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分子科技
高分子科技®做为全球高分子产业门户及创新平台“中国聚合物网www.polymer.cn”的新锐媒体,实时报道高分子科学前沿动态,关注和分享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一线科技创新设计、解决方案,促进产学研及市场一体化合作的共同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高分子科技

东华大学熊佳庆/周欣然 Nano Energy:双模传感自愈合光电子皮肤

高分子科技  · 公众号  · 化学  · 2024-12-30 12:5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方 蓝字 一键订阅


触觉电子皮肤( e-skin 是实现人 - - 环境交互的重要媒介,对促进“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多数触觉电子皮肤利用单一电信号实现传感,无法满足复杂交互场景的多模传感需求。通过光电双模策略实现机械刺激可视化,有望提升触觉电子皮肤传感与交互表现。结合机械发光( ML )与摩擦电自供电传感是实现光电双模电子皮肤的一种 有效方法。由于 触觉电子皮肤常需在复杂基底和极端环境下使用(如柔性 或刚性 表面、动态变形 基底 和恶劣 环境 ),因此实现环境自适应特性(如机械顺应性、自粘性和自愈性) 尤为 重要

近日, 东华大学熊佳庆 / 周欣然团队报道了一种具有摩擦电自能量感知能力的可拉伸、自粘附、自愈合的机械发光触觉光电皮肤 EO-skin EO-skin M L 层、电极层和封装层构成, 三层结构均以苯乙烯 - 异戊二烯 - 苯乙烯和乙烯 - 醋酸乙烯酯 SIS-EVA 为弹性体基质,分别嵌入 Zn S/C a Z n OS : Mn 2+ 和银片 / 液态金属微粒作为应力发光层和电极层 这一光 电皮肤可 粘附于 不同表面 (如纸板、树叶、木材、聚丙烯、不锈钢和玻璃等),具有 高度可拉伸 1040% 和自愈合 93% )以及 稳定的 光电 性能 。作者展示了通过触觉感应识别材料粗糙度、物体形状以及基于 E O- skin 的夜间手写识别系统。相关研究成果以 S elf- h ealing electro-optical s kin for dual-mode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为题发表在《 Nano Energy 》上。论文第一作者为东华大学硕士生 芦泽仁 ,通讯作者为东华大学 熊佳庆 研究员和 周欣然 副研究员。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52273244, 52103254 )等项目的资助。


1 . EO-skin 的设计与性能优势


本文通过苯乙烯 - 异戊二烯 - 苯乙烯和乙烯 - 醋酸乙烯酯二元复合材料微相分离作用,制备了可兼顾强度、韧性与自愈合性能的弹性体 SIS-EVA ,以其为基质材料,采用连续浇铸策略,分别引入应力发光填料 ZnS/CaZnOS:Mn 2+ 和导电填料银片 / 液态金属微粒,利用界面蚀刻和自粘效应实现了三层结构无缝集成,得到的 EO-skin 在机械刺激下可发出橙黄光,同时展示出优异的拉伸性、自愈性、发光强度和电学输出(图 1 )。自愈后,机械、光电性能高度稳定。


2. EO-skin 的机械发光特性


实际应用中, EO-skin 需要适应拉伸形变并保持稳定的机械发光性能。研究表明, 50 % 掺杂浓度的 M L 层在 20N 的压力下可产生 117 灰度值的光强。得益于嵌入发光填料与 SIS-EVA 基质间的紧密界面接触和有效应力传导,拉伸状态下的 EO-skin 机械发光效率有所提升 (图 2 )。此外, SIS-EVA 对不同方向机械刺激的高应力响应可有效激活 M L 填料,使得 EO-skin 在动态拉伸过程中也可实现机械发光。


3 . EO-skin 的粘附性和自愈性


粘附性是电子皮肤适应不同基材的关键特性 ,可赋予 EO-skin 高界面稳定性 。实验证明, EO-skin 可以附着 纸张、 树叶 、木材、聚丙烯 、不锈钢和玻璃 不同基材上, 在不锈钢基底上其粘附力高达 2.49 MPa ,显示出良好的基底适用性。自愈性对于实现长期稳定、可编辑电子皮肤有重要作用。 EO-skin 的自愈性源自 EVA 在粘流态时内部分子链的运动导致的物理交联。在 85 ℃ 下加热 4 小时后,破裂后的 EO-skin 可充分愈合,并维持高效力学与光学性能(图 3 )。利用 EO-skin 出色的愈合性,作者将“熊猫零件”组装成完整“熊猫”,经愈合的“熊猫”可在拉伸状态下保持发光性能。


4. EO-skin 的电学输出性能


EO-skin 可通过摩擦电效应实现电学传感。 具有介电 机械 发光层和嵌入式电极的 EO-skin 可以作为单电极摩擦电纳米发电机, 在光响应同时 实现 机械刺激 的电学 感知 。通过优化, 600 μm ML 层的器件( 2 cm × 4 cm )在 20 N 的压力下可实现 65 V 0.45 μA 21 nC 的电学输出,并显示拉伸适应性和愈合电学稳定性(图 4 )。此外, EO-skin 对压力和环境温度均表现出敏感的电响应,灵敏度分别达到了 99.56 % 99.77 % ,体现出其在力学检测和环境温度感知方面的应用潜力。


5. EO-skin 的光电双模传感应用


得益于其良好的触觉感知能力与防水性能,固定在机械手臂和机械抓手上的 EO-skin 可通过触摸物体区分其几何形状、粗糙度,或进行水下抓取感知。利用 EO-skin 光电同步双模传感特性,作者展示了其在夜间识别按压物体形状和手写文字的应用(图 5 )。此外,区别于电子皮肤研究中常见的基于机器学习的电信号识别系统,作者借助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进行同步动态光迹追踪与形状匹配,开发出一套夜间手写识别系统,识别精度高达 97.76% ,体现其在人机交互领域的广阔应用潜力。


本文展示 了一种具有 优异拉伸 1040% 、粘附性 2.49 MPa 和自愈 效率 93% 光电 双模触觉电子皮肤 EO-skin )。 EO-skin 具有高界面稳定性和机械适应性, 在多 种基材 上展示出高粘附力,且能适应 极端 机械拉伸 变形。具备 光电 双模交互能力的 EO-skin 可以通过 摩擦 电信号和 机械发光 信号 同步 检测机械刺激,例如 检测按压、拉伸、 触摸 等刺激,并进行形状、 材料纹理 、手写笔迹等 信息 识别 。基于 双模光电子皮肤,本文开发了可进行 动态光学捕捉的 光电 双模人机交互平台 ,它 能以 97.76 % 的高 精度 识别 书写 信息。这项工作为可穿戴设备和软 机器人中界面交互材料 的开发 提供 一种通用策略, 有望为柔性智能材料和人 - 机交互技术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全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nanoen.2024.110617


相关进展

东华大学俞建勇/熊佳庆 ACS Nano:多样化织物上可直接印刷/打印的自粘弹性电子墨水

东华大学熊佳庆课题组 Adv. Mater.:微纤维两栖软体机器人实现电磁辐射动态感知

东华大学熊佳庆课题组 Adv. Mater.:光热-湿双模响应的全纤维自感知软体机器人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email protected],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 高分子产学研 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 几十个 专项交流群 ,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 上万名 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 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 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 ,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