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外滩教育
中国K12国际教育领先媒体。为基础教育阶段中国学生提供择校、能力培养、海外升学等专业国际教育资讯。助中国家长实现教育突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网信江苏  ·  今天14:00!江苏省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 ... ·  15 小时前  
幸福东台  ·  查!分!啦! ·  昨天  
幸福东台  ·  查!分!啦! ·  昨天  
微行动联盟  ·  山西省2025届中考模拟方向卷(一) ·  昨天  
吉安发布  ·  明天出分!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  昨天  
吉安发布  ·  明天出分!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外滩教育

这套“拆解式阅读法”,足以破解一切阅读难题

外滩教育  · 公众号  · 教育  · 2019-01-09 07:00

正文

很多人读书、读文章,

囫囵读一遍

认为这样就算“读完了”

只是囫囵读一遍的话,

通常会碰到以下几个问题:


--通常把握不到全部内容,只能记得一部分,会遗漏一些内容、甚至是重要内容;


--几乎无法感知到文章的结构、层次;


--很可能会遇到读不懂、或没读清楚的地方,但由于只是囫囵地读上一遍,这些地方就被放弃了,没有真正读懂。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猫老师说,用 “拆解式阅读法” 就可以



复旦大学文学博士袁坚,又名猫博士。她说: “‘拆解式阅读法’,可以破解上述所有阅读难题。”


去年,猫老师也开设《小说阅读课》、《小说拆书课》等课程。有些小朋友听了猫老师的课后,喜欢阅读喜欢得不得了。


“拆解式阅读法”是什么



简单说来, 就是要把书或文章“拆解”开来,把里面的内容、结构都看个清楚。


这套阅读法的关键,就是教你把一篇文章、一本书的内容“拆解”开来, 在这个过程中看清楚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 最终读通整篇文章、整本书。


也就是说,“拆解式阅读法”是一整套方法,注重的是阅读、思考和分析的步骤与过程:


--首先,把文章或书本内容拆解开来, 看清每一个内容点


-- 其次,看清内容点之间的连接方式, 看清文章或书的结构 这一步就像是拍X光片——如果肉眼去看一个人,只能看到他的外表,拍摄X光片就能看到内在的骨骼。


--从不同的角度, 去看到内容点之间的各种关系,也就是文章或书的层次 这一步比较复杂,不同类型的文章、书会涉及到不同的角度和方法。由此,拆解还会再划分出几个小步骤。


--最后,拆解的目的不是要得到一堆碎片,而是为了在看清内容、结构、层次之后,能对文章或书获得一个更深入的、更详尽的理解,最后要把它们再 组合起来,形成自己的完整认知


猫老师强调,这一套方法完全没有“神秘主义”的色彩,不强调“灵感”或“天分”,没有让人晕乎乎的高深理论,全部都是可以讲解、可以学习,可以通过练习去掌握和运用起来的。 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乃至成年人,都可以理解得了、用得起来,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拆解式阅读法”可以应用在哪些




去年,外滩教育和猫老师合作, 推出了《小说阅读课》和《小说拆书课》 ——前者介绍的是小说阅读的方法论,后者则运用这套方法、分析了7部具体的作品,是一套案例集。


而这两套非常受欢迎的课程,就是“拆解式阅读法”在长篇小说阅读领域的具体应用,教大家从故事结构、叙述结构、人物结构、世界结构……等多个角度,把一部长篇小说“拆解”开来,看个清楚。


很多人问: 拆解式阅读法”能用在其他类型的阅读中吗?能用来阅读单篇文章吗? 比如说,能用来阅读短篇小说吗?散文可以吗?甚至,诗歌可以吗?


猫老师说, 都可以。 因为这套方法的核心就在于“内容、结构与层次”,而这些核心,在所有的文章、书里面都存在着。


比如说,被问到次数很多的,散文。很多人都不太能理解,或者说能够清晰地说出,什么是散文的 “形散而神不散” 但猫老师说,运用“拆解式阅读法”去看这个问题,就很清楚:


--形散,第一是说, 文章里包含着好多种不同类型的内容 看上去好像拉拉扯扯的,什么都能讲到一点。第二是说 这些不同类型的内容,是穿插着组织在一起的,而不是规规整整的


--而神不散则是说,在这篇文章里有一个核心,所有内容都往这个核心汇聚、或者从这个核心生发出来;以及,这篇文章里还有一条主线, 各种内容的穿插都是沿着这条主线去展开的。


比如很多人都喜欢的,汪曾祺的散文就很典型。


昆明的湖  来源:百度图片

他有一篇文章写昆明的翠湖,叫 《翠湖心影》, 里面的内容类型就极多,有翠湖跟昆明这座城市的关系,有昆明人在翠湖的活动,有翠湖本身的风景,有各色各样的人,比如图书管理员、茶馆的堂倌,乃至喂糠虾的老婆婆,有他自己念大学时和同学、朋友在翠湖的种种经历,还写到后来翠湖的变化……那么多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内容,乍看起来是不是特别“散”?


但是,这一切都汇集在同一个点上:在汪曾祺笔下,翠湖包容着所有的人,不同阶层、不同身份、不同状态的人, 都能在翠湖找到他们的位置,安放他们的心绪


猫老师说, 越是有难度的文章或书,越是要仔细“拆解” 。或者反过来说,只要你能仔仔细细地把它们“拆解”开来,最终一定能弄懂它们在说些什么、是怎么说的。



“拆解式阅读法”对学习也很有帮助




很多家长关心的是:除了课外阅读, 拆解 式阅读法”对课内阅读、包括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有用吗? 这是孩子们遇到的、非常现实的问题。对此,猫老师说: 当然有用


比如,她家孩子预习语文课本里的课文时,她就会用“拆解式阅读法”,把课文“拆解”开来 先带孩子看清楚课文里的内容,再把这些内容组合起来,看清楚结构和层次 。她跟孩子说,这就像你搭乐高的时候,既要看清楚所用材料的类型和数量,又要看清楚它们是怎么组合在一起的。


这样做了以后,“隐藏”在课文里的各种问题也会显现出来——囫囵地看、混成一团的时候,是看不到它们的。此外还有, 如果遇到要背诵的课文,背起来很吃力,也可以用“拆解式阅读法” 把要背诵的段落拆解开来、理清内容和结构,就容易记忆了。


那么,到了考试时做阅读理解题,如果能自然而然地运用“拆解式阅读法”,看清楚所阅读文章的内容、结构和层次,再去看要做的题目,是不是就更容易找到每一道题目在文章里分别对应着哪个、或哪些部分?而 找到原文中的对应段落、句子,恰恰是解答阅读理解题的关键一步


尤其是到了高年级,要阅读的文章往往很长,还包含着自然科学类的、社会历史类的……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章,有些文章甚至从话题到内容都是完全陌生的。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经过专门的阅读训练,只是囫囵读一遍,真的可能连内容都记不全,或者弄不清各个段落之间的关系,或者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细节,这样一头雾水地去看底下的题目,当然容易发蒙。


除了阅读之外,猫老师说, 学会用“拆解式阅读法”,甚至对写作也有帮助。


很多家长不是说,孩子爱阅读、也读了不少书,但这些阅读经验好像没有办法转化成写作能力,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从阅读到写作”,肯定是一条有效的学习路径,但这条路径的实现有个前提,就是在阅读时得关注到那些对写作有帮助的东西。如果没有关注到,那就没有吸收、没有借鉴,当然也就没有帮助。


那么,怎么样才能关注到呢?


在运用“拆解式阅读法”的过程中,我们就会看到,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类型的内容—— 那下次我们自己写作文时,是不是也可以从这些类型里去找点可用的材料呢? 我们还会看到,作者使用了怎样的文章结构——那下次我们自己写作文时,是不是可以借鉴一下?当然,不是说完全照抄,可能会做一些调整、改变,但至少有个模板可供参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