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YOHO潮流志
PLAY & LEARN ,《YOHO!潮流志》《YOHO!女生志》及更多潮流内容每日更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YOHO潮流志

这个爱“捡垃圾”的家伙,经历了最辉煌的艺术年代! | Art Attack

YOHO潮流志  · 公众号  · 时尚  · 2017-06-02 17:5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现场直击艺术家

「Art Attack」 是一个介绍不同领域艺术家的栏目。YOHO!Boy团队这次就远赴美国,现场直击Gary Baseman、Ron English、Kenny  Scharf、Jerkface、Steven Harrington、Jeremy Ville、Daniel Arsham、Cleon Peterson这8位当代十分出色的艺术家,深入了解他们的艺术创作世界。 我们把整个探访过程制作成视频,让各位友达身临其境!



第三期,我们与友达@Keith Wong一起探访了Kenny Scharf,深入他的工作室内看看他独具个人风格的作品、对旧物处理后做成的艺术品、他的KARBOMBZ……


首先,我们来简单说说这次的主角 - Kenny Scharf,好让各位友达由浅入深地了解这位艺术家!


____________________


about Kenny Scharf

生于黄金时期的殿堂级艺术家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艺术,是一个辉煌并且写下来经典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艺术大师马上令人联想到的就是Andy Warhol,还有三位齐名的当时的年轻新力量:Keith Haring丶Jean-Michel Basquiat还有Kenny Scharf。可惜的是,前三位艺术家已经离开了我们,而幸运的是,Kenny Scharf这位经典传奇的艺术家今天依然充满活力地接受了YOHO!的采访并且和我们现场进行KARBOMBZ’并且分享他的艺术创意,绝对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经验。



“Kenny Scharf是出生於一个传奇年代的前辈级艺术家,而他的两位好朋友Keith Haring和Jean-Michel Basquiat都英年早逝,则令到那个年代更加传奇。Kenny年纪虽然大,但对艺术创作依然充满精力和热情,也不会因为自己已经成名,是殿堂级艺术家而对创作拈轻怕重,反而事事会亲力亲为,从零开始去做。拥有令人敬佩的艺术家精神。当他进行即场创作,戴上面罩,拿起喷漆的一刻,有着比年轻人过之而无不及的热情 。”Keith手记



____________________



初步了解之后,我们再来深入一点,看一波专访Kenny Scharf的精华版小视频!


以下为精华版 5分钟 视频,想看完整的采访内容请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


Editor:ELYSE / B君 /怕肥

HOST:Keith Wang

Video  Grapher & Editor:JL005

Video Assistant:LU



Kenny Scharf’s STUDIO VISIT



从纽约的工作室搬到洛杉矶,一转眼已经十年左右。对笔者来说,洛杉矶的自由的阳光和无拘无束的气氛似乎更加适合Kenny Scharf这位贪玩的老人家。从进入工作室前步行的一段石子路,和水泥墙上,随处可以看到Kenny用来试手的喷漆痕迹。而这些一个一个的漩涡图案,渐渐就这样装饰了原本干净得有点无趣的水泥墙。一直说自己喜欢“捡垃圾”的Kenny,在工作室室外的也挂满了不少一看就知道是垃圾,噢不,是经过旧物处理的装饰品,如果你问他这些东西在这里挂了多久,Kenny的回答是:从工作室开始有到现在。



一个艺术家的性格特点,从他的工作室你大概就可以了解一二,随性丶好玩丶有趣丶卡通,大概就是Kenny自己的性格特点,而这些特点正正也包无保留地反映在他的工作室设计当中。往里面走,就是Kenny工作室的核心部分,这里除了在空间的正中央摆放了一张大的长木台用作工作之需,在墙上则是挂满了Kenny的各种不同类型的作品,有画作也有不少装置作品。而这些装置作品,细看之下可以发现每一件都是Kenny通过收集不同的二手玩具或者生活电器和用品,然后重新改造上色再拼凑在一起。每一件都充满了Kenny的风格,童趣丶卡通丶色彩缤纷,并且有一种八九十年代波普艺术的浓厚感。



关于Kenny的介绍,各位YOHO!Boy在google上一搜都可以搜到一大堆,从他当时为什么会去到纽约,后来再回到加州生活进行创作,这位1958年出生的艺术家,经历了几个不同的艺术年代,而直到今天,他的作品依然有重要的影响力,在纽约的惠特尼美术馆,你还可以看到一幅Kenny 的大型画作《When Worlds Collide》。


《When Worlds Collide》


《石油怪物》

KARBOMBZ’ FOR YOHO!


如果你在Instagram上搜索KARBOMBZ,就会发现有很多和有着Kenny风格图案的喷车作品的照片。而且每一位找Kenny做KARBOMBZ都会拍下一张动作滑稽有趣的照片以作纪念。因此,当这次YOHO!采编团队去到Kenny的工作室打算问Kenny准备做什么现场创作的时候,他马上就说到,我接下来会帮一位朋友做KARBOMBZ,在车上用喷漆喷图案,你们可以拍video。采编团队听到这里,当然机警地向Kenny提出,要不用我们自己的车直接做KARBOMBZ吧!于是,采编团队的视频助手lu就这样贡献出了她的车,给Kenny即场开始KARBOMBZ创作。


第185台KARBOMBZ创作,for YOHO!


了解之下才知道,这次Kenny为YOHO!做的KARBOMBZ是他第185台创作。从街头艺术开始,Kenny一直在通过不同的方式令到艺术可以被更多人看到,不拘泥于美术馆、画廊,在马路上、在街道上都可以看到有趣的艺术作品令人会心一笑。也因为这样,有了KARBOMBZ’ ,当你开着这样一台车在堵车的公路上,后面的人看到或者路人看到,能够引起他们注意,甚至令到小朋友兴奋尖叫,这样已经是一件有意思而且令人产生了共鸣的艺术品。


而在现场创作中,令到YOHO!采编团队佩服的是,当Kenny带上防毒面具,拿起喷漆并且忘我地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身体里所散发出的热情和活跃完全看不出是一位60岁的老人家。心态、想法都非常年轻的Kenny,在工作室内放着一台涂满闪粉的小汽车,Kenny说,他的孙子孙女们都非常喜欢爬上那台车玩。带给观众开心和活力并且获得力量,可能就是Kenny一直保持艺术创作热情的来源吧!



TALK TO Kenny Scharf




Keith Wong

[email protected] 黄伟杰,毕业于英国伦敦中央圣马丁, 现任伦敦艺术学院校友会副主席,亚洲青年创作平台 APPortfolio 主席。


Kenny Scharf

美国当代艺术家,生于1958年,是美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艺术家,于美国八十年代时期对街头艺术作出了重要的影响。


Keith:我在洛杉矶荷里活的一个大型电子显示屏上见到你的3D动画作品。

Kenny:对的,我自己很喜欢动画,我的作品里面有很多卡通角色元素,也一直都很想制作动画。17年前我来到洛杉矶,在这里尝试进行动画的创作。在十多年前做动画需要很多资金,而我也在洛杉矶建立了工作室进行不同的项目,令到资金上平衡也可以继续进行动画的创作。因为科技的进步,现在动画的制作简单而且容易了很多,不少独立的小工作室都可以做到质量优秀的动画作品。我制作了上千张作品,也可以想像到假如把这些作品转化成为动画会是这样的效果,现在我累积有大量的素材,也希望以後可以在动画方面做更多创作。



Keith:你的创作是在一个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还是有一个严格的规画呢?

Kenny:我做的创作基本上都是很随机和即兴。就好像玩爵士音乐的乐手一样,他们很熟悉怎样演奏,对乐器也很了解,但也因为有这些熟悉的技巧,所以才可以很随意即兴地发挥。在我过往的创作中,已经建立了一套属於我自己的创作元素和语言,所以现在可以即兴地创作出属於我的作品。我的作品有点像学生作业,一旦完成之後就不会再重做。所以我很享受每一次自己在即兴情况下创作。


Keith:这么多年来你感兴趣的题目的表达手法有没有改变过呢?

Kenny:从小朋友我就开始画画,当然到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过我孩子时期感兴趣的东西到现在还是很感兴趣,这一点几乎没有改变。



Keith:你怎样看现在的街头艺术?早期你从街头艺术出身,以前你的街头艺术创作上有很多卡通元素,知道现在也有不少的街头艺术家在创作时候似乎也是进行类似的东西,你有什么看法呢?

Kenny:我觉得现在街头艺术已经有很多作品不是艺术,反而更像是广告,不断重复同一个风格来告诉别人“我在这里”。我自己很期待能够在街头上看到更多有艺术感觉的作品。



Keith:确实,有部份的街头艺术家在重复一个相同的符号,就像是一个品牌的logo一样。

Kenny:没错,就是这样,所以我为什么说这些更加像是广告,一个宣传自己的广告,而不是艺术创作。



Keith:艺术和商业的结合有什么冲突吗?

Kenny:有一点我自己很满足也有一点成就感的就是我的作品可以让大家在美术馆丶书本以外的地方都可以看到。我选择在街头进行艺术创作,可以扩阔不同层面的观众。就像我做的KARBOMBZ一样,哪怕在公路上,大家都有机会可以看到我的作品。也可以刺激到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灵感。


Keith:不少的采访在提到你的时候都一定会提到Keith Haring丶Jean-Michel Basquiat丶Andy Warhol,这几位艺术家,你会不会很厌倦?

Kenny:我很愿意去分享我所在的那个年代和这几位艺术家发生的事。我是1978年去到纽约,到了纽约之後两个礼拜,就认识了Jean和Keith,我和这几位艺术家都差不多时间来到纽约。我们三个人年纪差不多,Andy则是前辈,不过也因为Andy我们才会来到纽约。我们三个风格不同,但都有同样对艺术的理解和野心。当时我们觉得很多艺术作品放在画廊里面都没有人关注,艺术不一定要用传统方法。刚好我们三个都一致认为将艺术带到街头,把这些灵感分享到不同的人当中。



Keith: 你喜欢现在的艺术氛围还是过去的呢?

Kenny:我不是一个会沈迷在过去美好时光的人,以前的艺术圈很小,可能只有十间画廊,一百个艺术家,就这样。相对来说现在的艺术圈大了很多。当年的愿望达成了,我想令到艺术普及 更多人参与艺术创作,街头艺术收到重视,我很怀念当年的小圈子大家都很密切,现在的气氛也很好。



Keith:你的作品里面用了很多非常鲜艳的颜色,甚至有很多闪闪发光的物料。

Kenny:你从工作室门口走进来就可以发现很多的装置艺术的原料都是来自一些废弃的垃圾。我自己很喜欢收集一些垃圾和胶类的物件,也会去特意收集这些废弃的玩具和家庭物品,然後重新把它们上色,组装,然後变成一件装置艺术。



Keith:确实很棒的想法,可以令到废弃物件有新的生命。

Kenny:是的,也算是有一点贡献吧,毕竟现在污染越来越严重。



最后,想看Gary Baseman完整版的采访视频的友达,记得点击“阅读原文”哦!



- 👋  -

下期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