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芯师爷
最及时且有深度的半导体新媒体。每日解读半导体科技最新资讯、发展趋势、技术前沿信息,分享产业研究报告,并打造中国最大的半导体社群与生态圈,欢迎加入半导体专业人士的圈子!旗下更多订阅号:今日芯闻、全球物联网观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日报网  ·  菲律宾突发坠机 已致多人死亡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芯师爷

研究报告 | 谁在支撑MLCC的高景气?

芯师爷  · 公众号  ·  · 2018-03-09 16:50

正文


核心观点

  • 本轮MLCC涨价的主要原因是供给格局的变动, 日韩领导厂商逐渐淡出利润微薄的常规型MLCC市场,转向超小型和高容MLCC市场,使得供给出现短缺。


  • 需求的增长和成本的上涨也推动了价格的上涨,但不是主要因素。


  • 在经过多次景气循环周期后,当前厂商扩产并不积极,且新增产能仍然偏向车用/工业/手机等高利润领域,投产时间普遍要到2019年初。村田等日系厂商在未来大概率将继续退出常规型产品产能。综合分析当前的供给变动情况, 我们认为MLCC的高景气状况将有望持续到2018年底甚至2019年上半年。 我们首次覆盖MLCC行业,给予“买入”评级。相关标的:重点推荐三环集团、建议关注风华高科。风险提示:新能源车等新兴需求不及预期;厂商扩产进度快于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速快于预期。



MLCC应用范围广,制作工艺复杂


MLCC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 MLCC(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s)简称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贴片电容/独石电容,是电子整机中主要的被动贴片元件之一。


  • MLCC广泛运用于各种高、低频电容中,具有高可靠性、高精度、高集成、低功耗、大容量、小体积和低成本等特点,起到退耦、耦合、滤波、旁路和谐振等作用,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中。



MLCC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电子工程世界


MLCC横截面示意图

资料来源:电子工程世界


MLCC制作工艺较为复杂

  • 陶瓷粉料制作难度高,需要高纯、超细和高性能陶瓷粉体制造技术。

  • 转移胶带材料要求高,不能与粉料发生化学反应,需要匹配粉料的表面张力。

  • 多层介质薄膜叠层印刷技术难度高,日本厂商公司工艺已能实现在2μm的薄膜介质上叠1000层,生产出单层介质厚度为1μm的100μF MLCC。

  • 陶瓷粉体与金属电极共烧工艺技术壁垒高,需要解决不同收缩率的陶瓷介质和内电极金属在高温烧成后不分层、不开裂。


MLCC制作流程示意图


需求增长总体平稳、结构分化


MLCC需求增长总体平稳

  • MLCC主要面向手机、音视频设备、PC等消费电子领域,在消费电子领域快速下沉渗透后,MLCC在该领域出货量占比已达70%。

  • MLCC总体市场规模平稳增长,据博思数据预测,到2020年MLCC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15亿美金。

  • MLCC市场需求总体处于平稳增长状态,并不足以支撑MLCC价格的持续高景气度。


MLCC需求出现结构分化

  • 智能手机的技术升级提升对超小型MLCC的需求。iPhone X引领的全面屏、无线充电、人脸识别等智能手机创新,加速提升了对小型化MLCC的需求, iPhone X较iPhone 4S的MLCC用量翻倍。


  • 通信频段大幅增加将带来超小型MLCC的需求增量。相比目前满足LTE标准的手机需要的 300-500 颗 MLCC ,到满足高端 LTE-advanced 标准的手机需550-900颗,单机MLCC用量将提升80%以上。


  • 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对高容MLCC的需求。燃油车不需要使用MLCC,而纯电动车需要使用大约18000个高容MLCC。


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对高容MLCC的需求


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较为有限


  • 陶瓷粉料是MLCC的主要原材料,主要为Sakai、Ferro、日本化学等日系厂商所垄断,价格涨幅约为10%,对整体成本影响较为有限。


  • 钯金、铜、铝、镍等金属是制作电极的材料,过去一年的价格有较大幅度的上涨,但因为这些金属成本占比太小,所以对整体成本的影响也较为有限。


MLCC成本结构


日韩转向高端领域,支撑MLCC行业持续高景气


供给格局十分集中,日韩厂商技术较为领先

  • MLCC供给格局十分集中,前五大厂商占据87%的市场份额,主要为日本、韩国、台湾厂商。历经多次景气循环周期后,主要厂商均对扩产十分谨慎。

  • 常规性 MLCC在过去多年竞争十分激烈,目前利润微薄;高端的超小型MLCC和高容MLCC技术难度高、需求旺盛,可以提供较为丰厚的利润。


  • 几大厂商都有很多常规MLCC产能,但高端MLCC产能因为对技术要求比较 高,目前集中在日本厂商手中。


2016年MLCC供给格局十分集中


村田:全面转向高端领域,压缩常规型号产能

  • 全球第一大MLCC供应商,技术水平最为领先。小型化MLCC产能约为200亿颗/月,主要供应苹果,生产基地位于日本、中国无锡、菲律宾、新加坡。


  • 2016年底宣布大幅压缩0603、0805、1210/1UF以下全系产品的产能(含车规GCM系列),开始小型化物料的全市场推广。


  • 2017年是苹果创新大年,超小型MLCC需求大幅增加,村田将大部分产能转向苹果,导致向其他厂商的供应不足。


  • 车用MLCC市场发展快,技术要求高,利润丰厚,村田开始着重布局车用MLCC,对常规性MLCC市场不重视。


三星电机:受Note7爆炸事件影响,加强品控

  • 全球第二大MLCC供应商,技术水平仅次于村田。小型化MLCC产能约为100—120亿颗/月,主要供应集团内的三星电子以及大陆客户。


  • 受Note 7爆炸事件影响,三星集团全面加强品质管理,使三星MLCC交货周期拉长而减少了供给。

  • 增加资本开支8.5亿元人民币,在釜山工厂增加工业和汽车专用产品线,在菲律宾和中国天津工厂增设MLCC生产线,以应对智能手机等消费级市场。


  • 2018年3月2日宣布将“旧产品群”产能减产50%,并上调部分“旧产品群”型号价格。

  • 2017年10月决定投资100亿日元(约合5.94亿人民币)用于新建MLCC产线,预计2018年第4季度完成,2019年第二季度投入量产。


国巨:没有产能调整,持续涨价的主要受益者

  • 全球第三大MLCC供应商,技术水平落后于日韩领导厂商,产品品质不够稳定,目前MLCC产能约为360亿—370亿颗/月。


  • 随着日韩领导厂商转向超小型、高容等利润丰厚产品,国巨迎来了大量转单需求,是目前调涨MLCC价格的主力,也是MLCC涨价的主要受益者。由于MLCC在国巨营收中占比很大,国巨月营收额自2017Q2以来持续攀升。

  • 计划扩产MLCC产能至410亿颗/月,新增产能除手机/工业/车用外,也有一部分常规性产能,预计2018Q1可以投产。


TDK、京瓷:退出常规型号市场,转向高端市场

  • 常规型MLCC市场竞争激烈、利润微薄, TDK、京瓷等日系厂商厂商都在调整产品方向,向小型化、RF元件以及高容车用等高端应用市场领域转移。


  • TDK于2016年Q1宣布面向旗下大型一级代理商发布了硬性取消部分未交订单的通知,涵盖约360多个产品型号,涉及7亿只代理商订单。


  • TDK于2016年年中宣布淡出常规型MLCC市场,称已向客户发布通知交期将延长至两个月,要求客户另寻供应商。


  • 京瓷于2018年2月1日宣布 0402、0603尺寸的104、105规格MLCC将于2月 底停产,这是目前最紧俏的MLCC型号。


相关标的:三环集团、风华高科


三环集团:受益MLCC价格普涨,贡献较大的业绩弹性

  • MLCC:公司从2001年开始引入MLCC生产线,积累了丰厚的MLCC生产经验。目前公司专注于大尺寸、中高压、特殊品MLCC的研发和改进,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通讯、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受益于MLCC产品价格的上升,公司的MLCC业务有望贡献较大的业绩弹性。


  • 光纤插芯:主动降价后市场份额增长明显,目前价格已企稳,随着2018年5G基建加速,市场需求预计会出现快速增长,进入收获期。


  • PKG陶瓷封装基座:国内唯一量产的企业,竞争对手NKT逐渐退出中国市场,下游需求旺盛,公司产能正在大幅扩充,客户进展顺利,整装待发。


  • 陶瓷后盖:小米品牌+销量助力,“火凤凰”陶瓷各项指标获业界认可,产品直通率提升,多家厂商兴趣浓厚,有望快速增长。


三环集团:受益MLCC价格普涨,贡献较大的业绩弹性

  • 我们维持公司2017-2019EPS分别为0.62/0.92/1.33元不变,当前股价对应 PE分别为37/25/17倍,维持6个月目标价25.76元,维持“买入”评级。


  • 风险提示:其他MLCC厂商扩产进度快于预期;MLCC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陶瓷后盖成本下降不达预期;公司扩产进度不达预期。


风华高科:国内MLCC龙头,受益行业景气度上升

  • 公司现为我国最大的新型元器件、电子元器件设备及电子基础材料的科研、生产和出口基地,主要产品包括MLCC、片式电阻、片式电感、FPC等。


  • 前期募集资金5556万元投入MLCC技改项目,完成后将新增0201MLCC产能14亿只/月,项目有望在2018年下半年完成。


  • 公司2015年收购奈电科技以强化智能手机产业链,2016年收购光颉科技以拓展汽车、工控等高阶应用市场,有望为公司未来发展增添动力。


  • 公司新任领导团队加快了国企改革进程,通过剥离亏损子公司,改善了整体经营效 率,有望进一步释放公司业绩。


  • 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MLCC公司供应商,行业高景气有望给公司带来较高的业绩弹性,建议投资者关注。


  • 风险提示:其他MLCC厂商扩产进度快于预期;MLCC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公司收购整合效果不及预期;公司改革进展慢于预期。


风险提示

  • 新能源车等新兴需求不及预期:新能源车目前处于发展早期,政府补贴依赖程度较大,如果补贴下降,可能会对新能源车的普及产生负面影响;

  • 厂商扩产进度快于预期:如果各个厂商加快扩产进度,市场供给会快速加大,会对MLCC产品价格带来负面影响;

  • 原材料价格上涨速快于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速度较快会增加厂商的成本,侵蚀厂商的盈利能力。



报告来源:光大证券



相关阅读:

颤抖吧,电子工程师!是德科技又要送价值上万的示波器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