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信研究
“一号在手,投资无忧!”此微信公众号为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权威发布平台,力求信息及时、准确,是您投资好帮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信研究

【石油石化】原油市场:从“库存回落”到“成本抬升”

中信研究  · 公众号  ·  · 2017-11-08 07:53

正文

—— 黄莉莉,张樨樨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 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 ,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供给:OPEC减产有望延续,美国仍有增产空间。 2017 年初至今,OPEC减产执行率达到86%。回顾本轮OPEC/非OPEC联合减产的效果,主要减产参与方是受益的。预计沙特、俄罗斯牵头的OPEC/非OPEC联合减产,在2018年全年有望延续。非OPEC产量关注重点仍在美国。根据IEA(国际能源署)预测,美国石油产量2017年平均值将比2016年增加47万桶/天,2018年将在此基础上再增加110万桶/天,达到1410万桶/天。EIA(美国能源信息中心)对2018年美国石油产量增长预测在118万桶/天,其中,原油增长68百万桶/天,NGL增长50万桶/天。

中国方面,IEA预测中国2018年石油产量仍将延续约10万桶/天的下降。

需求:增速小幅放缓,依然健康。 IEA 对2017年全球原油消费预测为增加160万桶/天,增速+1.6%。2018年,增量预测为140万桶/天,增速+1.4%。

边际成本:页岩油成本重心上行。 2016~2017 年,页岩油一直是制约油价震荡区间的核心因素。核心逻辑在于,页岩油开发周期短,“油价-产量-油价”反馈周期短。页岩油的这一核心特征并没有变化。发生变化的是:随着页岩油产量增加,逐渐接近历史较高产量水平,页岩油的成本重心发生了上移。综合来看,页岩油成本上升了10~15美金/桶。按照边际成本定价模型,WTI期货价格从年内低点的42美金/桶上涨至目前的57美金/桶,短期来看是合理略偏高的涨幅。

核心分歧:油价能否脱离边际成本加速上涨? 市场关注油价是否会在WTI55~60美金/桶附近出现加速上涨。我们认为,核心判断,在于页岩油产量是否还有释放空间?结论:短期页岩油产量仍有释放空间。但是相比历史峰值、结合产出效率变化趋势判断,2018年的增产可能是最后一波。

油价预测:2018年WTI/布伦特均值56/63美金/桶。 核心假设:1)非OPEC供给2018年增加150万桶/天,其中110万桶/天来自美国。2)OPEC减产延续到2018年底,维持在约32.9百万桶/天水平。3)需求增长总体保持健康平稳,2018年,印度、美国对需求增量贡献小幅增加,中国、欧洲对增量贡献小幅下降。4)美元指数2018年初小幅上行后年内维持稳定。基于以上基本情形假设,预测2018年WTI均价56美金/桶(同比+11%);布伦特均价63美金/桶(同比+15%)。

风险因素: 近期非商业库存数据显示基金增仓情绪高涨,如果基本面情况不及预期,可能出现风险释放。

投资建议:油价上行利好整个石油石化产业链,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1 )上游勘探开发企业受益原油及挂钩油价的天然气实现价格上涨,推荐中国石油(A+H)、中国石化(A+H)、新奥股份。2)油田服务受益资本开支增加。相比2017年油服行业北美页岩油服一枝独秀的格局,2018年更有可能是全面开花。关注中海油服(A+H),海油工程等。3)下游炼化板块,如果油价温和上涨,将受益下游的采购热情提升,以及财务上的库存收益。重点关注供需改善的子品种,荣盛石化、桐昆股份、恒逸石化、上海石化、卫星石化。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当日发布的《晨会》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晨会》报告。


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特别提示: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仅供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在新媒体背景下观点的及时交流。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


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所提供的卖方研究服务主要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其他类型的投资者在分类结果和分类结果和评级结果评级结果与卖方研究服务风险等级相匹配的前提下,在接受卖方研究服务前,还应当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对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进行充分的了解,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


关于本资料的性质。 本资料的性质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该项服务通常是根据专业机构投资者的需求或特点,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和研究方法所提供的中长期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而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投资操作性意见:(1)该项服务所提供的分析意见仅代表中信证券研究部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因此,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2)该项服务是一项“标准化服务”,侧重于提供中长期的投资价值判断和相对指数表现。其所包含的观点及建议并未考虑每一位使用者的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目标、需求等个性化情况,也不涉及每一项具体投资决策的“选股”和“择时”判断,因此,不能够将其视为针对特定投资者的、关于特定证券或金融工具的投资操作建议,也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


关于使用本资料的注意事项以及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 (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在关键假设条件下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如:给予个股“买入”投资评级,并不等同于建议在当前时点/当前价位执行买入的投资操作)。(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中信证券对本资料提供的分析意见并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担保或保证。以往的表现不能够作为日后表现的佐证或担保。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情况并配合其他分析手段。投资者在使用该项服务辅助进行具体投资决策时,还需要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中信证券并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4)为避免对本资料及其对应的证券研究报告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逻辑及其关键假设、投资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