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配套活动
“数字经济·闽江夜话”
活动成功举办,开辟了政府、学界和企业人士探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平台
。
闽江夜话由清数D-LAB数据创新基地与清数大数据产业联盟携手策划和承办。22日晚8时许,活动在闽江的五艘游船中拉开序幕,分别开启
“
治理之舟”、“健康之舟”、“工业之舟”、“金融之舟”和“未来之舟”
五个主题。五场分享与解读交流会共同为“数字中国”发展建言献策。
活动紧紧围绕
数字经济发展中的治理、健康、工业、金融及未来五大主题
,旨在搭建一个思想交汇平台,通过对话的形式让参会嘉宾一边欣赏闽江美丽夜景,一边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更深入探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内容,研究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挑战,积极打造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学研呼应的良好产业生态,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加快发展。
福建省委常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张志南,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王宁,福建省委常委、秘书长梁建勇,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贤金、田湘利、郑新聪分别登上了五艘夜话之舟。
在
“治理之舟”
上,与会专家及企业家就政府治理、数据共享开放以及政务数据如何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等重要话题进行讨论。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出席并主持讲话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谈到,大数据基本上是立足国家层面的治理,以空间要素为核心,特别是数据汇总以及规律探寻,以及为决策提供一个依据数据链的决策支持系统。他很看重治理的行业经验,认为数据分析模型,并不是一个纯算法,把背后的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城市空间规律融合之后才能变成算法。
新型城镇化也需要融入科学合理的思路与模式。
为了应对多目标、不确定性等新型决策模式的目标,基于对集成-智能-交互决策支持系统的探索,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依托国家新型城镇化大数据库,整合政府、市场大数据,运用科学严谨的模型算法,对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人口分布与结构、城市群经济社会运行情况进行监测评估、预警预报、趋势判断等分析,为新型城镇化决策、运行管理、监测评估提供更加科学的支撑。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
在
“健康之舟”
上,政府人士和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健康医疗产业和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实践案例。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信息管理处主任、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海一,结合清华长庚医院信息化建设方式发表以下看法:“从医院信息管理角度看,利用互联网为患者提供医疗与保健服务是一个趋势,也是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就医感受的重要手段之一。
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将互联网环境与医院信息系统环境紧密结合,使医院内外信息联通,实体服务与线上服务能够通过信息连接起来:
清华长庚医院是一所新建的医院,同时也是研究型的教学医院。医院开院前就规划建设了一个信息充分一体化的医院信息系统。我们的主导思想是
充分利用医疗中产生的数据,为医工结合的临床医学研究和教学提供基础平台保障
:
-
独立的研究数据平台,医疗过程产生的数据可持续引入到这个平台中。
-
平台中对患者个人信息做了充分保护,对各类数据都做了去隐私处理,同时又能保持这些数据之间的关联性。
-
平台数据管理策略是原始数据不出医院,可用不可得;各个研究团队可利用平台获得自己的研究成果。
-
为此我们会为研究工作提供数据处理高算力环境、处理工具上传通道及结果获得通道。”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信息管理处主任、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海一
在
“工业之舟”
上,智能制造成为讨论的焦点。它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核心,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结合点。
嘉宾们就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等话题展开论述,并就工业大数据如何通过打通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来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从而实现智能制造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实验室执行主任王建民发言道:“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已成全球发展的趋势,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但是中国制造业的现状较为复杂,自动化与信息化发展发展水平不一,1.0、2.0、3.0、4.0并存,如何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推进智能制造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工业互联网作为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产业和应用生态,
其关键在于构建一个新型的、打破企业原有边界的产业链生态体系
,从而实现企业升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