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本科生院、悦读书社、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和相关院系经过数月的沟通协调,确定了2022年秋季学期开课的13门本科生课程,欢迎大家踊跃报名!
1.课程定位
DIY研读研究课程在形式上以小班研讨为主,内容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以通识为核心,注重构建横向跨学科思维;一类以专业为核心,注重进行纵向单学科深入研究。此外,由于DIY课程内容上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许多老师也会选择DIY课程作为最新学术成果的展示平台,大家可以一睹南大的学术前沿。
第一类DIY课程并非一般通识课。
一方面,一般通识课容量较大,课堂互动有限,相较之下DIY课程以小班研讨为主,注重师生交流和学生讨论;另一方面,一般通识课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阅读思考有限,相较之下DIY课程则强调老师指导下的学生研讨,这种研讨自然要以大量阅读为基础。总的来说,通识型DIY课程拥有更加良好的课堂环境,独特的课程形式和要求则保证了学生必学有所得,加之内容的基础性,适合希望打破学科壁垒、建立联动思维的同学选修。
第二类DIY课程旨在培养研究型人才。
这类课程内容上超越了一般通识的水平,在该领域较为高深的层次上展开,老师通常以研究生的程度来要求大家,无论研讨压力还是阅读压力都比较大。但有付出必有收获,本科生通过专业型DIY课程的学习,能提前一步接触硕士甚至更高阶段的专业知识,对致力于走学术路径的同学有很大的帮助。专业型DIY课程性质上属于通识课,却能为大家带来不亚于专业课的学术收获,希望能够成为南大通识教育在更高阶段的一种补充。
2. 开课特色
传统课程,由学校与院系邀请教师开设课程,同学们则在课程中扮演着选课与上课的角色。与此不同的是,所有DIY课程均由南京大学学生悦读书社的同学承担主要开课工作,开课流程如下:
①书社常年开放信息收集渠道(联系负责同学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书社公邮、咨询群、公众号“灯下漫谈”),邀请各位同学就课程主题和授课教师等内容提出宝贵建议。
②书社成员进行分工,确定拟邀请名单,并由书社统一向各位老师发送正式邮件。
③书社成员与各授课教师确定具体细节,整合并制作课程目录。
④各位同学报名选课。
在这个过程中,课程的“DIY”之名主要集中体现在两处:一是同学们的建议,尤其是对某一专业有较深入了解的同学的建议,是邀请名单的主要信息来源;二是课程的细节和开课后的运营将由课代表与书社共同完善维持,并在结课时留存宝贵材料。基于此,DIY课程的一大特点就是老师、课代表和同学们能够通过课程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这种亦师亦友、学术争锋的氛围,一直是书社的不懈追求。
3. 选课流程
①书社将课程提交至本科生院审核。
②审核通过后公布课程目录和报名渠道,全校同学填写选课申请。
③遴选工作。
④短信通知选课结果。
⑤正式上课,前两周可退选。
(有关选课与退选的具体信息参见报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