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深科技在存储芯片产业链中的发展情况和潜力。随着AI算力增长催生的存储需求,全球存储芯片市场展现出广阔潜力,深科技作为业内企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文章详细分析了深科技的业务结构变化、存储芯片业务、计量智能终端业务以及高端制造业务的现状和前景,并总结了公司的业绩和盈利能力。深科技在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智能电表需求增长、以及下游消费电子等领域的蓬勃发展中有望获取更多份额,继续维持业绩和盈利的向上。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规模增长,深科技展现出发展潜力。
受益于AI算力增长,存储芯片市场展现出广阔潜力,深科技作为业内企业呈现强劲发展动力。
关键观点2: 深科技业务结构变化及主要业务介绍。
近年来,深科技业务结构发生变化,存储半导体和计量智能终端业务比重上升,高端制造业务营收占比下降。
关键观点3: 存储芯片业务带动深科技营收和利润增长。
深科技通过收购涉足存储封测赛道,成为全球最大的DRAM封测企业。随着芯片价格上涨和产能扩张,公司存储半导体业务实现了显著增长。
关键观点4: 计量智能终端业务成为深科技另一增长动力。
全球智能电表需求持续增长,带动深科技计量智能终端业务高成长。该业务贡献的营收和利润不断增长,毛利率较高。
关键观点5: 深科技高端制造业务面临竞争压力但仍有优势。
深科技高端制造业务规模领先,但竞争激烈,毛利率较低。随着业务结构改善和盈利能力增强,公司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所上升。
关键观点6: 未来深科技发展潜力及行业趋势。
未来随着国产替代趋势和智能电表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下游领域的蓬勃发展,深科技仍具有十足的成长潜力。
正文
当前,受益于
AI
算力爆发催生的存储需求,存储芯片产业链展现出了广阔的市场潜力。
行业预测,
2025
年,全球存储芯片的市场规模将增长至
2043
亿美元,同比上升
25%
,增速显著,且远高于其他半导体品类。
在如此规模的市场蓝海下,兆易创新、澜起科技等企业均呈现出不容小觑的发展潜力。
深科技,
位于存储芯片产业链中游,低调又有实力,展现出极高的确定性。
之所以说低调,是因为存储半导体业务并非公司的第一大主营,高端制造业务才是。
深科技的高端制造业务覆盖医疗、汽车和消费电子等领域,主要就是对通信配电装置、汽车雷达和血糖仪等产品进行精密代工制造。目前,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专业电子代工(
EMS
)企业。
然而,从业务结构看,近年来公司的业务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从
2021
年起,其第一主营高端制造业务的营收占比不断下降,
2024
上半年下降至
55.63%
,而存储半导体、计量智能终端的营收比例却持续提升。
2023
第三季度开始,受益于消费电子下游需求上升,加上三星、美光等减产以调整供需的措施成果显现,使得全球存储芯片的价格触底反弹。
DRAM
和
NAND Flash
的价格涨幅均超过了市场预期,
2024
第三季度,两者的合约价格涨幅分别在
8%-13%
、
5%-10%
。
2015
年,深科技就通过收购沛顿科技涉足了存储封测赛道,成为了国内最大的
DRAM
封测企业。
我们知道,封测是芯片制造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对于封测业务来说,存储芯片就是主要原材料之一。
那么,芯片价格涨了,即成本也会传导至下游封测环节,带动其价格上涨,进而拉动业务的营收增长。
AI
浪潮下,存储芯片的市场需求持续增加。为了承接市场需求,深科技的
DRAM
和
NAND
封装产能均在不断扩张。
随着
2023
年深科技的
16
层堆叠技术、超薄叠层封装技术实现量产,目前公司存储封测总产能约为
8.2
万片
/
月,产能规模全球领先。
2024
上半年,公司的存储半导体业务实现了
17.76
亿的营收,同比增长
30.68%
,且贡献了
3.96
亿的利润,同比大增
75.39%
。
公司的计量智能终端业务涉及智能电表、水表和气表的制造,业务涵盖了全球
40
多个国家。
当前,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以及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引入,使得全球智能电表的需求持续增长。带动公司的计量智能终端业务自
2021
年起保持了高成长状态。
2024
上半年,公司的智能终端业务实现了
13.18
亿的营收,占总收入的
18.68%
。
虽说这块业务的营收比例不高,
2024
上半年却贡献了公司
42.56%
的利润,毛利率高达
38.03%
。
细看下来,深科技营收比例最高的高端制造业务,却拥有最低的毛利率,常年在
10%
以下。
我们知道,深科技的高端制造主要是代工,这种业务模式通常是大规模生产,因此附加值较低。
再加上竞争激烈,定价权也受限,通常毛利率难以拔高,使得
2020
年前,公司整体的毛利率都在个位数水平。
但近年来公司高毛利的存储半导体和计量终端的业务比重变高,拉动了其整体毛利率显著上升,从
2021
年的
9.64%
增长到
2024
上半年的
16.6%
。
同时,净利率从
5.06%
上升至
7.48%
,盈利能力大幅增强,显著超越了通富微电、蓝思科技和长盈精密等同行。
不仅如此,得益于业务结构的改善,其业绩表现也十分抢眼。
进入
2024
年以来,伴随着行业回暖,公司的经营业绩明显好转,
2024
前三季度共实现了营收
108.5
亿,同比微降
1.09%
,降幅明显收窄。
同时,利润端也很可观,
2024
年实现了连续三个季度的同比正增长,共获得了净利润
6.61
亿,已然超过了
2023
全年。且同比大增
48.12%
,增长的速度相比蓝思科技、立讯精密等龙头也毫不逊色。
从单季度来看,2024第三季度的净利润同比更是大增了101.13%。
那么未来,深科技仍有十足的成长潜力
,
看点就在公司涉足的三个领域里;
早前,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被海外企业高度垄断,我国芯片的自给率不高,
2023
年只有
15%
。
未来,随着国内以长鑫存储和长江存储为主的芯片企业不断崛起,预计我国芯片市场将有巨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2027
年的自给率将达到
26.6%
。
要知道,深科技拥有国内唯一从集成电路高端
DRAM/Flash
晶圆封装测试,到模组成品生产的完整产业链。
并且,公司与全球七家顶级存储芯片制造商都有合作,包括三星、海力士和美光,还是长鑫存储最主要的封测供应商。
凭借于此,深科技有充分的希望从国产替代趋势中获益。
从规模上来看,深科技的电表业务规模比不过海兴电力、许继电气等龙头。
只是国内电表行业的竞争格局比较分散,
2023
年国网中标排名第一的三星医疗,份额也只有
3.32%
,从而为深科技带去一些发展空间。
2023
年,全球智能电表的市场规模为
126
亿美元,预计
2028
年将扩大到
168
亿美元,
2023-2028
年的年复合增速约在
6%
。
所以,后续随着海内外清洁能源要求提高,电网建设加速,深科技的智能终端业务有望保持目前的加速放量状态。
深科技的高端制造业务位于行业中游,下游就是消费电子、医疗和汽车电子等这些正在蓬勃发展的领域。