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音约
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夜间情感广播节目主持人、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得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CCTV特约心理专家、情感畅销书和专栏作家、多家知名企业高端心理顾问,目前中国大陆唯一一位在“主持人”和“心理治疗师”两个专业领域跨界传播的知名媒体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一颗青杏  ·  可以挂在包上带出门的甜酷小玩具(*╹▽╹*) ·  3 小时前  
槽值  ·  网易沸点工作室多岗位实习生招聘中 ·  11 小时前  
于小戈  ·  自曝和顶流隐婚…她不忍了! ·  2 天前  
于小戈  ·  他俩也离??就问内娱还剩谁没离? ·  2 天前  
婚姻家庭那些事儿  ·  藤蔓与琥珀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音约

嫁错了(娶错了)就要换老公(老婆)吗?

青音约  · 公众号  · 两性  · 2017-03-21 19:59

正文


每周二 青音姐约会心理专家——黄启团。教你如何改变和提升自己。


>

黄启团


资深心理学导师,19年专注于心理学应用,创建中国NLP学院、壹心理等机构。


01

青音: 团长,你好,我们今天来聊一聊:嫁错了或娶错了,该怎么办?我听到一个理论,再幸福的夫妻,一辈子也至少有一百次想把对方掐死的冲动。

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婚后,都不会觉得自己嫁对了或娶对了。一定都是经历过一些磨难,两个人又越来越好,才会觉得当初自己选对了。

磨合期一定都会有,在这个时候,会想 “我怎么嫁给你了呢?我怎么娶了你这样的女人呢?” 然后会琢磨:“怎么办?我搞错了,我到底应不应该将错就错呢?”

团长: 首先我要反问下,你怎么知道自己错了呢?你怎么知道你找这个人是错的呢?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你错了呢?

青音: 就是以前对婚姻的预想,跟现实当中的婚姻不一样。以前觉得你应该怎样,但发现你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我对婚姻非常失望。

团长: 如果达不到你的期望,你又怎么知道是对方的责任呢?你要怎么知道不是你的原因呢?这一系列的问题,我想提供给各位做一个思考。

我想用一个案例来说说,谁才是错的那方。你有没有发现, 一些夫妻中,会有一个脾气特坏的,一个脾气特好的?你会觉得,哪一个是错的一方呢?

青音: 脾气坏的,不太好吧。


团长: 我们模拟一个场景。请想象一下,有一天老公很开心地回到家,最近也放假了。太太跟老公说:“老公,我们去度个假好不好?”老公突然想起,说:“哎呀,老婆,不好意思,这个假期我有几个同学要来北京,我要陪他们。”

如果是一个正常的妻子,听完老公的话,可能会抱怨:“有没有搞错?那么长的假期,你就用来招呼同学,你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啊!”于是,两个人可能就会有一些争论。

但是有一种太太不是这样的,她感到不开心,但没有马上表达出来,而是把不开心压了下去。于是,她用一种很怪的语调跟老公说:“好吧,你的同学比我们重要喽。”她没有发脾气,她只是说了这么一句有点凉凉的话。

青音: 冷嘲热讽的。

团长: 你同学比我重要喽。老公听完,火气马上就上来了:“你什么意思嘛!”老婆说:“我没什么意思啊。你同学比我重要嘛,那你就去陪同学喽,我自己去玩好了。”

这时候,这个老公的火气就控制不住,冒出来了:“我招呼几个同学都不行啊?我平常都陪你们,就这个国庆,有几个同学来了,又不是我想的,他们就来了。”接着这个先生的火气可能越发越大了。

好了,出了这个案例,你看看谁是真正的坏脾气呢?

青音: 看起来,老婆应该是导火索。对吧?

团长: 对。一般人看来,都会觉得这位先生是坏脾气,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真正坏脾气的人是这位太太。因为她压抑了情绪,这个情绪就会在另外一个人身上爆发。

所以我们 看夫妻关系,不能光看发作的那个人,还要真正看两个人相处的模式。 这样我们才能知道,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坏脾气。

青音: 所以说,其实没有什么对和错。

02

青音: 两个人在一起只有模式对不对?

团长: 还记得我们说过的上一个案例吗,中秋节老公带着小三出去旅游的那个? (前任回头,什么情况下可以原谅?) 谁是渣男呢?是渣男的错,还是怨妇的错呢?

我们都知道了,是因为女人对男人的一种模式,可能导致了这样的关系。所以,我们要在觉得嫁错了或娶错了之前,去觉察一下自己:对方会变成那样,是不是跟我有关呢?

青音: 到底我做了什么,或者我没做什么,他才成了今天的样子。

团长: 想想你们恋爱的时候、结婚的时候,两个人走在一起,一定是有彼此吸引的地方。可是为什么过着过着,就变成了今天这样呢?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可能是你的相处模式,引发了对方对你的一种模式。 双方都在向对方索取,你觉得对方对你不够好,对方也觉得你对他不够好,于是双方都在向对方伸手,谁要先给出呢?

还记得我以前说过的一首小诗吗?“让我们周游爱河吧,不过,你先来。”其实我们都在等待对方改变,这有可能吗?

青音: 如果两个人都是一种索取的状态,都要向对方要,那么这个时候一定是越要越要不到,然后就会越来越觉得,你不是我所期待的样子。

但是如果做一些改变,你能够先去付出,先去给的话,你就会发现,模式会改变,情况会有不同了。

团长: 当然。还记得我曾说过的喝水的比喻吗?如果你真的不渴了,你才能够感受到对方也有对水的需要和需求,你就能主动去给对方端一杯水。在这种情况下,对方的生命也会得到滋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