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Facebook注定了抓不住阅后即焚的抢先机会?反而是Snapchat这样的创新小公司,才能够抓住阅后即焚的先机,从课堂上传送可视化小纸条开始,进入全面的移动社交时代。
大公司、领先者、巨头们创新窘境就在于,他们之前通过创新取得的成功越大,他们越能够发掘并抓住主流用户群的需求,一路往上高歌猛进,而越容易忽略边缘用户群一直压抑的需求。
一旦新的大时代或小时代来临时,建制派看不上的机会,恰好就留给了后来的创新者。甚至只是从0开始的个人创业者,也能够通过快速摸索与试错,从边缘切入、突破并引爆后,在迂回中慢慢崛起,再次逆袭领先者。
这也是一个此起彼伏、生生不息的长期创新图景,长江后浪推开前浪,前浪却死在了沙滩上。
本文出自国内的创新创业专家钱致远老师口述,经柳胖胖整理,这个系列一共有3篇文章。
本文经微信公众号:一个胖子的世界(ID:we_the_people)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
Facebook的广告制霸权
建立一项业务要比发明一种功能更重要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本周三,Facebook公开了第二季度财务数据,尽管收入增长已经放缓,整体数据还是超过了华尔街的预期。Facebook第二季度收入达9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利润上升至3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1%,每股收益1.32美元,都超过了华尔街给出的每股收益1.12美元和收入92亿美元的预期。”
Facebook还表示它们将继续吸引新的用户和机构加入,尽管世界人口的很大一部分已经是其注册用户。每月有超过20亿人访问Facebook,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7%,其中约三分之二是日活用户。
如果说,Google持续面临的问题是额外的广告位对收入增长的影响,那么Facebook面临的问题正好相反:公司近一年来持续给出警示,feed流中的广告内容已经达到了饱和,这将导致收入增长放缓。
从那时起,每次财报公布后我都会问,这对其广告定价会产生什么影响?
首席财务官Dave Wehner在去年首次就这个问题发表观点时,我说过:“Wehner的回避态度意味着,就所有声称Facebook因为其受众的定位较高因此可以收取更高广告价格的评论来说,真正推动Facebook业务发展的是其关注度和广告单元的体量。
换句话说,如果Facebook广告确实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替代的,那么广告位供应量的下降,应该会导致其需求增长(从而导致价格上涨)。
但Wehner不愿承认实际情况确实如此,这表明Facebook的广告只是广义上的数字广告市场的组成部分,而Facebook广告位供应量的下降将直接导致广告投放流入到其他平台。”
直到上个季度,我才发现Wehner的发言明显不尽不实:广告曝光次数的下降与广告价格上涨确实相互关联,而且这个趋势在这个季度更加明显。
该图的关键部分在最最右侧——广告单价的增长率超过了广告曝光次数的增长率。不过,图里的数据涵盖了Facebook从上市以后的整个发展历程,因为我认为这样才能说明为什么Wehner一直在回避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具体来说,正如你所看到的,这两条曲线的波动都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Wehner每次进行财报电话会议时,都会花时间解释Facebook正在发生什么。例如,在Facebook的IPO之后,他说主要利好因素是向feed流转型(价格上涨)和更多的广告位(曝光上升);后来是价格底线的取消(广告曝光上升),转型到移动设备(曝光数下降,价格上涨),桌面端右侧广告的减少(曝光下降,价格大幅上涨),更多移动端,更多的用户等等。
细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Wehner每次总是会优先解释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最近两个季度的内容让我惊讶,因为在Wehner准备好的发言里没有任何背景信息。
例如,在昨天的财报电话会议上,他只是简单说道:“在第二季度,广告平均单价上涨了24%,广告曝光数增加了19%,这主要归功于Facebook和Instagram上的移动信息流广告。”
我不想进行太过负面的解读,但是我回顾了自Facebook成为一家上市公司以来的每一个财报电话会议,发现这次的内容上确实很大差异。
而且,尽管冒着“自我确认偏差”的风险,我越来越怀疑Wehner的沉默是为了避免Facebook在广告市场上所拥有的影响力受到质疑。因为广告定价信号的存在,广告市场是证明Facebook确实拥有垄断权的最好地方。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更加仔细地去理解Wehner说过的话。有几位分析师在电话中向他询问了定价策略的问题,他承认了广告供应增长放缓会导致更高的定价。
但是,有一点可以十分明确,Facebook广告的效果的重要性要超过广告的供给量。
在这次财报的电话会议里,德意志银行的Lloyd Walmsley这样问到:“我们已经谈到很多关于广告曝光次数增长以及它下半年会如何放缓的事了,现在上半年广告曝光次数的增长已经大大放缓了。
而且,正如你所指出的一样,随着广告供应增长放缓,定价将会上涨,因为你们向广告客户提供了投放回报。那么我在想,为什么这个现象在下半年就不能继续带来广告收入的增长?”
Wehner的回答是:“你刚才问的是,为什么到现在我们为广告商提供的价值才通过广告价格体现出来,我得告诉你,这些并不是刚刚才发生的,这需要一系列的努力工作才能使我们的广告更有针对性,使广告客户获得更多的价值。
我们将继续努力这样做,继续加码改进广告产品,我们也认为我们有很多机会可以继续改善客户的投放回报率。”
Wehner对此问题进行的重新解读,让我差点大声出笑:“你刚才问的是,为什么到现在我们为广告商提供的价值才通过广告价格体现出来。”
如此一来,重点已经越来越清楚了,Facebook想要明确的是,它具有定价权是因为它的广告“更好”,换种说法就是,它具有定价权是因为Facebook将逐步成为广告商的唯一选择,这听起来像极了垄断。
可以肯定的是,Wehner说的是实话,Facebook的定价权主要来自于其强大的广告定位和后继跟踪能力,以及可以一站式触达到最广的受众。
这再一次证明,尽管确实有部分原因是因为Facebook本身的辛勤工作,但实际上定价权的决定性因素仍然是由于Facebook的巨大体量。
在这一点上,我们已经知道,Facebook可以利用其用户基数来主宰相关的其它产品类别,最明显的例子是Facebook用Instagram来碾压Snapchat Stories,并且现在WhatsApp stories的月活数也比Snapchat Stories要高了。
但Facebook有的不仅仅是用户,它是一个集用户、内容制作方和广告商的多方市场,在这个市场的其他部分也存在相同的杠杆协同效应。
首席运营官 Sheryl Sandberg关于Messenger广告的未来的发言让我惊讶:“我们确实认为,广告主群体以及我们提供的目标受众定位和测评方式将是我们具备的非常显着的优势。
Facebook上有500万广告主,在Instagram上有100万广告主。我们能够如此快地扩充Instagram广告量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Facebook的广告主基数。同样,我们在Facebook和Instagram所做的工作也将有助于我们把同样的事扩展到Messenger上。”
我完全同意这一点,在一个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将会在其相邻业务中具备非常显着的优势。这就又要说到Snapchat Stories,Mark Zuckerberg在今年的F8大会上完全没有隐瞒Facebook是从Snapchat那里得到灵感的这一事实。
也就是说,Facebook在自己做得好的事情上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围绕消费者喜欢使用的产品开展业务。
Sandberg的另一个发言中说到:“本季度,我们还在Instagram Stories中推出了适宜各种营销目的的广告。正如Mark所描述的,Instagram Stories的增长态势非常好,这是广告主的大好机会。
从提升品牌知名度到增加销售额,企业现在可以使用全屏的Instagram Storie广告来实现任何目标。例如,Ben&Jerry’s在Instagram Stories中使用垂直视频来开展品牌宣传活动,其新品Pint Slices冰淇淋增加了14%的广告回忆率和2%的购买意向。”
而Snapchat与此相比的落差是惊人的,几个月前,The Information刊登了一个证据确凿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段落:“Spiegel终于相信,Snap的增长确实在减速,而且公司需要立刻采取行动。
但是他在这一点上采取的措施是删除一项他认为干扰用户的功能——Auto Advance,这是一项自动播放下一个视频的功能。 据一位与Snap关系密切的人士表示,没有数据表明Auto Advance有削减snap的用户增长量。”
Instagram上的视频也是自动播放的,而且这正是让广告与展示形式产生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它有效地让Stories成为被动消费的动态信息,而不是主动消费,前者更适合做广告。
事实上,Facebook将Instagram Stories变成了一项业务(Business),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功能(feature),这件事和发明这个功能一样重要。
但是在未来我认为,创立业务会比发明功能更重要。
因为,在数字世界中,容易复制的功能毫无价值。真正的创新者会创立业务,而不仅仅是功能,所以在我继续仔细研究Facebook的时候,我必须表示对Spiegel的同情,Snap可能根本不会走得太远。
为什么Facebook注定了
抓不住阅后即焚的机会
成功,究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如果不是阴差阳错,恰好是Snapchat创始人Spiegel的妈妈,跟她侄女,就是Spiegel的表妹说了这个应用。他表妹正好是高中的一个在校生,她就把这个应用推广到她们全班用起来。
那如果不是这样的阴差阳错的话,是不是这个Snapchat第一波就没有人用?就黄掉了?就没有戏剧化,没有美好的结果呢?
我们说答案是否定的。
阅后即焚一旦推出了之后,不是Spiegel的表妹发现,并且推广出去的话。那么也肯定有其他在校中学生,会发现这个应用。发现这个阅后即焚的应用正好可以用在课堂上,做隐秘小世界里的课堂小动作,开点小差。
因为这里面除了这个早就存在的人之为人的刚需,学生时代,大家有这个天性需求,这个需求是不可磨灭的,只是以前压抑住了,所以它要等待释放。
而且,当时还具备了两个现实条件:
第一个现实条件就是,iPad已经进入了美国的课堂,进入了课堂的电子教学。
第二个现实条件就是,进入课堂之后,iPad上的预装应用,其实大家都知道,有些应用,学校是不会让装的,比如说那个时候的Facebook已经特别火,那学校肯定就卸掉了,因为很容易有些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就用起来了。
学校也知道,所以不给你们装,不给你装了之后所以就留下了一个空挡,就是学生的这个社交应用在课堂上是空白的。
所以呢,这就等待着社交应用,阅后即焚来填补这个。
有一句话说的,生命会自己找到自己的出路。它有需求存在,而且这个需求已经具备了现实的可行性,那么,它就会找到自己的出路来填补它。不是你今天找到,就是他明天找到。
从另外一个方面说,2011年下半年的时候,Instagram也是一个图片分享的一个应用,已经比较火了。
那火了之后呢,自然就会有不安分的小年轻,开始脑洞大开。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学生Spiegel就开始想了,说这个图片应用是很火,但是我们能不能我发的图片就是阅后即焚,就是不能让你保存,就是要马上消失。
那我们说干就干,我就开发了这么一个,阅后即焚的图片应用。
开发出来之后,其实自己也不知道究竟谁特别需要这个应用。但没关系啊,精益创业的MVP就这样做的。
我发布出去,之后呢,生命自己会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也就是说,这个app也会自己,哪怕是漫无目的的,它会碰到一个它特别擅长的领域填补那个需求空间。
所以我们说创新的土壤特别重要,什么是创新的土壤?就是说,你不是有一群人高高在上,殚精竭虑,绞尽脑汁在规划,说未来未来,什么时候我们需要一个创新应用,安排资源人财物,去把它做出来。
很多时候好的土壤应该是这样,土壤是包容你支持你,每个个体,你脑洞大开,你没事干,你蠢蠢欲动。你会各自去干自己认为值得的创新,当然也是一个低成本的、快速试错的方式。
这样的话,终于有一天,有一个人,他的一个应用在某个领域,引爆了一个沉睡的市场。然后,发展壮大,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创新,这就是我们说的土壤的重要性。
Snapchat的第一步,早期历史,找到那个中学生课堂上,这么一个社交的需求,然后引爆了这么一个市场,然后才有了后来。
那么对于建制派或者叫现存者,领先者, Facebook巨头来讲,它有什么警示呢?为什么不是Facebook找到了这个市场,并且通过开发应用阅后即焚,把这个市场填补了,那就没有后来Snapchat这个机会了,没有Spiegel的机会了。
这里面有几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就是,你能不能借得到桃子,毕竟来说还是需要你能够看得见的,你想要的,才是属于你的桃子。
但是呢,那些不在你看得见的这个视野范围之内,或者说也不是你想要的那个市场的话,那么这个桃子哪怕你就是巨头,就是领先者,也很难摘得到,因为它处于边缘领域。
因为,你根本不关心这样的用户,也不可能立项。
比方说Facebook内部有人提议说,老大,我发现了一个teenages这么一个用户群,他们在课堂上有着一个古老的,人性深处的社交刚需。我们应该开发这个应用叫阅后即焚,让他们在课堂上传可视化的小纸条,让他们捣点乱,开点小差,搞点小动作什么的。
那么你可想而知这个项目在Facebook是立不了项的,难登大雅之堂。如果能立项,my god这真是不可思议。因为这叫什么?叫政治不正确。
一个正规的上市公司,或者即将上市的公司,此时如日中天,大家对你的期待,里面有大量的老师、家长、教育界的支持者,你怎么可能开发这么一个应用,给学生课堂上做这个事情?这是不可能通过的。
所以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什么叫主流用户群和边缘用户群。主流用户群就是说,你的应用的主要的使用者,他们的需求,他们的价值观和他们对你的认知,你必须符合他们。
相应的,他们的需求你能挖掘出来的,你就可以做出来,你可以做得更好。但是除此之外的,边缘用户群,可能很多时候跟他相对立的,这时候你就很难去做了,即使你想到了也做不起。
但是对于边缘用户群来讲,他们对于比如说阅后即焚这个应用特别的需要,这就是一个抓手,你必须通过这个抓手才能把他们抓住。因为对他们来讲,在课堂上,在隐秘的世界里,去做这个社交活动,是雪中送炭。
没有阅后即焚功能,大家玩不起来呀,那很快就是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或者说,玩不起来的产品。这也是为什么后来Facebook模仿了阅后即焚这个功能。包括国内的也有一堆,功能一样,甚至可能做得更好。
但是呢,你这个功能面对的是你自己的主流用户群,对于你自己的这个主流用户群来讲的话,我们不能说,大家都不需要阅后即焚。我想肯定是有少部分人,在部分时间,部分情况下,可能也想,给别人发个东西,能够看完阅后即焚。
但毕竟是小概率的,他的主流大部分的,是不需要这个的。那么你就没法聚焦,突破并引爆了。
但对于边缘用户群他们那个场景来讲,针对那个需求来讲,这个就是一个有力的抓手,雪中送炭,就会高度聚焦,瞬间引爆。就会成为后来者另辟蹊径,另起炉灶的一个突破口的必备工具,因为没有这个工具,那后来者也很难突破。
所以对于建制派(Establishment)来讲的话,他们应该深刻理解到,为什么哪怕你非常成功了,总是有后来者,莫名其妙的后来者,在某个你看不见,甚至看不起的地方,突然搞个小应用。哪怕这个小应用一开始放在你面前,你也不会去做,根本不感兴趣。
但他后来还做大了,等你再去模仿他,抄袭他的时候你发现,可有可无,在他身上起到了抓手效应,引爆效应,在你这里,就不存在,让你郁闷不已。
Snapchat早期这一段历史,我们认为是它的这个成功的基石,也就说没有这段早期历史,那么, Snapchat的成功就会比较困难。
那么对于这个总结来讲,Spiegel自己是不是认同呢?我们看一下Spiegel自己的说法,Spiegel说我们为什么成功呢?
因为,智能手机时代来临了,智能手机改变了人们分享图片的方式。毕竟你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拍个照片,这个照片可以直接发给你的朋友们,改变了这种图片的方式。而我们Snap呢,适应后重塑了这种分享方式,所以我们成功了。
这句话对不对?
我们讲创始人自己总结的肯定是对的,但是不是他真正的,本质的原因,我们觉得还不到位。
因为我们知道,刚刚也说过了,就在Snap,刚刚起步的时候,其实Instagram做为一个智能手机上的图片应用,已经比较火了,而且发展也比较快,甚至已经得到了数千万的融资。
你比他发展得又晚,起步又是从零开始的,你还能够再次崛起,那么就不仅仅说你跟他是一样的,一样的话这个事是很难说的通了。
所以说,Spiegel这句话是总结得太概括了,因为他的话同样对于这个Instagram也适用。第二个原因是什么呢?
就是Spiegel也许自己知道,也许可能没有特别重视,但总之是说不出来的。
你说我第一步成功了,这个抓手,我的突破口就是给teenages上课不好好学习,上课搞小动作,开小差用了吗?这个说不出来,这个与主流价值观不一样,难登大雅之堂。
就像当年的Facebook,大家也知道Facebook成功了,但成功的第一步基石什么呢?就是一个图片应用,让在校男大学生无聊嘛,看女生图片,打个分,这个也是难登大雅之堂的。
主流用户群,主流价值观是很难认可你的商业价值的。
包括很多的公司的起步阶段都是靠一些边缘的,不入流的,比方说像盗版啊,抄袭啊,假冒伪劣呀,不正经啊,玩物丧志呀。但当他成功了之后,他就成为主流了,成为榜样了。
其实我们现在知道的有很多古典音乐啊,经典的艺术,大家现在去把他奉为经典,但其实那时那刻,他们刚开始流行的时候,其实都是被那时那刻的主流的用户群所鄙视的,他们属于前卫的,只是随着时间的积淀,他慢慢成了主流。
第三方面原因是Spiegel在做这句话总结的时候,其实是Snap已经发展到相当的一个阶段了。
在这个阶段里面不仅仅是Spiegel了,包括用户自己对于为什么我们喜欢Snapchat的理由也变掉了。因为那个时候Snapchat已经从校园走到了社会上。大家不可能说,总是在上课用吧。下了课我就把它关掉吧。放假把它关掉吧,不可能的,都在用。
用了之后数千万年轻人在里面进行社交,这个时候,Snapchat功能也开始多元化,你也可以发文字了,我也可以发图片了,当然阅后即焚继续可以发。
然后呢,这些年轻人会怎么说?
说我们用Snapchat是因为什么,因为Facebook里面都是我们的什么家长啊老师呀,未来的招生办主任啊,甚至未来的雇主都在里面,所以我们为了避开他们,我们就用Snapchat。
我们要故意跟他分成两个世界,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进行社交,哪怕你Facebook给我们的功能是一模一样的,我也不用Facebook。
你看,这个理由开始变化了,因为什么?
早期的历史已经 gone with the wind,已经随风而逝了。即使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已经几千万人在这里了,我们的需求又是多元化的,甚至我们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特别强烈的理由就是,我们不去facebook了,这个理由是正确,但已经是发展到后面阶段的一个总结了。
所以我们说,当我们来分析一家创新公司,如果发展的特别成功的话,我们在找它成功的原因的时候,我们要从早期去找。我们不能看它当下的成功逻辑,甚至看创始人自己的总结,这是不够的。
因为他描述的更多的是现在的,甚至能够说得上台面的,或者说太泛泛的太通用的,必须回到早期历史里面,才能看到真正的成功的第一动因,没有这个第一动因后面的历史就不存在。
Snapchat的这一段早期发展历史不是可有可无的,如果我们跳过这一个阶段,比方说,我直接给美国几千万teenages中学生开发一个应用,这个应用可以让他们在任何时间,比方说晚上啊,星期六星期天或者节假日,让他们进行图片社交,阅后即焚,功能是一模一样。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这群学生来讲,他们在课外,他们有PC,也有手机,也iPad的,他们也部分人可能在facebook上进行社交活动,也有很多人用Instagram,已经很火了,用Instagram发图片,为什么还必须回到你的Snapchat里面,而且Snapchat是刚刚起步,不知名,去发这种阅后即焚的图片呢?
也就说对于泛场景的,泛用户群的这么一个需求来讲,你的阅后即焚就成不了抓手,你很难把大家一起拉过来,很难的。
因为什么?因为它的用户基数太大了,毕竟我已经强烈到必须发阅后即焚,这个图片我无论如何不能让别人保留的这个需求,其实是特别的限定也特别小众的。
你第一步,你必须找到聚焦的,你可以靠这个聚焦起来。如果你跨越这个阶段,直接面向更大的用户群,更发散的需求去包含他们的场景的话,那么这时候,你的抓手效应就很难发挥出来。
你要把大家再一起拉过来,非常的困难,这时候大家的理由就是,我为什么用你的Snapchat,或者说部分人来用了,但是其他人拉不过来,说你用了,那我不用了。
但是在课堂上就不一样,在一个课堂上几十个学生,有人用你不用,那其他人就没法参与了,不能一起愉快的玩耍了。所以很快大家一拖二,二拖四,四拖一百,大家很快都用起来。这么一种传播效应,引爆效果会非常的强烈。
所以说,迂回式创新启动的时候,从0到1的时候就特别重要的就是,快速引爆是关键。
而且,必须找到一个抓手,这个抓手,对于它的第一波用户群和这些人所处的场景来讲,必须是雪中送炭。
这样的话才能两方面匹配起来,高度聚焦。一般来讲,这么一种场景,用户群,和他们早就存在的刚需,往往也是看不见的,甚至是想不到的。如果有人说,我提前想到了,那么可能也就是事后诸葛亮。
更多的时候,就像Snapchat里说的这个例子,Spiegel自己也指出只是想到了一个功能点,把这个功能点开发了一个APP,把这个APP抛出去之后,引起的这个使用场景,被学生找到了,用在这个地方。
后面,通过这个抓手,把学生快速的一个一个地拉到一个社交应用里面来,成就了Snapchat一个全新的高度。否则的话,可能在某个阶段就走不下去了。
当然了,这里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为什么美国的十几岁的中学生最终可以通过Snapchat,阅后即焚这个功能给拉在一起?那是因为他们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他们本来是自成一体的,他们具备了这种可能性。
我们后面会解释为什么中国到现在没有类似于Snapchat一样,从十几岁的年轻人起步,把大家都抓在一起,这成立一个独立的应用,为什么没有?(注:请关注后继文章)
因为美国的这个十几岁的年轻人相对独立和封闭的,本来就是一个社交网络,他们与主流的社交网络,比方说成年人的世界,具有天然的割裂性。
就是所谓的我们讲的破裂地,什么叫破裂地呢?就是比方说一个海岛,这个海岛孤悬海外,与大陆天然是分割的,有天堑存在,也就是天然是不连续,天然是割裂性的。
那么这个时候,作为社交网络来讲的话,这个社交网络是可以被独立出来,有独立的应用。
问题在于,你怎么找到一个初始的切入点,找到一个抓手,把这一群人一个一个快速的引到这边来,等他引完了之后,别人再想模仿也很难,因为社交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我们所有人都在里面,我们已经很好了,你再把我再拉出去就很难了。
所以迂回式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这个词的本意之一,就这种破裂性里面。
迂回式创新的第一步就是要找破裂地,找到迂回式创新能够,着力,生根发芽的一个领域。这个领域里面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立的,天然的一个边缘用户群,他们所处的是一个不起眼的冷门的场景。
在这个场景里面,他们有长期存在的人之为人的一个天性的一个刚需,这个刚需往往来讲,是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的,是被压抑当中的。大家都看不见,不以为然,想到的可能也会哈哈一笑就忽略掉了。
这时候你能做一个应用,移动互联网应用,投放给他们,或者先放出去,自动的找到这么一个领域,对他们来讲就会达到一个星火燎原,雪中送炭的效果。很快就会形成一个全新的社交网络出来,就创造了一个我们讲的蓝海。
但是我们这个蓝海呢,之前是看不见的,它是沉睡当中的,隐蔽起来的。但是一旦引爆起来了,成长起来了,大家就会说,奥,原来这里还存在着一个大蓝海。
所以蓝海是大家都需要的,但是看不见的蓝海才是我们迂回式创新,从零到一需要去寻找的。
巨头Facebook的抄袭为何以失败而告终?
一次成功的迂回式创新,一般有这么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图像化展示的话就是一个上升的S曲线,它一般从看不见这个阶段起步的。
然后小有发展之后呢,就是虽然被看见了,但是看不起看不上,入不了别人的法眼,然后再发展,到了一个比较现象级阶段的时候,别人就会来关注你,但是呢,可能经过他们的研究,剖析之后,还是不能理解你的创新能成功的逻辑是什么。
看不懂阶段,看不懂之后呢,就可能加大力量去学习,但是呢一般来讲,是学不会的。再进一步发展就是,想追可能就追不上了。最后呢,就可能被超越,甚至最终,当然是一个很长期的过程,就是被颠覆,这个颠覆是狭义的颠覆。
我们前面解释了Snapchat的早期发展历史,已经在看不见阶段,到看不起阶段,然后呢,到了得到了关注,被研究这个阶段,那究竟有没有被巨头Facebook看懂呢,我们下面接着说。
扎克伯格 ,Facebook的创始人,大家亲切的叫他小扎,也是年轻有为,在三十多岁的时候,整个Facebook已经是如日中天了,数千亿美元的市值,扎克伯格也研究了Snapchat,研究了之后在一次公开的座谈当中,他分析了他对Snapchat的理解,他说,Snapchat这个阅后即焚应用,引发了人们一种有趣的隐私现象。
他说 ,很多时候也许人们不愿意公开交流,也许有些东西不值得公开宣扬,或者是找不到合适的潜在交流对象,所以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正常的交流沟通行为的中断,这个沟通行为本来应该是在Facebook里面进行的,现在中断了,所以Snapchat抓住这么一个机会,给人们创造了这样一个新的交流空间。
所以呢,把这些中断的行为得以继续,所以,他认为Snapchat是靠着一种隐私现象来得以成功的,而这个隐私现象以前在Facebook里面是局部的,偶尔的存在的。
这个解释,这是Facebook当家人的理解,面对Snapchat这样一个后起之秀,Facebook应当说反应也是非常及时,也是深入去研究了这个阅后即焚背后应用成功的逻辑,也做了充分的应对,至少两个方面出大招了。
第一个方面,当然是一开始就做的,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总动员一定要在对手进一步壮大之前碾压他,就是你阅后即焚有的我也有,你没有的我也要有。
所以Facebook成立了一个工作室,连续开发了好几个应用,这些应用当然后来就一个一个黄掉了,这个工作室的名字叫Innovation Laboratory,创新实验室,还是比较讽刺的。经过四年的抄袭,Facebook依然搞不定Snapchat.
第二方面,当然过程中呢,扎克伯格也主动地去邀请Spiegel 去谈,说我们能不能合作,甚至收购,当然还亲自飞过去谈,抛出了据说是三十亿美金的全部现金收购,也就是兄弟你别干了,卖给我,我三十亿,拿三十亿,拿了三十亿之后想干嘛干嘛去。
但是Spiegel断然拒绝,那意思就是,如果拿来一百亿的话,我估计就能谈得成的,但对于Facebook来讲,是不可能拿一百亿去买一个在发展阶段,还是比较小的一个公司的,三十亿已经出到顶。
那这样说,体量非常大,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技术有技术,领导也亲自重视,为什么就是搞不定Snapchat,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回头再来看小扎对Snapchat的理解,他认为Snapchat的成功就是靠一种隐私现象,所以它成功了。
那么很自然的就是,我Facebook也重视隐私,也开发一些加强隐私的功能,那是不是大家就不到你Snapchat里去了呢,去到我Facebook里了呢,我都有了你为什么还要去呢,那是不是就可以阻止你。
这个我们讲,事实上也没有阻止。因为小扎理解错了Snapchat成功背后的逻辑,这个逻辑就是我们前面讲,它针对的用户群,用户群所在的场景和用户群他背后他天然的十几岁年轻人的社交网络存在,他通过阅后即焚这个应用,抓住了人,自成一体。
这个时候,你再开发阅后即焚应用,你开发的只是你Facebook的主流用户可能需要的阅后即焚,就是有可能少数人在少数情况下也用你的这个阅后即焚功能,但是大部分人大部分情况下是不会用的,是可有可无的,属于锦上添花。
这个就是牵扯到我们一开始点出的迂回式创新的典型的金句名言了,就是SOLOMO时代,没有体验就没有发言权。
因为说白了,就是你Facebook的主流用户,包括你扎克伯格自己,你并不是Snapchat的典型用户,你根本没法理解Snapchat里面用户究竟一开始为什么用了它。
后来为什么大家更多的人用它,后来离不开它,甚至是就不愿意到你Facebook这边来,哪怕你Facebook的东西更好,我也不来,因为你不是他的用户,你没有体验,背后的原因就是你年纪大了嘛。
这里说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是BAT马化腾的故事。
有一段时间马化腾去美国考察了一圈,考察回来做了公开的分享,他说,我在美国看了一些应用,尤其是阅后即焚Snapchat,非常的火,基本上就是十几岁的女生特别喜欢,我也安装了,但是玩了一下,没什么觉得特别的,没什么意思,搞不清楚。
搞不清楚是正常的,你不是它的典型用户嘛,你既不是在美国,你又不是青春期的美少女,你根本很难去体验。
但是马化腾接下来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值得我们很多成功的商业领袖学习的,马化腾说啊,虽然我不懂,但是我必须要投资它,为什么呢?
我不懂并不是这个东西没有前途没有价值,那是因为我不懂而已,所以对于年轻人用的社交网络来讲,正因为我不懂所以我更加要投资它,因为它代表了未来。所以马化腾投资了Snapchat的B轮,应当是B轮。
所以,SOLOMO时代无法体验就没有发言权。你只有拼命地通过理智告诉自己,我无法体验我没有发言权,但是,这个事物得到了那么多人的喜欢,那么多人是他的忠实用户,背后的成功逻辑,它就是一个客观存在。
后来在Snapchat的E轮融资的时候,阿里巴巴也跟了,阿里巴巴那段时间四处出击,也是特别希望想做社交网络的一些社交应用,他希望能够参与进去。
因为它之前推出了来往,想对标微信的,寄予的希望非常大,马云也是亲自走到前台去宣传,但是后来慢慢就是冷落下去,包括那一段时间他投资了国内的像超级课程表,年轻人比较多的应用。
特别有意思的是,我们这个社会,总是有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一般来讲,就是上一代的人或年龄大的人看下一代人总觉得是一代不如一代,总觉得是你们这代人不如我们那一代人,比方说怎么务实呀,怎么勤奋呀,怎么刻苦啊,总是觉得不堪重任。
但其实你回头一看,等到你年龄增长了以后,每一代人其实都有自己各自的努力与一代人的精神,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各自的使命和他们的时运,每一代人都不可能是一样的,基本的生活态度,精神面貌,但是每一代人最终都能够承担起这一代人的重任。
所以对于我们已经成功的,年长的商业领袖来讲,有的时候需要刻意的去,理性的去想这么一个简单的逻辑,这个逻辑想通了,可能有助于我们在移动互联网SOLOMO时代,面对一些新生事物,无论是公司内部的创新机会,还是面对外部的创新机会,包括投资啊,合并机会的时候,可能有助于大家下决定。
而不是,还是最终老马识途,姜还是老的辣,以自己过去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的逻辑,以这个逻辑去看待新事物,最终可能当新的机会,新的时代来临的时候,整个队伍整个公司可能会走到一个没落的路上去。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公司曾经从零开始发展壮大,成了巨无霸之后,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一个新的时代来临的时候,慢慢的又被边缘化,过程中不是说公司里所有的人都没有看到机会看到问题,最主要的还是领导人错失了这个机会,领导人背后就是领导人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Snapchat的天使投资人,也是他的唯一的天使投资人,是LightSpeed光速资本,他们在12年1月份投资了一笔钱,但是有关这笔钱也有一个投资佳话。
这个钱是怎么投的呢,有一天这个投资人回家,看到自己正在上高中的女儿和她的几个同学在嘻嘻哈哈,他就过去说:“闺女,现在在笑什么呢?”他女儿就跟他说,我们正在看一个应用,这个应用特别有意思。
作为投资人有一个职业敏感,就说什么应用?为什么你们这么喜欢?
一看,原来是一个叫Snapchat的应用,投资人说我咋没听说过这个Snapchat呢,她女儿就跟他说,Snapchat在我们学生当中特别火,我们学生现在有三个应用最火,第一个叫愤怒的小鸟,大家都知道,第二个叫Instagram,大家也知道,但是Snapchat也很火,大家就不知道。
所以投资人回头就赶紧找到他的合伙人说,我们必须赶紧找到这个Snapchat公司创始人约过来,有机会争取投资,既然这么火,我们就应该投资,这个是很多成功投资人的商业敏感和投资逻辑。
后来呢,他们经过一番努力,因为那一段时间Snapchat的Spiegel也不愿意见投资人,还是通过各个方面,辗转找到他,找到他之后给他一笔钱,开个支票。
据说当天正在上课的时候,钱到账了,Spiegel当场就离开教室,跟他的大学生涯拜拜了,就辍学了。一共五十万美元,但是投资人只出了48.5万,还有1.5万是一个高中投的,这个高中就是投资人的女儿所在的高中。
这个投资人就跟那个高中讲了,我们投资这个项目,最终还是亏了你们学校的优秀学生,其实就是她女儿了,没有她我们不知道这个项目,所以说这么优秀的项目我们愿意带你分一点。
那个高中历来也有投资的传统,也有钱,但钱也不多,就投资了1.5万。当然了,据说也是因为这个投资人跟他打包票,说你投1.5万没关系,赢了将来算你的,亏了1.5万我还给你。所以这个高中也投了1.5万。
最后,经过几年的公司发展,在上市的当天,这个50万美元翻了上千倍,数千倍,这个高中当天就兑现了一千多万美元,然后大家皆大欢喜。这段是佳话了,是大家都喜欢听的故事。但这个故事同样说的也是无法体验,更没有发言权,但是我们可以投资参与。
其实呢,这个Snapchat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其实参加过一些早期投资的产品原型的推介会,但是投资人听完他的一段介绍之后基本上都是没有什么反应,大家都很纳闷,说你开发一个阅后即焚的图片应用,请问,是什么人会想要发送会消失的照片?
因为想过自己没必要发送会消失的照片啊,你照片发出去身不由己的你让它消失干嘛,要么你就不要发,发了之后别人看到了该怎么留怎么留。就想不通为什么别人都需要你这个阅后即焚?投资人都无感,所以这些投资人都放弃了投资。
有一句话说得好,曾经有一个机会放在我面前我没有去珍惜,直到后来追悔莫及。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们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们会对他说:我投一千万!当然这个是笑话了。
其实这群投资人,比较典型的或者平庸的投资人,他们虽然看似是在问问题,说为什么人们想要发送会消失的照片,看起来是在问问题,其实背后是说,没有人会需要发送会消失的图片的功能,你们就死了心了吧。
所以这就是一种成年人的虚伪,一种成熟的虚伪,看起来在问问题,他其实是在否决。他有了结论,但看起来是在问问题。所以呢,对于年纪越来越大的,成熟的成年人来讲,我们要警惕,面对新生事物,不要表现出好像很有好奇心,还在存疑,其实是已经下定主意了。
其实沿着这个话题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到一个方法,也是迂回式创新我们在启发时用的,就是如果我不知道,什么人会用消失的照片,那么很可能是我不知道而已,也许世界上真的有一群人他们需要发送会消失的照片。
就是把问题转化一下,不是说你这个应用没有前途,而是说假设你这个应用有前途,那么究竟谁会用呢?
我们的问题导向到探索阶段,这个探索展开来说就是:什么样的用户群他们会在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下会为了一个什么样的需求,而这个需求其实早就存在,而且是写在人性深处的,只是这个需求长期以来一直被大家所忽略,所以一直处于压抑当中。
直到有一天有一个应用出来了,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他可以让这个需求很方便简单的去满足了。
比方说大家可以相互在课堂上发送一些可视化的可消失的小纸条,以满足大家上课隐蔽的小社会里面,搞点小动作的需求。
这样一看确实是有答案了,对于那个问题是有答案的,什么人需要发送会消失的照片,这一群人在这种场景下为了这个需求这个目的是特别需要一个可视化的发送照片并且很快消失的应用,这样的话这问题就有解了。
这种思维方式或者这种问问题的方式有助于我们发现新的机会,很多创新的人讲的,他有一个idea,或者有一个技术,这个技术能够做出一个产品出来,能够做出一个应用或者一个功能出来。
但其实呢,他也不知道这个应用功能究竟给谁用,或者说他一开始以为要用这个功能的那个用户群其实并不care,可有可无,锦上添花而已。
但是你一旦找到了真正在意你的真正需要你的,雪中送炭的这么一个用户群,你一下子就能引爆。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你的技术做出来的一个产品,这个产品有功能,功能有性能,但是他们必须与用户群特定场景下的用户需求相匹配,高度匹配,匹配了之后,你下面才能去迎来可能的突破。
如果没有匹配的话,你这个技术再先进,甚至是拿到了专利,甚至是得了各种技术奖项,那你也只是在科技上创新,你商业上并没有一个突破口,一个应用领域。
投资人来讲,其实以后在看一些创新项目的时候,尤其你看不懂的项目,也可以沿着这个方向去思考,这样的话我们就是说避免犯两类错误。当然了,推而广之,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基本上就有两类错误,如果你能避免了,你做的决策肯定是一流。
什么两类错误呢,就是,这个事情明明没有机会,你认为很有机会,你all in全盘跳进去了,最后被套牢,原来是个大坑。
另外一个呢,就是明明这是一个大机会,你却看一眼直接把它pass掉了,觉得不可能,是没戏的,直到N年之后别人把它做到惊天动地,你踏空了,错过了,你追悔莫及,其实这两个都是黑天鹅的代表。
李彦宏的AI世界观 / 马云的新零售
京东十年磨一剑 / 腾讯2亿美金剑指阿里
ofo+鹿晗 / 零售赋能生鲜电商
教育业的Alphago / 怎么玩IP
区块链 / 微博如何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