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好生活杂货铺
小说、散文、游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好生活杂货铺

晃剪报

好生活杂货铺  · 公众号  ·  · 2017-09-07 18: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01


“人肉”变成文化战争的主要武器

旧金山阿拉莫广场附近的街道

挤满了准备迎击极右翼团体的抗议者

摄影:Jim Wilson 来源:《纽约时报》

骑着一辆电动小马,Dana Cory漫不经心地弹奏着一个雪茄盒做成的尤克里里,哼唱着“如果高兴你就拍拍手”的曲调。


“如果你是个纳粹然后你被炒了,那是你的错。”她唱道,“你被我们发现现在你失了业,如果你是个纳粹然后你被炒了,那是你的错。”


自互联网出现以来,“ 人肉搜索 ”就一直存在。“人肉”(doxxing)——最初是黑客的俚语,指的是去搜索并且发布关于个人的私人资料,通常是竞争对手或敌人。对于那些珍视匿名性的黑客来说,“人肉”是一场残酷的攻击。


不过,doxxing已经从像4Chan和Reddit这样的亚文化网站中脱颖而出。8月初,在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举行的白人至上主义者游行里,“人肉”成了一种大范围使用的 武器


如今,在线围捕极端分子的行为引发了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是更大的伤害。最近几周,一些人因此背上了污名,其中包括一位来自阿肯色州的教授,他被错误地指责参与了新纳粹主义的游行。有些人担心,即便政治极端分子被人们从人群里揪出来,他们身份的暴露只会让信徒们愈演愈烈。


“人肉”这一概念已经深深存在于旧金山的街头的抗议者脑海里。在卡斯特罗、Mission区和阿拉莫广场,这一排房子是著名的“油漆女士”的所在地,成千上万的人在这里参加了反右翼集会的 示威游行 。街头派对上充满活力——孩子们和狗狗也加入了进来,抗议者们分享着烘焙食品,附近的酒吧也是满员状态。


“人肉”的伦理标准甚至定义都是模糊的。有的时候,“人肉”出来并进行传播的信息是早已公开的。正如有的抗议者问,如果你所“人肉”的人,他或她在公共大街上游行,露出了脸还表现得很高调。那么这真的是“人肉”吗?你的对象甚至没有隐藏自己的身份。


简单来说,一旦一个人在网上被贴上了“纳粹”的标签,这个人在网上就一直是纳粹了。


“人肉搜索”有着不堪回首的历史。2013年4月,Reddit上的业余侦探使用了安全摄像头的屏幕截图,锁定了两名与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有关的男子。《纽约邮报》把这张照片放在了头版,并在标题里把他们称作“挎包男”。


但这两名年轻男子并不是实施爆炸的犯罪者。有一段时间,Reddit的侦探们甚至把目光投向了布朗大学的一名失踪的学生,但这所大学位于罗德岛的普里弗斯,距爆炸发生的地点约有60英里。后来证实,他与爆炸案无关,但他自杀了。


右翼集会最终失败了,但反右的抗议者们仍然热衷“人肉”。


“我们需要把纳粹分子都‘人肉’出来。”33岁的Andrea Grimes说,她举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白人们,选一个吧。是当英雄,还是狗熊。”她说,她已经通知了她所发现的“白人至上主义者”的父母。据她称,在网上阻止不良行为是很有效的。


来源:《纽约时报》



02


美国大学在世界上的排名下降

今年7月,牛津大学毕业生们聚集在谢尔登剧院门外

摄影:HANNAH MCKAY/REUTERS

美国仍旧宣称它们拥有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多的精英研究型大学,但是它们的优势已经开始 消失 了。


牛津大学 剑桥大学 是英国数一数二的两所大学。在2018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上,排名第一和第二。它们的表现标志着第一次,在这个有着14年历史的排行榜上,来自美国以外的学校占据了榜单的头两名。美国大学,由加州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牵头,在前11名中占了7席。


这也标志着美国的整体表现连续 第5年下滑 ,前200名中有62所美国学校上榜。而在2014年,美国有77所大学进入前200名。


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学校所得到的评分约有三分之一与大学的学者和进行的研究有关,也就是从6200万次引用和1240万份研究出版物中进行筛选排序。研究经费的多少也是计算的依据之一。


机构收入——由大学和研究声誉所产生的资金——使美国的学校受到了打击,同时拉高了中国学校的分数。


统计的时机可能也损害了美国大学今年的排名。为了对学校的声誉进行调查,一项针对2万名学者的调查在1月、2月和3月开展。当时,川普刚刚就任总统,并试图限制来自6个穆斯林国家的公民进入美国的机会。因此,经常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作的学者,大部分都对川普的计划相当反感。


相对地,英国在离开欧盟的时间比排名调查早了半年,对英国大学的影响便没有那么明显。


近年来,中国的大学一直致力于开展国际课程,以吸引更多的外国学生。这些努力带来了回报,据政府数据显示,2016年,有超过 44万 外国学生在中国学习,其中大部分来自韩国和美国,这一数字比2012年增长了35%。


中国大学的崛起也正值政府大举投资研究型大学之际。哈佛大学教授、中国问题专家Elizabeth Perry表示,中国人正在积极地参与进这个游戏里。

来源:《华尔街日报》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晃 言 晃 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