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GfK中国
更多出海、科技及耐用消费品洞察,关注GfK中国。我们秉承“知识驱动增长”的价值观,凭借可靠的数据和洞察以及先进的人工智能应用,解决用户在消费者、市场、品牌等方面的关键业务决策问题,助力企业提高营销、销售和组织效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GfK中国

耶鲁评论丨2025年重点关注:消费心态演变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GfK中国  · 公众号  ·  · 2024-10-17 16:4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重点速读

进入第四季度,零售商和制造商正借鉴我们的 《通往2025:全球消费者展望》 (点击查看报告详情) 所提出的见解,深入了解不断变化的消费心态,并为来年做好战略规划。

为了全景式呈现市场洞察(Full View™),我们特邀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经济学主任Ernie Tedeschi,就2025年的市场趋势分享他的专业见解。

从通货膨胀的回落到GLP-1药物带来的新机遇,许多市场转变既是宏观经济的推动力,同时也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

以下是他建议零售商和制造商在2025年重点关注的五个领域。


点击此处或文末“阅读原文”

查看英文报告原文




通胀放缓:利率下降,希望升温




通胀放缓部分原因在于消费者比两三年前更加关注价格。消费者会继续寻求优惠和折扣,这从不断下降的通胀预期中可见一斑。


欧洲的通胀预期已基本恢复到2020年春季的水平。同样,美国的一、三、五年期通胀预期也已回落至接近2019年的水平。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持续主导市场,这意味着企业未来几年在利润率方面可能不会有太多空间,甚至面临更激烈的价格竞争。


然而,利率下降可能会促使消费者增加对利率敏感型耐用品的购买,这些购买此前一再推迟。如果各国政府和央行能够成功避免未来几年的严重经济衰退,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



小结

除了战略性增加折扣和促销力度,零售商和制造商还要持续探索直接和间接的定价策略、优化产品组合和产品创新,同时未雨绸缪,为可能加剧的价格竞争做好准备。


利率下降将主要惠及需要贷款的大件耐用品,例如住房、汽车和大型家用电器。经济保持强劲的国家,休闲娱乐产品(如游艇和房车)、家庭用品和电子产品的消费也会增长。降息后,债务成本的降低将进一步推动此类消费。


制造商和零售商应抓住机遇,积极开展营销活动,吸引那些在高利率时期推迟购买大件商品的消费者。




利率下降,等待时间缩短?评估疫情后产品更新换代周期




四年过去了,那些在疫情初期提前购买耐用消费品的消费者,正逐渐进入部分商品的更新换代周期,尤其是一些小型电子产品。



由于技术快速发展,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通常比其他耐用品更短,平均为三到五年。


如果电子产品整合了存在高需求的新功能,例如更强的设备端AI功能、更小巧轻便的设计和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那么更换周期还会进一步缩短。


然而,家用电器(通常使用寿命为10至20年)和大型电子产品(如电视机,通常每五到十年更换一次)的更新换代周期则难以预测。



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家用电器的平均使用年限为4.8年,与2018年持平。这意味着短期内,家用电器更新换代周期不会对消费支出产生显著影响。


与此同时,电视等视听电子产品的平均使用年限已从2.3年下降至0.5年,这表明短期内,产品更新换代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将相对较小。



小结

标准普尔全球(S&P Global)的研究表明,自2020年以来,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等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有所延长,这可能是通胀和高利率的结果。然而,随着这两个因素的缓解,我们预计更新换代周期将缩短。 突出新技术的改进和高需求功能 ,例如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和AI功能,可以有效激发消费者的 “害怕错过”(FOMO)心理 。但 同样重要 的是,要 清晰地传达这些功能的价值主张 ,即它们如何改善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另一方面, 大家电和大型电子产品的制造商 可能需要等待更长时间,才能看到消费者开始更换疫情期间购买的产品。在此期间,他们 应专注于吸引首次购买者,并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产品类别中争夺市场份额 。耐用性、可修复性和节能性仍然是重要的价值驱动因素和关键营销手段,它们兼顾了消费者对可持续性的追求,以及对长期节约的渴望。



银发经济:老龄化人口将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



Z世代的消费潜力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 12万亿美元 ,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零售商和品牌的关注。但忽视消费市场另一端——日益壮大的老年消费群体——将是巨大的失误。


大多数国家的人口都在老龄化, 人口增长将放缓甚至下降 。这一趋势并非始于今日,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也包括一些积极因素,例如预期寿命的延长、个人自由度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但这一趋势将对未来几十年的消费支出产生深远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意味着,未来消费者的画像将发生显著变化。 老年消费者将拥有更大的购买力,在收入、财富和消费支出中占据更大的比重


在美国,55岁及以上家庭的财富占比已从2000年的56%上升至2023年的73%。同期,这些家庭的收入占比也从25%上升至37%。(作者根据《当前人口调查年度社会和经济补充》数据计算得出)。


老年家庭财富和收入占比的上升,也部分归因于几十年来发达国家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提高;随着这些女性退休,她们将获得更高的养老金和福利。而且,除了老年家庭的经济占比上升之外,他们的实际收入平均而言也在增长,超过了之前的几代老年人。这代老年人的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于之前的几代老年人,这一点反映在他们更高的收入(以及更长的工作年限)之中。


小结

人口老龄化正在改变大众消费者的支出习惯。 老年消费者与年轻一代的消费模式大相径庭 ,他们更注重医疗保健、健康和休闲。随着女性在退休收入中拥有更大话语权,她们将主导老年人消费模式的转变。


然而,“老年人节俭”的刻板印象过于简单化:麦肯锡公司近期研究显示,许多老年消费者乐于购买高端产品和服务,这反映了整体经济的繁荣。


品牌应抓住这一机遇,在健康、旅游和奢侈品等领域拓展高端市场。




自有品牌崛起:赢得市场和人心



过去四年中,消费者青睐自有品牌快速消费品的趋势备受关注,但这并非新鲜事。早在疫情前十年,自有品牌就已经显著提升了市场份额。事实上,自有品牌消费上升趋势在2020年一度中断,因为在疫情封控最严重的时候,消费者曾短暂回归知名品牌。但通胀的加剧又将他们推回自有品牌阵营,这成为消费者省钱的策略之一。



同时,消费者对自有品牌快消品的认知已悄然转变,这并非近期现象。2011年的一项研究表明,80%的美国消费者定期购买自有品牌,因为他们认为其质量不逊于甚至优于知名品牌。最近发布的NIQ GfK消费者调研印证了这一发现:72%的高收入美国人认为自有品牌是知名品牌的理想替代品。报告中提到:自有品牌与知名品牌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自有品牌通过满足多种消费者需求建立了良好的品牌资产,从而改变了所有消费者对心仪品牌的认知,无论其收入水平如何。


自有品牌销售额份额在过去15年持续增长,从2009年的15%上升到2024年的 22% ,这与消费者对自有品牌质量认知的提升相符。同期,发达经济体的按通胀调整后人均收入累计增长了 23% ,发展中经济体则增长了近 60% 。随着国家和消费者日益富裕,他们长期以来更倾向于选择更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如果自有品牌快消品被认为是低质产品,其主要权衡因素是价格,那么其销售份额理应下降而非上升。


小结

虽然价值观是相对的,尤其是在通胀环境下,但一些基本原则依然成立: 品牌若能做到价格合理、持续创新并超越消费者对功效和质量的预期,就能成为理性消费者的首选 。自有品牌日益走俏,凸显了所有规模企业都应重视这一转变。




增长良方:GLP-1推动创新




这主要得益于其在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症方面的显著疗效,以及新型药物(包括多种口服GLP-1药物)的研发进展。不仅是减肥,GLP-1药物未来可能广泛应用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成瘾症的治疗,而这些尚未体现在目前的预测中。


GLP-1药物对消费支出将产生明显的下游效应,这不仅体现在药物销售额的增长上。


首先,分析师预计GLP-1药物将减少整体食品消费



毕马威估计,未来十年,仅在美国,GLP-1药物每年将减少480亿美元的食品和饮料支出。


花旗集团预测,到2035年,正餐和零食支出可能下降1%到1.75%。


大多数分析师认为,这主要体现在垃圾食品和含糖零食的消费减少上。GLP-1热潮已经愈发引起这个行业的担忧。


注意 :这些数据是基于没有GLP-1药物的假设预测得出的,这意味着食品消费总量不会减少,而是由于GLP-1药物的影响,食品消费量的增长速度将放缓。


其次,食品饮料行业可能出现消费转向更健康食品的趋势,从而提升健康食品的市场份额。



高盛指出,虽然GLP-1药物会减少其他减肥产品的支出,但会增加维生素补充剂和营养奶昔的消费。


NIQ GfK《全球消费者展望》报告 (点击查看报告详情) 显示,60%的全球消费者表示,他们可能会增加维生素和补充剂的摄入量以改善健康状况。


T. Rowe Price预测,GLP-1药物将提高对健康、可持续产品的整体需求。


小结

食品消费减少所节省的支出很可能会用于其他领域。具体影响尚不明确,但可能性众多。 例如,越来越多的GLP-1药物使用者体重下降,体型变苗条,服装支出可能会增加,从而缩短服装的生命周期。同时,对健康、美容和化妆品的消费也可能增加。另外,除了购买监测健康的可穿戴设备,消费者还可能将省下的钱用在休闲娱乐等方面。


还有一些不太确定的间接影响。 不良健康状况的减少可能提高整体生产力和劳动力供应,从而扩大经济规模 ;高盛估计,长期来看,仅对美国实际GDP的影响就可能达到0.4%——同样,这主要是基于减肥效应(如果GLP-1药物被证明对更广泛的医疗用途有效,则影响可能更大)。如果这种影响在全球其他经济体中普遍存在,那将对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健康保险行业也可能面临机遇和挑战,而未来的全球政治和监管压力将带来额外的变数。在美国,这些压力已经开始显现。




结论


总而言之,2025年,企业将继续应对复杂的消费者环境,通胀降温和利率下降将重塑市场格局。


科技及耐用消费品制造商可能会因大件商品购买量的增加而受益,但消费者仍将注重物有所值,理性消费。折扣、促销、创新以及直接和间接的价格调整依然重要,品牌需要应对自有品牌产品认知转变带来的竞争。


与此同时,健康与保健、美容和食品饮料领域将出现新的机遇,以满足老龄化人口和GLP-1药物使用者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些细分市场值得关注,尤其是在GLP-1药物的应用扩展到糖尿病、肥胖症以外的病症时。


虽然挑战依然存在,但对于能够适应消费者心态和市场环境变化的品牌和零售商而言,2025年的前景充满希望。


关于作者

Ernie Tedeschi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经济学主任

Ernie Tedeschi是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经济学主任,也是乔治城大学Psaros金融市场与政策中心的访问学者。2024年3月前,他曾担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首席经济学家。此前,他曾任Evercore ISI董事总经理兼财政分析主管。他还曾在美国财政部担任经济学家,并为《纽约时报》The Upshot栏目撰写专栏文章。



更多业务咨询,欢迎联系:

[email protected]



—相关内容推荐—





—往期精彩内容—


NIQ-GfK发布《通往2025:全球消费者展望》报告:从谨慎型消费到目的性消费

GfK@Tech G丨研发驱动中国品牌加速实现国际化与高端化

GfK@Tech G丨全球电车趋势及海外消费者偏好分析



免责声明:

GfK拥有所发文章的版权及知识产权。未经GfK许可,您不得做任何形式的转载和出版。如在未经GfK书面同意的情况下,将本文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及其他有损于GfK利益的用途,GfK将追究您的法律责任。对于您因使用本文而采取的任何措施、决定所造成的任何损失,GfK不承担任何责任。GfK针对本文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包括对其准确性、非侵权性、适销性及对特殊用途适用性的担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