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岁末,上海各区正在加快推进旧房改造工程。日前,普陀区启动了60万㎡合用户不成套房屋改造,通过移楼梯、动外墙等方式重新布局和分割公共空间,显著改善了老房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
“我们的房子会不会被拆迁?拆迁能拿多少钱?”这是很多居住在老旧小区的百姓日夜琢磨的问题。市场上甚至还出现不少投资客,特意买入“老破小”以赚取拆迁赔偿。不过,这种做法可能马上就要行不通了。
住建部透露旧改重大信号
近日,住建部在厦门召开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工作座谈会,将在15个城市开展老旧小区改造试点。这15座试点城市以三四线城市为主,没有包括上海。对于旧改,大会主要释放了以下三大信号:
1、 老旧小区如果还能修的,就不要拆;
2、 危房拆掉重建,但不是拆迁开发,而是原拆原建;
3、 改造所需资金根据房屋的产权来定,原则上个人出一份,原单位出一份,政府补助一部分。
由此可见,这种旧改新模式,不搞拆迁,不搞房地产开发,直接以旧换新,不涉及土地产权转换,因而不会产生溢价问题,能够直接改善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
沪上拆迁房将按1:1配比
目前,上海还存在为数不少的老旧小区。房屋结构老化、邻里煤卫合用、管道常年堵塞、下雨天严重积水,这些恶劣的生活问题,无时无刻不困扰着居住在那里的百姓。尽管上海每年都有“老破小”拆迁安置指标,但是由于房源稀缺,只能逐年分批进行安置拆迁。
根据市房管局的最新安置方案,今后上海的房屋征收安置房源将按照1:1进行配比,也就是说,一张房产证只获得一套动迁房。
以往根据面积来分配安置房的方式,可能会出现一人分得多套房的情况,在无形中增加了房屋的空置率。而实行1:1分配,一张房产证对应一套动迁房,能有效利用动迁安置房,如果居民不满意安置房,也可以选择货币安置的方式。
据了解,这一拆迁新政已经在上海部分区域试点,今后将在全市进行推广。
旧改不只拆迁一条路
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旧改工程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旧改也不只有拆迁一条路,目前,上海已探索出4种不需要拆迁的旧房修缮改造模式,分别是贴扩建、拆落地、分割改造和抽户改造。
“贴扩建”主要针对前后房屋间距较大,存在拓宽可能的半独用旧住房,改造后,房间布局更加合理,使用面积扩大;“拆落地”是指居民先通过租房等过渡方式搬离老房,然后由政府将老房拆除在原地重建,待房屋竣工后居民再回搬;“分割改造”是将原有的合用厨卫空间重新装修,再划分给每户居民使用;“抽户改造”则是在每层抽出1-2户居民,安置到其他居民区,再把空出的空间分给其他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