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讲武堂
腾讯网军事频道出品。专业军事评论,解码环球军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木木说卡  ·  太卷了,白金门槛又降低 ·  2 天前  
每日豆瓣  ·  发现一个上班摸鱼的利器,好处多多! ·  3 天前  
每日豆瓣  ·  为什么建议女孩子尝试平角内裤!? ·  3 天前  
每日经济新闻  ·  智能云增速26%,百度如何用AI重塑云计算格局?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讲武堂

前哨 | 研制射程2000公里的反舰导弹?日本右翼又在暗度陈仓了

讲武堂  · 公众号  ·  · 2021-01-09 17:24

正文

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近一个月以来,日本在反舰导弹研制方面动作颇多,不但提出了ASM-3A超音速空舰导弹的采购方案,还在增加反舰导弹射程上大作文章,宣称将研制射程900~1500公里的12式改进型岸舰导弹,并启动射程为2000公里的新型超远程反舰导弹的研制计划!

如果说ASM-3超音速空舰导弹还属于战术层面的技术升级的话,1500公里射程的12式改进型岸舰导弹和2000公里射程的新型反舰导弹,那就是纯粹的“挂羊头卖狗肉”——以造反舰导弹之名来研制对陆攻击巡航导弹!

日本人这种玩文字游戏的伎俩从来没有改变过,从侵华战争的拙劣借口,到把航母叫做护卫舰,现在的巡航导弹研制也是一模一样!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些只会让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日本当权者熊熊燃烧的野望而已,将日本走出专守防卫,向进攻作战体系迈进的勃勃野心展露在世人面前。

图片:日本所谓研制2000公里射程的反舰导弹,实际上就是打造自己的“东瀛战斧”!

一、12式反舰导弹——掩人耳目的试水之作

在日本当前的反舰作战体系中,12式岸舰导弹显然是一种不得不浓墨重彩讲述一下的型号。

日本高度重视车载岸舰导弹的研制,在冷战时由于面临苏联太平洋舰队对北海道的两栖登陆威胁,因此研制岸舰导弹作为海岸防御支撑成为了日本陆上自卫队的当务之急。比较有意思的是,一般作为海防武器的岸舰导弹都是由海军掌握的,而日本则是由陆上自卫队负责。

与传统的岸炮火力相比,岸舰导弹具有射程远、命中精度高、破坏威力大等特点,可以有效阻击敌方舰艇靠近本国海岸,并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控制或封锁海峡、航道、河道入海口等重要的海上枢纽。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对于岸舰导弹的发展倾注了极大的热情。1979年提出了研制SSM-1岸舰导弹的设想,并在机载ASM-1空舰导弹的基础上发展成型,命名为88式岸舰导弹系统。

图片:在ASM-1空舰导弹基础上增加了助推器,发展出了88式岸舰导弹。

88式岸舰导弹由载重卡车运载,一辆发射车可以搭载一套6联装发射器,拥有非常强的齐射火力。

不过,随着技术发展日新月异,88式岸舰导弹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海战场的新作战环境,日本于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制新型SSM-2岸舰导弹的计划,这就是目前日本主力的12式岸舰导弹。

12式岸舰导弹由90式舰舰导弹发展而来,而90式又是88式的舰载版本,因此我们也可以将12式看成是88式的升级产品。

12式岸舰导弹由日本三菱重工于2012年开发完成,是一种车载陆基反舰导弹,同样使用6联装发射车发射,不过由88式的圆柱形发射筒改为了矩形发射箱。

图片:载有六联装矩形发射箱的12式岸舰导弹发射车。


日本在研制12式岸舰导弹的时候耍了一个小心眼,为其悄悄地研制了一套对陆攻击巡航导弹才用的地形匹配导引系统,美其名曰提高导弹发射车的安全性和隐蔽性。

12式反舰导弹全长约5米、弹体直径0.35米、全重约700公斤,导弹发射后在飞行初段采用固体火箭助推,转入巡航状态后由喷气式发动机提供动力,最大飞行速度约为0.9马赫,仍属于亚音速反舰导弹。

该弹采用了“惯导+GPS+地形匹配+末端主动雷达”制导的复合制导方式,在飞行初段和中段主要采用惯导和GPS组合制导,并增强了地形匹配能力,使导弹能够从纵深阵地隐蔽发射,按照预定路线迂回,然后出海飞行直接攻击海上目标。

图片:发射的12式岸舰导弹。

这种复合制导方式不但具有非常高的精度,还具有网络中心战特点,初段和中段制导还可以由其他平台提供数据,而发射阵地不对外辐射信号,并隐藏在海岸附近的山坳中,最大限度保证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12式岸舰导弹发射车的发射角度能够达到80°,而88式发射车的发射角度只有50°,这使得12式导弹发射车具有更强的地形适应能力,甚至在山的背后发起攻击,提高战场的生存能力。

12式岸舰导弹采用了日本AAM-4B中距空空导弹的ka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具有较大的目标捕获距离,引导精度和抗干扰能力也比较强,还具备打击高速小目标的能力。

图片:12式岸舰导弹发射车的发射箱能够以80°的角度发射导弹,使其能够隐蔽在山后面发射导弹。

12式岸舰导弹的缺点是射程相对较近,仅有200公里,如果按照其在海岸线内陆部署的特性,比如在岸线后50公里的位置发射导弹,那么真正的制海半径就还要小不少,对于搭载有远程对陆攻击巡航导弹的舰艇或者是航母战斗群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负责岸舰导弹操作的日本陆上自卫队在宫古岛等离岛上挖掘坑道工事,导弹发射车驶出坑道就能够发射,完成对宫古水道等第一岛链上重要航道的封锁。

图片:部署在宫古岛上的12式岸舰导弹发射车能够控制的海域。

此外,积极发展12式岸舰导弹的舰载版本——17式舰舰导弹,目前已经服役,并配备到了摩耶级导弹驱逐舰和新下水的“熊野”号导弹护卫舰上,其射程提升到了400公里。

空射版本也已经挂载在P-1反潜机上进行测试,一架反潜机可以携带4枚导弹,导弹射程提升到300公里,并通过反潜机的航程来变相增加导弹的射程。

图片:空射12式反舰导弹挂载在P-1反潜巡逻机上,极大地增强了导弹的射程。


我们来评价一下12式反舰导弹:

这种导弹本身是为了满足日本海防需要的一种防御型反舰导弹,但日本在该弹研制过程中尝试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为研制新一代巡航导弹奠定基础。比如“惯导+GPS+地形匹配+末端主动雷达”制导方式的融合,虽然是为了导弹从内陆发射后再进入海上搜寻目标,但如果反过来想,从海上发射也可以很方便地搜索并打击敌方的内陆目标。

所以,我们在12式岸舰导弹身上再次看到了日本人擅长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计谋!12式岸舰导弹列装后不久,研制新一代巡航导弹的呼声就已经甚嚣尘上了!


二、研制巡航导弹的舆论准备

其实,日本寻求巡航导弹的野望并非最近几年的事情,早在12式岸舰导弹研制的过程中就为其赋予了能够攻击沿海陆上目标的能力。而在多年前,日本国内的舆论就对要不要发展巡航导弹进行了广泛地讨论。

当代最著名的巡航导弹自然是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海湾战争中,“战斧”巡航导弹一战成名,美国海军的战列舰和潜艇共发射了228枚“战斧”巡航导弹,攻击成功率达到85%,将伊拉克国土防空体系打得粉碎,而这其中全部是BGM-109C/D对陆攻击巡航导弹。

随后的多场对外战争中,美军的一贯打法就是先用“战斧”巡航导弹开路,洞开对手的大门,可以说屡试不爽,“战斧”巡航导弹也就成为了美军手中的不二法宝!

图片:美国海军战列舰在海湾战争中发射“战斧”巡航导弹。

日本很早就注意到了巡航导弹的价值,甚至在美国巡航导弹上都有日本的元器件。但是受制于《和平宪法》,很长一段时间,巡航导弹这种进攻性弹药对于日本来说是非常敏感的话题,即使有能力研制也不敢摆在明面上,否则将受到国内外爱好和平人士的口诛笔伐,甚至导致执政党受到来自在野党的攻伐。

但是,朝鲜半岛局势的复杂化给日本装备这种导弹以最好的借口。日本政府认为,鉴于朝鲜连续进行弹道导弹和远程火箭的试射,并推进核武研制,这让日本必须拥有能够对敌发起反击的能力,巡航导弹显然是一种能够直接摧毁敌方导弹发射基地的武器。

在日本动漫《全金属狂潮》中,就有潜艇发射巡航导弹摧毁“苏联”远东研究基地的画面!而日本动漫一向是反映日本社会心态的镜子。

图片:朝鲜不断增强的导弹和火箭实力让日本如坐针毡。


图片:日本动漫作品《全金属狂潮》中潜艇发射巡航导弹打击地面目标的场景。


另一个刺激日本研制巡航导弹的是同为美国铁杆盟友的韩国。

日本和韩国这两个美国在东亚的左膀右臂其实一直貌合神离,日本对二战死不认账的态度让同样作为日本侵略战争受害者的韩国对其始终保持高度警惕,甚至在韩国社会中反日情绪要高于反朝情绪。

韩国除了研制“玄武”-2型战役战术弹道导弹外,早在2009年就开始列装国产的“玄武”-3A/B型巡航导弹。这种导弹从2006年开始研制,射程500/1000公里,打击范围覆盖朝鲜全境,也可达日本部分地区。

此后不久又研制了新型的“玄武”-3C型巡航导弹,可携带450公斤弹头,圆周概率误差达到10米以下,射程更是达到了1500公里。

图片:韩国“玄武”-2型弹道导弹。


图片:韩国“玄武”-3巡航导弹发射车。


韩国在导弹技术上的突飞猛进让日本感受到了强烈的危机感,虽然韩国不大可能将导弹对准日本,但是“手中无粮心中慌”,日本对于巡航导弹的追求从过去的社会各界讨论上升到了实际运作阶段。

2017年3月,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党内机构向安倍内阁提交了一份建议报告,建议研制装备巡航导弹,以使其拥有对敌方基地实施先发制人打击的能力,而这一能力此前是被日本《和平宪法》所禁止的。

2017年8月,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开始审议为日本自卫队部署进攻性武器的必要性,并在当年年底将装备巡航导弹列入了2018财年相关预算中,开始了前期论证工作。

至此,日本政府上下已经达成了一致,那就是装备巡航导弹对于提升自卫队作战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图片:美日防长合影。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将巡航导弹论证工作列入计划。


三、引进还是自研,这其实不是一个问题

装备巡航导弹在舆论和政策层面上已经做好了准备,那么下一步就是技术问题了!

日本作为美国的铁杆盟友,想要获得“战斧”巡航导弹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而且日本海上自卫队军舰上安装的MK41型垂直发射系统对于“战斧”巡航导弹也是完全兼容的,因此对于日本来说,选择“战斧”巡航导弹可以让日本在短时间内拥有性能可靠的巡航导弹,并节省下一大笔研制费用。

BGM-109“战斧”巡航导弹自1970年代研制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对陆攻击巡航导弹,曾经装备美国海军和陆军,后由于《中导条约》限制,陆基BGM-109G巡航导弹被撤装,仅保留了装备美国海军水面舰艇和潜艇的海基型号。

图片:美国陆军曾经装备的BGM-109G“战斧”陆基巡航导弹,后被撤销。


美国海军除了早期的BGM-109A海基核巡航导弹、BGM-109B反舰巡航导弹(TSAM)外,主要装备的是BGM-109C/D常规弹头陆攻巡航导弹。

BGM-109C/D巡航导弹生产过程中,先后有Block2、3、4、4+等批次的改进型,打击精度不断提升,圆概率误差至10米左右,其中C型配备杀伤爆破弹头,而D型则拥有内含166枚BLU-97/B型子弹药的高爆集束弹头。

图片:进行了一定隐身处理的“战斧”Block4/4+巡航导弹,尾部安定面从4片减少到3片。


2020年12月,美海军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查菲”号又成功发射2枚最新型BGM-109“战斧”Block5型巡航导弹,分别命中了加州圣尼古拉斯岛和中国湖海军武器试验基地中的靶标,标志这种新型巡航导弹具备实战能力。其中Block5a是反舰巡航导弹,而Blcok5b是传统的陆攻巡航导弹。

该导弹在飞行过程中能够利用先进通信系统架构重新定位并更换打击目标,Block5a还能够打击超远距离上的海上活动目标,被誉为射程最远的反舰导弹。


图片:美国海军“查菲”号驱逐舰试射“战斧”Block5巡航导弹。


按照日本与美国的关系,即使是Blcok5a/b这样的新型号拿不到,那至少Block4/4+这样的次一级型号总能够获得。

2017年特朗普访问日本的时候也表示愿意向日本提供包括“战斧”巡航导弹在内的进攻性武器系统。

图片:“战斧”巡航导弹由于比较敏感,美国出口并不多,此前只卖给了英国皇家海军一些早期型号,用于装备攻击核潜艇。


但是,日本对引进“战斧”巡航导弹却比较纠结。

关键一点是目前的“战斧”巡航导弹全部是海基版本,也就是一旦引进将进一步增强海上自卫队的话语权,这将导致日本海陆空三方自卫队高层话语权、资源分配权彻底向海自倾斜,因此受到来自自卫队内部其他派系的反对。

日本更希望新型巡航导弹能够同时装备陆上自卫队的岸防导弹部队、航空自卫队的战机部队和海上自卫队的舰艇、潜艇,达到力量配比平衡。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不得不重新考虑自行研制一款类似于“战斧”导弹的国产巡航导弹,同时也能够保持国内国防工业企业的开工率。其实,这也是自研巡航导弹很重要的一点,日本为了保持国防工业的相对完整性和活力,从侦察卫星到坦克装甲车辆,再到战机和军舰,即使拥有从国外引进货架产品的机会,也最大限度进行自行研制,就算不行也要引进技术自己组装生产,成本再高也在所不辞!

这种国策自然也会延续到巡航导弹的研制上来!

图片:武器装备国产化是日本的基本国策之一。


日本在研制远程巡航导弹过程中再次拿起了反舰导弹这块“遮羞布”,对外宣称自己研制的是一种射程超远的反舰导弹。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射程1000公里也好,2000公里也好,除了美国反舰“战斧”巡航导弹拥有变态的1600公里射程外,这完全就不是战术级别反舰导弹的指标。所以说,日本研制反舰导弹这样拙劣的“遮羞布”只是为了应对国内《和平宪法》的幌子而已,甚至面对国外关注都难得寻找更好的借口。

说白了,日本就是向全世界宣称:我要研制巡航导弹!

图片:2000公里射程的导弹谁都知道是要打造陆攻巡航导弹,而反舰导弹这块“遮羞布”只是针对《和平宪法》自欺欺人的幌子。


《和平宪法》是限制日本恢复进攻性武力的紧箍咒,但是《和平宪法》是死物,对于想要实现自己野心的日本政治家来说有一百种方法找到漏洞或者规避之。

比如将出云级航母称为护卫舰,将射程2000公里的巡航导弹称为战术性质的反舰导弹,反正怎么方便怎么来,吃相再难看也不管了!


图片:《和平宪法》已经被日本政治家们架空,成为一纸空文。


四、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日本隐身巡航导弹何时面世?

对于研制2000公里射程的巡航导弹,无论是反舰型还是陆攻型,对于日本来说在技术上都不是大问题,但谨慎的日本人仍然采取分步实施的方式徐徐图之!

2020年12月18日的内阁会议上,日本政府首先决定将12式岸舰导弹的射程延伸,进一步提高到900公里左右,而其最终目标是达到1500公里,加上其所具有的地形匹配制导能力,可以轻松地变身对陆攻击巡航导弹,直接打击敌方军港或者港区内的战舰。

这又是拿着12式岸舰导弹当幌子,先分两步走,实现900公里射程和1500公里射程两个小目标。

事实上,要实现如此之远的射程,就不可能在现有导弹基础上小修小改,巡航发动机、助推火箭、气动布局、弹翼、燃料系统、弹道设计等都需要脱胎换骨,不亚于重新研制一种导弹。应该说,这就是一种全新的导弹。

图片:12式反舰导弹的尺寸和气动外形不足以使其完成高达900~1500公里全射程的飞行,改进型必然脱胎换骨。


12式反舰导弹改型还只是第一步,据日本《产经新闻》2020年12月29日报道,日本政府已经提出了新型反舰导弹研制计划,射程将达到约2000公里。

文章称,新型反舰导弹可以被称为“国产战斧”导弹,和改进型12式岸舰导弹一样,不但能够反舰,而且确定能够攻击陆上目标。

从日本政府发布的国防白皮书图片来看,这款反舰导弹与12式岸舰导弹并非一回事,其使用了隐身外形,同美国的JASSM和LRASM反舰导弹类似,但射程要比后两者高出一倍多。从技术角度上分析,这将是一种大型亚音速导弹,拥有较好的隐形能力以及通过复杂航迹防止敌方拦截的高机动性。

以类似的美国空射型JASSM反舰导弹为例,其重量高达1.1吨,战斗部重量为450公斤,飞行速度0.9~0.95马赫,拥有较好的隐身性能,号称射程超过1000公里。日本想要在战斗部重量不降低的情况下研制射程达到2000公里的反舰导弹,尺寸和总重必然比JASSM导弹更大,气动布局也会完全脱离12式这样传统的反舰导弹的设计,而很可能采用带翼小飞机式的标准陆攻巡航导弹气动设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