛种植,供应稳定。
l
生产工艺成熟。云南酸汤的原材料采购、加工、发酵、调配等环节均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l
供应链管理完善。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存储、运输等各个环节,云南酸汤的供应链管理都配备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以确保产品能够安全、高效地送达消费者手中。
最后,细分领域多,但连锁度不高,有望跑出头部。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
“
酸汤
”
类品类的细分性极高。从品类上,它可以细分为酸汤水饺、酸汤鱼、酸汤火锅等;从口味上,则有贵州酸汤、云南酸菜酸汤等。
每个细分领域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赛道,且这些赛道多数处于市场空白期,许多地区尚未有相应品类的覆盖,同时品牌化和连锁化的区域巨头也寥寥无几。这为希望实现规模化的品牌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因此,一些品牌,开始以
“
酸汤
”
为特色
”
,迅速抢占市场,构建先发优势,并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酸汤品类也有困境
一
个品类从小品类发展成大品类,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品类空白期、品类爆发期以及品类的稳定期。
空白期
时
该品类在许多城市还未出现,市场还是一片蓝海。
爆发期时
,市场逐渐涌现不少连锁化品牌,互相角逐,争夺市场份额。
稳定期时
,各区域有了一些巨头,盘踞一方,互不干扰,且这时市场竞争也趋于稳定,品类的利润空间也在逐渐下降。
目前来看,酸汤类品类还处于市场空白期,许多地方性的酸汤还未被挖掘,即便类似一些主打贵州酸汤、云南酸汤或海南酸汤的火锅,多部分也只盘踞在北上广深,并未跳脱到更广的市场区域。
所以,可以预见,未来越来越多的酸汤类品牌会涌现出来,并以不同地区的酸汤为卖点,朝着规模化、连锁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肯定也会跑出一些区域巨头。只是,酸汤类品类在规模化和连锁化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一些困境
。
1
、供应链困境:运输难度大,采购成本高,对地域性依赖强
“
酸汤
”
具有很强地域,一个品牌主打某地区的
“
酸汤
”
,必然为了确保地域风味,酸汤的原材料会去本地采购,以及酸汤酝酿的方式也会坚持
“
本地原则
”
。但这给酸汤类品牌的供应体系提出了挑战。
一方面,采购成本高,采购难度大。
例如,贵州酸汤需要中毛辣果和鲜椒,云南酸菜需要酸木瓜、树番茄、酸菜和酸萝卜丝,海南酸汤需要黄色辣椒和小金桔等。这些特色原料只能在特定环境下生长,很难在其他地区找到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